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动态信息设计的叙事功能

时间:2022-05-11 08:30:35

浅析动态信息设计的叙事功能

摘要:

随着数字时代的发展,动态信息已经成为了平面设计研究的方向之一。动态信息是通过叙事来完成信息传达的,本文旨在研究动态信息设计的叙事功能一一将信息逐步转化为叙事,从而为动态信息设计提供充分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

动态信息 叙事 叙事功能

中国分类号:J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 (2015) 02-0039-04

动态信息设计(Dynamic Information Design)是结合信息设计及动态图形设计的综合设计,是一种信息动态化的表现。它基于信息的重组,附之以符号动态变化、声效、趣味的解说等,是一种让信息呈现形式更具感染力的设计(图1)。

动态信息设计不仅仅是平面信息设计的动态化表达,它也拥有自己独特的特征:其一,图形中含有准确的信息,运用符号、图表等元素,还通过动态影像、语言,配以声效,以视频的形式传达信息或解释概念。其二,在信息中加入了叙事。一件好的设计作品,就如一场好的舞台剧,除了要有演员的表演,更需要有主题、故事剧本、情节等来烘托,这样才能使作品不仅有使用功能同时更能感动接收信息的人。动态信息设计的叙事性,可以通过信息理解场景、影像符号语言、蒙太奇、解说、音效等来完成,进而形成表达上的感染力。

动态信息是通过叙事来完成信息传达的,动态信息的叙事功能旨将把信息转化为叙事,让信息接收者通过叙事来理解和接受信息。

从叙事学的概念来讲,叙事就应该有个“事”可“叙”,这个“事”指的就是事件,一切发生在过去、现在或是将来的事。动态信息中,信息事件就是叙事所要“叙”的内容,是一个信息以及它所引起状况变化。叙事就是通过加入时空要素将事件按照一定的层级、逻辑关系在时间轴上组织起来,并对时间轴上的事件进行安排和控制形成一个事件集合,最后以问题(“问题”指动态信息的传播目的)将叙事中加入情节形成一个完整的、可理解的、有趣的传播模式。动态信息具有将信息转化为叙事完成信息传达的功能。

《奇怪的日本》中

日本是个东亚的小国家,人口1.3亿,而世界人口68亿

也就是说每100个人有两个是日本人

日本国土面积378000平方千米,

如果地球陆地面积是1.4亿,

地球表面积是5.1亿,

那日本比这个红点大不了多少

“日本”、“东亚小国家”、“人口1.3亿”、“国土面积378000平方千米”都是描述日本的基本信息;给这些信息加入与世界总面积与总人口的对比,信息就转化为了事件;并在视觉上加以描述,事件就成为了可视化的事件;通过描述反映出日本面积小却人口众多的特质便成为了叙事(图2)。

在这个过程中,信息经过了三个层级的组织转变成为叙事:

一 信息认知转化为事件认知

叙事中的“事”既“说什么”。信息通过设计转化为可视化的事件(可视化的素材)再将其带入可理解的情境当中形成了叙事的事件,完成了动态信息中信息转化为叙事的第一个层级。(图3)

1“读图化’认知

人类自古以来就有以图叙事的优秀传统,在世界各地都能找到史前的洞穴壁画、原始岩刻,到后来象形文字的出现,早期绘图法的出现(地图绘制),再到现代的图表、曲线图以及图像符号的出现。这些图像的出现说明了人类很早以前就开始将信息以图像化的方式呈现并一直延续至今,信息以图片的形式传播仍然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读图化”认知是将信息通过图像化处理形成可视化的事件,动态信息的叙事能够完成这种转化,进而使信息接收者通过可视化的事件直观的理解信息。如《明明白白我的性――九死一生的先生》中,是整个短片的一个重要信息,给予其一个拟人的可视化形象,并赋予它性格特征,将一个抽象难以形容的信息以可爱轻松的可视化形象呈现出来,使信息传播更易懂、更自然。(图4)

