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日本和瑞士平面设计对比

时间:2022-05-11 03:17:54

二战后日本和瑞士平面设计对比

摘要:本文对比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作为战时中立国的瑞士和战后发展起来的经济大国日本的平面设计风格,分析了形成其特点的原因,并阐述了两国的平面设计对国际平面设计的巨大影响力。

关键词:二战;日本和瑞士;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日本风格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8-0063-01

说起瑞士,我们自然会想到它的金融业、钟表业及美丽的自然风光,而说起瑞士的平面设计,我们要提到“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谈起日本,樱花、和服、俳句与武士、清酒、神道教,形象地表达了日本民族的独特气质,日本的平面设计,也同它别具一格的日本文化一样,有传统与现代双轨并行的“日本风格”。本文中,将从二战后至今的平面设计风格方面比较分析瑞士与日本平面设计的异同。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世界平面设计步入了一段停滞期。作为二战时中立国的瑞士,凭借着和平的环境,利用这段时间迅速发展起来,并成为二战后整个世界平面设计交流的中心。历史上,瑞士有着悠久的民主和中立传统,这使得瑞士社会变得和平稳定。深处欧洲内陆的瑞士受各邻国的影响,加上战时许多欧洲设计师和艺术家逃亡到瑞士,使瑞士成为现代主义设计发展和创新的最佳温床。在这块土地上的印刷师和平面设计师,由于印刷工场不大,关系密不可分,通常相互熟知对方的知识和技术,这些因素都促成了瑞士平面设计工艺的成熟和制作的精湛。到20世纪50年代期间,在战前德国现代主义、荷兰风格派、俄国构成主义平面设计的功能主义基础上,一种崭新的、冷漠的、功能主义和理性主义的平面设计风格在瑞士形成,被称为“瑞士平面设计风格”,具体而言就是采用方格网为设计基础,在方格网上的各种平面造型元素的排版方式多采用非对称的,无论字体,还是插图、照片、标志等等,都规范的安排在这个网格框架中。同时,设计师们开始大量的运用无衬线字体和对新无衬线字体进行探索。他们认为,衬线字体在形式上过于矫揉造作,希望采用一种直截了当的字体样式,达到高度的、毫无掩饰的视觉传达目的。通过简单地网格结构、近乎标准化的版面样式和清晰醒目的字体形式达到设计上的统一性,使得作品自然具有简明而准确的视觉特点。于是瑞士平面设计风格很快流行全世界,成为二战后影响最大、国际上最流行的设计风格,因此又被称为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

日本是战后发展起来的经济大国,它从来就有非常强烈的平面设计意识,日本的书籍插图、木刻印刷海报(浮世绘)、各种传统包装等,都具有世界影响力。日本是一个历史较久的东方国家,其设计与西方设计无论从传统角度还是民族的审美立场来说都有很大区别。日本为了赢得国际市场,不得不大力发展其国际主义的、非日本化的设计,同时也非常注意保护民族性的部分,使国家的民族的传统的精华不至于因为经济活动受到破坏和损失。日本的平面设计因此自然形成了针对海外和针对国内的两大范畴:针对国外市场的国际认同的国际主义平面设计方式和针对国内的传统方式,国内传统方式包括传统的图案、传统的布局,特别是采用汉字作为设计的构思依据。

由上述对瑞士和日本平面设计风格的分析不难看出,两国均是简单明确、传达功能准确的国际平面主义设计风格。不同的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日本设计界对于欧美的现代主义设计进行了历史的、全面的审阅和了解,他们理性的设计美与欧洲的构成主义美学之间具有相当多的类似之处。但是日本设计更喜欢对称化的布局,而不是构成主义非对称化方式,因此日本的设计对欧洲的构成主义进行了根据自己的原则和喜爱的调整。50年代后半期,在设计艺术体系和设计文化的建立上开始追求“日本风格”,在50年代后期日本设计形成了传统与现代双轨并行的体制。具体而言,在传统方面,日本设计吸收了中国和韩国等东方国家的文化内涵,而从现代和前卫来看,表现在追随,借鉴,模仿美国、德国和意大利的设计。传统和现代结合的结果,形成了与众不同的设计风格――日本风格,这使日本的设计在国际设计中独具特色。

瑞士和日本在平面设计方面都具有巨大的影响力。瑞士“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是二战后影响最大、国际上最流行的设计风格;“日本风格”的平面设计在西方刺激出“新艺术”设计运动,这对于一个东方国家来说,其国际设计影响力是前所未有的。如果说瑞士的设计简洁有力,整体洋溢着实用主义的现代风格,那么日本的设计则更突显出一种东方的禅意。由对瑞士和日本的平面设计风格比较分析我认为:现代设计在满足需要即功能外,对设计要提出更高的要求,要它不仅仅是一种功能的产品,还应对精神有一种慰藉,表达更多文化涵义,成为一种生活意识、生活方式,成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特点的载体。

参考文献:

[1]王受之.世界平面设计史.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9.

[2]王绍强.漫步日本设计.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9.

[3]黄姝妍.漫步瑞士设计.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9.

上一篇:西方的“崇高”和中国的“壮美” 下一篇:浅谈音乐表情在歌唱表演中的形象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