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数学“多层次”复习教学的探讨

时间:2022-05-12 02:36:03

初三数学“多层次”复习教学的探讨

【摘 要】做好初三数学的复习工作对提高学生整体数学质量有着关键作用,然而初三数学不同于初一初二单一的教学工作,复习更注重知识点的全面梳理、重难点的突出,更重要的是根据每个学生的掌握水平针对性复习。因此,笔者认为,在初三这样一个特殊的年级,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状况进行多层次复习,弱者打基础,强者练准确、练速度。

【关键词】数学教学;多层次复习;初三;特长辅导

一、设计多层次的教学内容

1.牢固基础与提高速度的分层教学

单一的复习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代初中学生的学习要求,若按统一尺度安排课程,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基础差的不明白,无法积极参与课堂跟不上思考节奏,已经掌握的同学不会感兴趣甚至会产生已经会了不用听讲的心理,不仅使课堂失去了效率很有可能让学生对数学失去信心失去兴趣。然而,初三的复习任务本来就很重,课堂时间很紧,不能分为截然不同的两节来针对不同学生分别复习,这就要求每一位老师要对教材了然于胸,熟透教材,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精心设计教学内容,认真筛选题库,形成一个系统性、多层次的科学的复习网络。

在备课过程中,同一知识点可以选择不同难度的题型,上课时先进行知识点的回顾与讲解,让基础较弱的同学进一步学习掌握,基础较好的同学回顾扎实。在练习过程中,不同层次的同学针对不同的题型进行练习。如在学次函数时,以2012年广东省佛山市中考题为例:

(1)任选以下三个条件中的一个求二次函数y=ax2+bx+c的解析式;

y随x变化的部分数值规律如下表:

x -1 0 1 2 3

y 0 3 4 3 0

有序数对(-1,0)、(1,4)、(3,0)满足y=ax2+bx+c;?已知函数y=ax2+bx+c图像的一部分(如图1)

图1

(2)直接写出二次函数y=ax2+bx+c的三个性质。可以将此题作为课堂练习题,基础较弱的同学可以选择第一小题中的一到两个条件进行解题,如果时间允许努力将三个小题都做一遍,基础较好的同学可以在短时间内将三个条件都带入题中快速解答一遍,这样老师讲解时将三个条件都讲解一遍。这样既让落后的同学有充足的时间思考,又让思维较快的同学锻炼了解题的速度与准确性,课后还可以布置同学们将课堂没有做到的条件进行回顾理解、练习。

2.把握准确度与提升难度的分层教学

另一方面也要注重习题难度的层次分明,基础不太扎实的同学主要注重基本题型的训练,在保证不丢分的基础上提高难度,争取力保基础题、冲击拉分题,基础比较牢固,数学思维活跃面对基础题往往能快速说出答案,针对这一类同学要加强难度训练。如在复习三角函数时可以设计不同难度的习题如下:

(1)若cosA=1/3,则 =( )

A 4/7 B 1/3 C 1/2 D 0

(2)计算(2cos45°-sin90°)+(4-4π)°+(-1)1

这样的习题比较基础,所有同学在课内都可以完成,帮助偏差的同学进一步掌握知识点,针对基础比较扎实的同学可以布置难度稍大的习题,如将三角函数与圆相结合,例如下题:

AB是圆O的直径OD弦BC于点F,且交圆O于点E,若∠AEC=∠ODB,

(1)判断直线BD与圆O的位置关系,并给出证明;

(2)当AB=10,BC=8时,求BD的长。

这样不仅保证了成绩好的同学的课堂效率,提高了他们课堂锻炼的难度,也为基础较为薄弱的同学提供了课后思考的内容。这样的教学层次不仅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主观能动性,也能够在保护较为偏差的同学的自尊心的同时调动成绩较好同学的积极性。

二、针对不同学生进行多层次教学

1.学生的差异性

不同的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不仅在长相、性格上存在着千差万别,他们的兴趣、学习能力也各有不同,这些都决定着他们在数学的学习中掌握情况与领悟情况各有不同。有些学生的计算能力很强空间想象能力却比较弱,有些学生感知力很强却对数学没有兴趣或者没有天赋。学生学习情况、性格、兴趣不同要求我们不能一概而论,要因材施教。新课改的标准也要求老师注重每个学生的发展,而不是只为尖子生、关系生开小灶。

2.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

将班级中的学生分为三个层次,针对不同的层次提出不同的目标。较低层次的同学主要致力于基础知识的学习与掌握,降低解题速度与难度的要求,保证解题的准确率,在基础题型中做到不丢分少丢分;中等层次的同学在打牢基础之上要进行大纲学习,把握课程标准中的重难点;高层次的同学要在课程标准的基础之上不断加深拓宽,能够做到掌握相关知识就能解一类题型,能够掌握知识点之间的灵活运用。

三、制定分层分类的考核评价机制

1.考试设置加试题

初中的考试试卷大多立足中考,难度偏低,很难考出优秀生的水平,并且在平时的作业中难度不够,中考时学生一紧张很容易发挥失常,正所谓参照A等的标准你可以做到B等,如果参照B等的标准那么只能达到C等。因此,在平时的考试中我们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加深难度,在考试卷的最后可以设立加试题。这样不仅不影响成绩偏差学生的正常考试,也可以鼓励中等及偏上的考生加快答题速度,努力解答加试题。检测他们学习成果的同时也唤起他们对数学的兴趣与挑战欲。

2.针对不同的学生设立不同的评价标准

不同的学生学习成绩的不同来自于他们的性格、兴趣、学习能力等多方面的原因,不能以同一个标准要求他们,要针对不同的学生设立不同的评价标准。学习偏差的同学只要学习有了进步都值得表扬,只要态度端正学习认真就值得鼓励,只要方法正确不屈不饶就值得肯定;对于中等生一面要肯定他们的成绩另一面要鼓励他们努力挑战更高难度层次的学习;对成绩较好的同学要要求他们戒骄戒躁,脚踏实地。

虽然,在教学内容以及针对学生的指导方面要分层分类,但是每个老师对待学生的态度要做到不偏不倚,热情洋溢。不能因为某位同学学习较为落后就轻视、不闻不问甚至言加讽刺,反而对待较为偏差的同学更要有耐心、有细心、有恒心,要对他们学习中的弱点多加观察,课堂多提点课后多指导,理解他们、鼓励他们,对他们报以充分的信任与尊重。对学习成绩好的同学不能认为他们不会拉低升学率就不多过问,要对他们多加引导、指点,为他们提供一个学习数学的优良环境,开发他们的特长。老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发现每一位学生在数学上的闪光点,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教学,不仅有教也要有学,只有老师与学生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实施多层次教学法,提高数学课堂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孙松明.初三数学“多层次”复习教学的探讨[J].镇江高专学报/1999(12)

[2]高中数学多层次教学实践的思考[J].中国教育期刊网.2012(02)

上一篇:如何培养学生探索数学的能力 下一篇:论“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