动态信息设计中的图解(Diagram)、图表(Chart)、表格(Table)、统计图(Graph)、地图(Map)、图形符号(Pictogram)等这些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常见的信息图都是读图认知的设计范围,也是将信息转化为可视化事件的典范,与原始信息(未经过设计的信息)相比较,可视化事件具有其独特的优点:

①更生动直观。可视化的信息打破沉闷的阅读方式,将信息由无形转化为有形,是传播者用自己所有的经验、知识、记忆等将信息筛选综合架构的结果,它更简单明了、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更容易让人眼前一亮,产生兴趣,让接收者以最直观的方式理解信息。

②更节省时间。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快节奏的生活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快节奏”实际上意味着时间观念强、办事效率高。读图能够满足人们在少量时间获得大量信息的需求。在庞大的信息量中,既想吸引入眼球又要在短时间内准确传达信息,信息的可视化成为了现阶段信息传播方式的不二之选。

⑧由于读图时代的视觉呈现方式是图,突破了语言障碍,实现了不同文化、不同民族的人可以共享信息和知识的期望。

2“情景式理解

在信息转化为可视化事件后,叙事就要完成“情景式”理解的功能。情境是一定时间内各种情况相对的或结合的境况,情境式理解指的是把认知对象放在与其相对立或是相结合的境况下进行理解。一个事件的发生必定有其所处的特定情境,将可视化事件加入情境构成了包括叙述方式、叙事人称、叙述视角的叙事情境,凸显了信息与情境的关系,符合人类“情境式”理解的认知模式。所以,从传达层面上来说,动态信息的叙事能够找到接收者理解信息的视角及最吸引入的情境,让信息接收者以最直观的方式理解信息。

如《明明白白我的性――九死一生的先生》将产生的曲精小管比喻成一个流水线的装备车间,用形象化的“王小明”()说明了的由来过程。让人们在一种常见的轻松幽默情境中理解了一个复杂和难以用语言描述清楚的生理过程。(图5-7)

二 事件通过加入“时间轴”转化为叙事

叙事中“叙”则是“怎么说”,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动态信息叙事的第二层功能是事件可以通过加入时间轴转化为叙事。

就任何具体事件来说,都有其自然顺序,人们能够感受到变化的一个条件就是存在相继发生的事件(图8),而每一个事件又存在着长短不一的时间延续、每个事件又有其自身的发展起因经过结果(图9),事件序列和时间延续构成了,人们感知时间直觉的两个基本方面。

1 事件通过加入“时间轴”可以拓展信息的表现空间。

叙事的功能就是在一个时间里处理另一个时间;动态信息的叙事中既存在描写,又存在画面,可以被理解为它既占有叙事时间又对空间有价值,是通过加入时间轴拓展了信息的表现空间。在探讨动态信息的叙事时间是如何拓展信息表现空间过程中,通常会涉及时序、时长、时频,即一个信息事件的特征可以由它在叙事时序中所占的地位、时长和介入次数得到说明。

时序:叙事中事件发生的先后时间顺序以及这些事件在叙事中表现出来的时间顺序之间的关系。动态信息的时序多数情况下是按照接收者理解信息的逻辑来安排:由现象到本质,由简单到复杂,反复等。通过这些逻辑将信息事件以一定的时序连接在一起,加入蒙太奇的剪辑方式构成了事件与事件之间的关系、组成完整的叙事,进而拓展了信息的表现空间,达到了接收者更好理解信息的目的。

时长:叙述事件所需要的时间长度以及这些事件在叙事中所显示出来的时长之间的关系。在动态信息中时长具体是指被讲述信息的实际发生时长不一定与动态信息叙事中信息呈现的时长相一致,它的呈现是有叙事节奏的,包括:暂停、加速、减速、省略(图10)。

热耐特用以下公式表示几种叙事节奏:

(TH:叙事的时间 n:不定数时长; 叙事的时长:TH)

