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精神重塑与大学生价值突围

时间:2022-05-11 06:36:33

大学精神重塑与大学生价值突围

[摘要]大学生是国家新一代的建设者和公民,其发展状况关乎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但在当前价值多元冲突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面临着价值迷茫和选择的困境。鉴于此,高校应立足于大学精神的重塑,发挥其价值导向和陶冶功能,引领大学生实现价值突围。

[关键词]大学生;价值困境;大学精神;价值突围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10-0011-04

[基金项目]2010年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社会转型期大学生价值取向与价值观教育的实证研究”(10JYD027)。

大学生是国家新一代的建设者和时代公民,他们的发展状况对整个国家和社会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反观当前我国大学生的价值观现状,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在旧的价值式微,但新的价值体系尚未建构起来的价值空虚期,大学生出现了价值迷惘和困顿。而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偏重知识教育,造成价值观教育缺位。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也在功利化价值的冲击下,将学生的价值观教育边缘化。而这些进一步加重了大学生的价值错位,也因此引发了一些大学生行为失范、失德的现象。因此,大学生的价值引导变得刻不容缓。而反观已有关于大学生价值观的研究,多是从大学课程的开设,尤其是思想政治课的改进,来寻求大学生价值观的引领与重塑。而本研究旨在通过大学精神的重塑,引领大学生实现价值突围。

一、冲突与迷茫: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现状

价值观是一个时代性、社会性、文化性较强的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同一主体也会发生价值观的嬗变与重塑。当代大学生身处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大变革时期,其价值观的形成也无法逃离这一时代背景的影响和渗透。

(一)多元价值的冲突与博弈

当代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转型的关键期,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在发生着或明或暗、或强或弱的变革。正是这样一种旧的格局正悄悄解构,而新格局尚未建构完毕的“虚弱期”,使得文化、价值领域出现了多元并存、冲突博弈的局面。而网络又以其无孔不入的存在方式、无所不包的信息容量进一步加剧了这种价值多元的文化境况。

透析各种社会现象我们会发现,当前我国社会的多元价值主要表现为:传统价值与现代价值、本土价值与外来价值、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工具价值与目的价值等多元价值的并存、较量与互渗。全球化、现代化、市场化使得西方价值、现代性、后现代性价值不断冲击和挤压着我国传统的价值观念,而传统价值亦在式微和边缘中寻求自身文化的传承、超越与革新;市场经济对个体利益的承认和鼓励,使得个体价值凸显、扩大,并有解构传统的集体价值、社会价值之势;同时,市场经济对效率、效益的不断追求使得人们越来越关注功利化价值、工具价值,而对实践的目的性、价值性追问却越来越趋于边缘化。新的价值元素来势汹汹,但旧的价值根基不浅,新旧价值纵横交错,共同构成了我国当前特殊的文化境遇。

(二)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困境

多元冲突的价值境况造成了整个社会的价值混杂,也影响到了仍处于价值成长阶段的大学生群体。在众多的价值选项和价值角色示范面前,大学生变得迷茫与困惑:我该何为、我应何为。而现有大学教育“重知识传授、轻价值引导”的教育理念,使得学生无法从“受教育”中获得指引,也因此出现了无所适从后的价值空白、价值平庸。理想的缺失、大学文化的娱乐化、消费化、快餐化恰恰说明了这一点。当今大学课堂的一大怪象就是,学生上课可以不带教材、不听课本,但人手一手机。手机网络带来的快速信息浏览、网络小说的瞬间情绪成了大学生文化消费、价值引领的主要因素。而媒体“收视率至上”“窥私”“揭丑”的价值取向进一步诱惑和误导着大学生困顿的价值神经。

二、引领与陶冶:大学精神之于大学生成长

大学以其圣洁、纯粹和优雅而被誉为“象牙塔”,以寓意大学对真善美的至纯求索。大学以其自身的有形、无形的力量指引着一代又一代学子向着至真、至善、至美不断行进。而在这些指引力量中,大学精神是其中最具灵魂性、引领性的一种。

