门诊西药房配发药新模式初探

时间:2022-05-12 04:25:34

门诊西药房配发药新模式初探

【摘要】随着人们对医疗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强,门诊西药房配-发药模式也在不断改变。传统的配-发药模式工作效率低,经常出现错误。新型的配-发药模式无需手写处方、零误差、省时间,提供便捷服务。本文主要分析门诊西药房配-发药新模式特点,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配-发药;柜台式;医患互认;建议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3-0011-02

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升高,对医疗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因此,新世纪的医疗保健面临新的挑战,药师服务类型有待改变,传统医疗配-发药方式弊端频现,药师与病人之间沟通不畅,交流障碍,最严重的是由于程序失误经常发生配发药的错误,引起不堪的后果。目前,很多门诊西药房率先发起改革,使用新型配-发药模式。药师与病人之间面对面交流,自动化程序管理的辅助,可以大大减少失误,为病人提供全面、便捷的就医服务。

1 门诊西药房配-发药新模式

1.1柜台式配-发药新模式

1.1.1 药房空间布局和计算机软件管理

柜台式配-发药新模式利用合理的药房空间布置和计算机软件系统管理为门诊西药房配-发药提供便捷服务。门诊的药房面对大厅,全敞式柜台方便病人沟通与询问,设置玻璃墙,方便病人看到内部结构;窗口上方设置电子屏幕,显示即时信息;窗口的对面摆设椅子,供患者或者家属休息。前台设多个单元,每个单元配有电脑、扬声器,桌面上放要发的药袋。前台发配的药物是从后台运来,后台设有药架、药台和电脑,以供摆放各种药品、配药和管理。每个模块都配备专门的工作人员,分工合作,井然有序,互不干涉。

计算机主要负责药方的传达,医生不必手写药方,直接在电脑上输入药品名称,同时药品的价格等信息会自动生成,当患者缴费后,配发药室会直接接收到配药的信息及其患者姓名等信息。药房打印出处方,配好要后送至前台,患者的姓名会在电子显示屏中显示,提醒患者取药。这样的程序避免了手写处方字迹不清和保管处方的不便,而且大大降低了配-发药出错的频率。

1.1.2柜台式配-发药新模式的优势

首先,柜台式配-发药的模式增加了药师与病人的交流,方便药师对病人药用指导,解答病人疑问,增加病人对药师的信任,也便于药师手机病人的反馈信息;其次,柜台式配-发药的模式在配发药的过程中,分工明确,要求严格,大大减少处方配发差错,保障病人的用药安全;最后,开放式的柜台模式能够让病人直接看到柜台里工作人员的举动,病人对药师起到监督、督促的作用,同时也能了解药师的工作情况,避免了等待的焦躁,宽敞的玻璃墙也能阻挡台外病人与家属谈话的嘈杂声音,避免影响药师配发药的工作效率。

1.1.3柜台式配-发药新模式的不足

虽然柜台式配-发药模式非常便捷,工作效率高,但是也存在不足。一方面,门诊就医的人员很多时,药师的工作量增加,柜台外等待取药的病人及家属很多,甚至在高峰期是病人由于急于取药而发生纠纷。另一方面,病人与药师之间语言交流障碍影响信息的有效传达,病人也无法顺利咨询问题,由于等候的人较多,药师与病人之间无法进行全面的交流。

1.2医患互认配-发药新模式

1.2.1 传统配-发药模式

传统的配-发药模式程序简单,工作量大,医生手写处方,只是标明用量,没有价格标注,使得病人不能及时了解就医价格。病人将处方送到配药室,才开始排队等候取药,期间浪费很多时间。个别医生开的处方字迹不清会给药师带来困扰,经确认后才可抓药。配药完成后,药师核对信息无误后交给病人,口述注意事项,病人带走药品,一次配-发药即完成。

1.2.2医患互认配-发药新模式

医患互认的配-发药新模式与传统方式不同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一,医生不用手写处方,直接在电脑上输入药品信息,药品价格等会自动录入,便于病人一目了然;二,病人缴费后,配药室直接接收到配药信息,减少病人人工送处方的时间耽搁,而且医生处方的信息传送零差错;三,配药完成后,药师核对信息,核对无误后交给病人,病人再次核对,无误后在留样处方上确认签字,完成一次配-发药。

医患互认配-发药新模式具有便捷、无手写、零误差、省时间的特点,医患双重确认能将配-发药过程中的失误降到最低。但是也存在医患交流障碍等问题。

2 门诊西药房配-发药新模式的建议

每一种新模式的降生都会伴随着缺陷,只有在发展中发展问题,在尝试中慢慢改进,才能形成完善的机制。柜台式配-发药和医患互认配-发药新模式的缺点主要集中在于人流量大时,药师工作量大以及医患之间交流障碍等问题。

解决高峰期人流量大的问题可以采取每天24小时轮班配-发药方式,或者增加配-发药的工作人员和工作窗口,这样,一些病人为了躲避高峰期,会在夜晚取药,减少等待时间。至于医患之间语言障碍,需要药师保持耐心,了解病人心理,真诚地与病人交流。如果病人有熟练掌握普通话的亲人陪伴取药,帮忙传话翻译,就是更直接有效的方法。

3 总结

门诊西药房配-发药新模式必须适应各门诊的环境,需要多方面的配合。新模式在实行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完善更新,创造更好的服务条件,为病人提供无障碍的就医环境。

参考文献

[1]吝战权,沈司京,魏艳红.136例门诊西药处方用药差错分析.《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1年10期

[2]陈远中.门诊西药处方用药的合理性分析. 《中国医药指南》.2014年17期

上一篇: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下一篇:不同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糖耐量异常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