加速指的是以较短的时间描述较长一段的叙事信息。减速则反之,是以较长的时间描述较短的叙事信息。省略就是将可以进行逻辑推断出来的信息略去。停顿时,叙述话语的长度可是任意的,而叙事信息的时长却接近于零。在动态信息设计中,时长的处理并非一个纯粹的形式问题,它往往与信息事件的发展、信息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等密切相关。它们之间存在着某种动态关系,它们之间有时是可以变换和互动的,处理好不同时长之间的动态关系也能达到拓展信息表现空间的作用。

时频,即叙事中事件的重复程度以及叙事中这些事件的重复程度之间的关系,也就是一个事件在叙事中出现的次数与该事件在叙事中被描述的次数之间的关系。在研究信息事件时频的时候,不可避免地会涉及重复的问题,比如说在《Television is a drug》(图11-16)中,不停反复强调“look at me、l am here for you”等话语,这种重复并非严格意义上的重复,因为,每一个话语出现就表达另一种情况,所以这里所说的重复实际上是一种意念的构造,它考虑到每一个序列中各个信息事件的相似性,正是这种相似性,引起人们的注意,汇聚成一个焦点,表达出电视对人类极具影响力的这一主题。

根据叙事的事件有无重复和叙事文本中的话语有无重复,可以在信息事件与这一事件在文本叙述的相互关系中区分出三种基本形式:单一叙述、概括叙述、多重叙述(图17)。

单一叙述是指在叙事中,单一信息事件的单一陈述。可以说是一种正常的叙述状况,无论信息事件是大还是小,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出现,在叙述中都可以一次性描述出来,其中也包括多次发生相同事件的情况,也就是说事件发生的次数多少被――叙述出来,是单一叙述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这种情况也包括话语重复。

概括叙述,是指信息事件不是发生多少次就被描述多少次,而是描述不像事件所发生的那样经常。

多重叙述,是指一个信息事件只发生一次而被多次描述。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所描述的信息事件实际上已经有所了解,所以更多地关注已经不是信息事件的本身,而是关注事件的内在、看法、观点等。

由此可见,通过不同的时序、时长、时频的安排,可以表现信息的不同层面。因而,在动态信息设计中,加入时间轴是拓展信息表现空间的一个重要条件,研究时间是如何在动态信息中变换的对于研究动态信息叙事十分重要。

2 事件通过加入“时间轴”可以增强传达的控制力。

对动态信息时间轴的操控实际上就是对接收者接收到信息的控制,它决定着接收者会收到怎样的信息,以及用怎样的方式来获取和理解信息。时间轴的可操控性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对时序的控制是一种理性的控制,是对接收者逻辑的控制。作为动态信息的设计者,信息叙事的开头和结尾是由设计者决定的。可以由信息叙述的中间开始讲述、再返回到开头继续讲述下去、再往前推进叙述直至结尾;也可以从结尾开始讲述再转到开头以此来提问:信息是如何呈现到这一步的:亦可将信息闪回。通过控制时间的顺序性能增加传达的控制力。

对时长和时频的控制就是对信息接收者情感和情绪的控制。设计者通过压缩和延展其中的时长以及反复时频,通过剪辑各种镜头、转换材料来制作出一部尽可能有新意的作品。很多时候设计者采用溶入溶出、高速摄影、音乐片段或蒙太奇对时间轴的变换进行强调都是为了增强对传达的可控性,这样可以使信息更容易被理解、转述并会与接收者建议一种难以忘却的情感联系。

三 以问题来引导叙事

信息叙事是一种交流活动,它包括一方像另一方传递某些内容或信息,它所探讨的是一个叙述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任何信息的传达都会有其传达的目的所在:让信息接收者了解某个事物、获取知识、懂得某个道理等,有目的传播才是有价值的传播。这种价值体现在动态信息叙事中是指叙事的问题,即什么样的目的使信息得以传达?在动态信息传达的过程中是以问题来引导叙事的:传递者是把信息分析与展开来进行叙述,接收者则通过传递着设定好的情节来接收信息。