大学精神是大学在多年的文化积淀和办学历史中凝炼而成的本学校的核心价值取向和精神品格。因此,大学精神乃大学之魂。它看似无形,却无处不在地渗透和影响着学校的方方面面。大学的办学理念、价值倾向、规范体系无一不彰显着大学精神的力量。而且,大学精神以其价值追求和人文品格影响着置身之内的每一个大学生的个体成长和人格修为,指引他们在面对成长中的种种困惑和迷茫时如何选择过有意义的生活和人生。

大学精神有两个最典型的体现:“校训对大学精神的凝炼”与“大师之大”。校训是大学精神的凝炼和具现,它以一种更加明确的方式将大学精神传递给莘莘学子。清华大学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清华学子不断地向着真理前进;北京师范大学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校训指引着一代又一代未来“为师者”的人格成长。而所谓“大师之大”,则是大学精神的人物化表征,或言之是大学精神的人格化具现。大学以“大师”的治学精神和人格魅力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灯塔”和方向。心怀大师之敬,心向往之,行向往之,必明晰自身成长的选择取向和价值追求。这就是大学精神之于大学生成长的魅力和力量。

三、式微与异化:功利化冲击下的大学精神

功利性价值取向和社会氛围不仅影响了大学生的价值成长,亦波及大学的办学宗旨。在“以教育拉动经济增加”的中国特色教育理念下,我国大学每年都在不断扩大规模、增加招生数量。大学之大,满眼皆是大楼之大、校区之大。走进大学课堂,与中小学课堂无异的“教师一言堂”、昏昏睡睡的众学子、闪闪烁烁的手机屏幕,无一不在告诉人们,大学不再是充满学术热情和激情,旨在求是、求真,激扬文字的学问之地。大学已变成“不挂科”或“挂科包过”“毕业论文包过”的“大学证书贩卖机关”。

蔡元培先生在北京大学第二十二年开学演说中曾言:“诸君须知,大学并不是贩卖证书的机关,也不是灌输固定知识的机关,而是研究学理的机关。所以大学的学生并不是熬资格,也不是硬记教员讲义,是在教员指导下之自主地研究学问的地方。”但是,北大哲学系教授韩水法在审视当下我国高等教育现状后感叹:“世上已无蔡元培。”

功利化的高等教育办学理念,不仅失落了大学精神本身,亦异化了大学教育,误导了大学中人。“证书教育”“生存教育”“批量生产”早就遗失了大学价值引导的功能和责任,任由学生在社会的价值漩涡中随处飘零、自生自灭。谁之责?大学之责?教育之责?还是社会之责?

四、重塑大学精神,引领大学生实现价值突围

发挥大学精神的引领和陶冶作用,必先找寻和重塑失落的大学精神。而大学精神的重塑离不开对“大学”这一特殊存在的本质追问。重塑理性的高等教育观和学生观,实现教育制度的解放与支撑,在此基础上凝炼和培育基于人文关怀的大学精神,由其引领和激励大学生实现价值明辨和突围。

(一)重塑理性的高等教育观和学生观

对高等教育的理性认识是教育实践的基本前提。鉴于当前功利化的高等教育价值取向所带来的对学生发展的误导、大学精神的失落以及由此导致的高等教育社会价值和社会形象的贬低,高等教育变革必须首先从根本上重塑理性的高等教育观和学生观。

高等教育有两个根本的使命:人才培养和文化创造。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人才培养不是用既定的、统一的标准,用规训、形塑的方式,为迎合某种要求或“效益”而急功近利地进行的人才“批量化生产”,而是对每一个学生潜能的激励和自由人格的培育。同时,高等教育不能固着于某种眼前的、短视的发展,而应该基于个体和社会的前瞻性和长效性发展,追问其目的性价值。此外,高等教育的另一功能就是文化创造。对于中小学教育而言,其功能侧重文化传承。而对于大学教育而言,则是文化创造。大学教育通过对学生自由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引导和激励学生去进行自由思想和文化开拓,在至真、至善、至美的道路上不断求索。

同时,对高等教育的理性认识离不开对学生观的明晰。大学生是有着充沛的青春活力和思想潜质的群体,他们渴望自由、渴望进步、心怀梦想。因此,教育要为他们的梦想和潜力指明方向,并提供动力。当前大学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学生不爱上课”问题,不能仅仅将其归责于学生,更应反思教育本身是否看到了大学生的年龄和思维特殊性,是否真的引领他们走向知识的殿堂、学问的圣塔,是否鼓励和肯定了他们的梦想,还是一味无视他们的需要而盲目灌输。不是学生不爱学习,只是他们觉得有些东西不值得学。