1 分析与展开信息

叙事就是一系列信息事件的整体。我们也可以将叙事看作是一个巨大的主事件,但这个巨大的主事件并非是简单的信息事件集合,它其中不但包括了多个事件,还包括了信息与信息、事件与事件之间的关系,这些关系是通过对信息进行逐步转化和呈现来表现的,目的是为了将信息事件进行充分理解、梳理和整合后,构成合理的、符合接收者的认知逻辑和认知方式的叙事,从而使得信息得到高效的传播。(图18)

《奇怪的日本>中信息构成八个事件,八个事件构成一个完整的叙事。如构成“国民性”的信息有“较矮、黑头发、小嘴巴、小眼睛”、“工薪族”、“日本女学生”、“名牌”、“减肥”、“视力全球最烂”、“含蓄”……构成“科技”的信息有:“新干线”、“做拉面的机器人”、“高科技马桶”……(图19)

动态信息设计中的叙事是对一个信息事件或一系列信息事件的叙述。最基本的,一个叙事必须要符合信息表达本身以及符合人们的认知逻辑。可以像传统故事定义那样有开端、发展和结局;或是富有代入感的角色设定以及某种程度上的矛盾;加入叙事链等。寻求好的讲述信息叙事的策略是动态信息设计者一直以来不断努力探索的事情,也是做出好的动态信息设计的必要环节。

2 通过“情节”理解问题

情节是用来命名用以构建叙事的具有内在连贯一致而且互相关联的、在时间中运行的事件模式。动态信息的情节就是设计者对事件的选择以及事件在时间中的设计。情节是动态信息作品中整个叙事的变化过程,是叙事中变化节点的部分。

对于信息传递者来说,情节能够产生新的叙事场景(叙事空间)。设计者常会利用转折(既变化的节点)来引出新的叙事内容,如在叙述中出现“但是、不过、然而……”这些转折词,后面就会出现新的叙事内容。《奇怪的日本》中短片的开始先对日本进行了整体的描述然后通过一个情节的转折“不过现代的日本有些奇怪的地方,让我们一起来从八个方面看看奇怪的日本”产生了八个新的表述日本哪里奇怪的叙事空间:国民性、东京、餐饮、科技、水、寿司、、自杀。

情节是按照信息接收者的理解顺序和逻辑来进行设置的,他们通过情节更好地接收信息。《奇怪日本》中,信息接收者就可以按照“总分总”的情节结构对信息有一个清晰的理解。

情节是动态信息叙事所必有的因素,如果没有情节,叙事是不可想像的。一部好的动态信息作品的创作虽然离不开设计者的偶发灵感,但更离不开情节的设计,故事中该包括那些内容7删除或剪掉哪些不必要的信息?什么信息事件在前?什么信息事件置后?设计者必须对信息事件进行选择,选择的结果便是情节。动态信息情节之间的重心平衡十分重要:情节之间构成怎样的逻辑关系?那些是十分重要的?那些是可有可无的7那些情节是主情节,那些情节是次情节?次情节与主情节构成怎样的关系等7思考这些问题有助于动态信息叙述合理的控制好情节,创作出优秀的动态信息作品;接收者同样可以通过情节充分地理解和接收信息。

结语

动态信息作为一种新兴的信息设计表达,已经渐渐被设计的各个领域所采用,如网络短片、产品交互APP、商业广告、电视包装、设计说明、电影片头片尾等,它将视觉效果、音响效果、节奏、信息传达等要素充分地结合起来,目前已作为信息传达的重要手段被广泛关注。对于动态信息来说,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代,在技术,制作媒介与消费方式的变革中,正在创造新的机遇,动态信息中叙事可以通过一个抓住观众的故事,配合合适的传播媒介,将人物、空间、时间、事件等信息呈在观众面前,达到表达的目的。一个叙事可能始于一个想法、一个假设、或是一系列问题,在叙事过程中,信息会变得越来越清晰,直到最后富有创造性、引入入胜的完成信息传达。一个好的叙事能够让动态信息变得更有魅力。

上一篇:唐卡艺术的装饰特征和形式审美研究 下一篇:浅谈电子产品快速迭代带来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