(二)寻求教育制度的解放与支撑

大学精神的重塑除了教育观和学生观的纠偏和摆正,还离不开制度的支撑和保障。教育制度是教育事业的重要保障,它使得教育活动在一种良序中展开。因此,教育思想、教育实践的变革都离不开对相应的教育制度的配套变革。同理,要找寻和培育失落的大学精神,除了思想和理念上的纠偏外,还要寻求教育制度的解放和变革。

高等教育制度要从根本理念上变革:高等教育制度的根本宗旨不是对高等教育的管理和控制,而是高等教育事业的服务体系,其根本旨向亦是教育中的人的发展、教育目的的实现。这也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中关注“去行政化”的一个重要原因。行政化对学术、思想的管控和约束,僭越了学术自由,扭曲了思想自由。

以高等教育制度中学生评价制度为例,对学生的评价要改变当前偏重知识性考核的倾向,构建多元考核维度,以引导学生多方面潜质的觉醒;选课方式除专业基础课外打破院系界限,按学生兴趣自由听课,拓宽知识视域并寻求自己的知识旨趣;另外,严把学生毕业关,规范毕业考核制度。高等教育质量下降、大学精神失落的原因除了缺乏灵魂性、引领性因素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高等教育的毕业门槛太低,底线虚化。大学生的社会形象之所以不断下降、就业难,除了人数激增外,“真才实学”的缺乏是一个根本原因。

(三)凝炼和培育基于人文关怀的大学精神

大学精神作为大学的一种灵魂性的核心价值,需要在教育实践中,由大学人不断地培育和凝炼。因此,基于上述高等教育观、学生观、制度观的变革,大学精神要通过有形的教育资源和无形的教育资源、物质性资源和精神性资源共同培育。比如大学建筑物、校园设计作为有形的教育资源,其彰显和营造着一种特色化、精神性的东西。而诸如校训、校规、校园文化、大师的榜样形象的树立、学术活动等,是在营造着另一种价值性、文化性、灵魂性的价值环境。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大学的办学理念和课程设置,这也在无形地彰显着一所大学的精神特质和文化品格。

因此,大学精神作为一种灵魂性、价值性、文化性、渗透性的教育因素,在潜移默化中引领和陶冶着学生的成长。因此,大学教育要立足自身特点培育自身的大学精神,它可能有着比大学课程更大的教育魅力和影响力。

(四)“双管齐下”的价值引领和激励

鉴于大学精神的多维渗透性,要实现大学精神对大学生价值困境的导引,可以通过课程渗透和校园文化营造两个维度双管齐下。

课程教学中的知识引领和价值导向使得学生在知识和价值的明辨和慎思中,学会理性地审视和对待自己的生活和未来;学会在混杂的价值选项面前,做出理性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学会辨明“何为有意义的生活”,如何过“值得过的生活”。当然,这就对大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如我国古代所言,不仅要做“经师”,还要做“人师”。这也要求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知识修养和人格修为。一个自身还站在山脚下的教师如何去引领学生攀登高峰?这也许正是“大师”之为大师的力量之所在。不一定每一个教师都成为大师,但为师者定要心怀高洁,并不断求索之、趋近之。

大学精神对学生的另一种引领就是校园文化的营造。校园文化是一种学生生活文化,它以其自由、宽松的氛围时时与学生共在。因此,校园文化较之课程教学对学生有着更强的文化感染力和价值导向力。但是,目前很多大学的校园文化处于一种无序、散落的状态,更多的是对大学生活的适应,而不是引领。因此,教育者应关注校园文化的独特价值,找寻契合点,将大学精神和校园文化有机融合,将价值引领渗透在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

参考文献:

[1]蔡元培大学精神[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2012

[2]倪明选大学精神今何在[N]北京日报,2010-01-06(15版):专刊・教育

[3]孙杰远当代教师道德养成特征与发展策略[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5):125-129

[4]韦冬建设开放型大学的基本向度[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77-80

上一篇:泰国东北部华文民校汉语教学现状与反思(下) 下一篇:关于入境旅游者在桂林花费构成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