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配电网物资集约化管理模式

时间:2022-05-11 02:30:44

浅谈配电网物资集约化管理模式

摘要:本文根据作者多年工作经验,通过对目前配电网物资管理中存在问题和困难的分析,结合现代物流理论,提出了加强配电网物资集约化管理的建议。

关键词:配电网;物资管理;仓储;配送;物流;集约化

0 引言

我国企业经过近几十年的改革与探索,在企业物资的计划、采购、使用、储备等管理环节上取得了诸多进展和成果。为加快建设统一坚强智能电网,深入推进“两个转变”,着力提升综合绩效,推进“一强三优”现代公司建设,大力深化集团化运作,实施“三集五大”,电力企业决定大力深化物资集约化管理。网省公司物资作为公司的核心资源之一,物资管理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因此,加强配电网生产过程中所需的各种物资的选购、运输、储备、供应,提高物资管理水平,对保证配电生产的安全经济运行和提高公司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1 配电网物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配电网物资管理包含零星物资、抢修材料、备品备件、废旧物资等各方面。由于配电网电压等级低,且自身具有复杂性和特殊性,配电生产所需设备材料单件价值低。物资物料种类丰富、规格型号繁杂、使用频率高、退料发生多。加之配电网络变动频繁,临时性工作多、工期短、计划性不强,导致管理相对落后。因此,配电网物资集约化管理工作总体上深度和广度不够,存在着标准不统一、流程不规范、信息不共享、物资管控力度弱化等方面的局限性和弊端。目前,配电网物资管理的主要问题和困难表现在:

(1)配电网物资供应时限要求紧。国家电网公司对社会公布的十项承诺中,对供电方案的答复期限和客户送电时间都做了明确规定。如:城乡居民客户向供电企业申请用电,受电装置检验合格并办理相关手续后,3个工作日内送电。非居民客户向供电企业申请用电。受电工程验收合格并办理相关手续后,5个工作日内送电。这些都对配电网的建设速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对确保配电网及时准确的物资供应也提出了严格的时限要求。

(2)农村配电网管理体制复杂。由于农电体制的复杂性,对于各自主投资的县级供电企业,其物资虽已全面纳入公司系统招标体系。但由于各企业法人主体不同。数量众多的县级供电企业按照中标结果分别与各供应商直接签订合同.省电力公司仅负责鉴证。县级供电企业之间的物资缺乏互济性。是配电网物资管理上的一大难题。

(3)供电营业所的小型物资仓库缺乏统一管理标准。分散在各地市、各县级供电企业。甚至

是农村供电营业所的配电网物资仓库数量众多(以浙江省为例,截至2009年底有农村供电营业所944个)。这些小型物资仓库的物资申请、收货、发货、退料及废旧物资回收工作管理水平落后,没有统一的管理标准。

(4)库存管理水平低,长期存在重视工程建设,忽视库存管理,导致众多仓库都存在货物积压和浪费现象。由于缺乏统一的信息平台。给配电网的物资集约化管理带来了很大困难。

(5)供货周期长。统一批次的配电网物资招标后,从上报到货物到货至少需3个月,周期过

长,往往不能满足现场施工的要求,影响了配电网的建设进度,降低了客户满意度。

(6)历史数据缺乏。部分供电营业所小型物资仓库物资台帐不健全,台帐与实际存放材料未

按期核实。材料进出库手续执行不规范,物资的申请、收发、节余材料退料及废旧物资处理等流程不统一,各项记录不全面,存在缺失现象等。

2 解决方案建议

2.1优化数量。

合理构建物流配送网络以区域性配送中心为物资库存主要地点。以供电营业所小型物资仓库为日常运行、抢修物资的存放点,构建二级配电网物资物流配送网络。对区域性配送中心和各供电营业所小型物资仓库的配送物资进行管理监控,通过科学合理调整。逐步减少、压缩、合并各类仓库。实现扁平化管理,提高管理效率。根据库存控制理论的平方根法则,在一个物流系统中,如果库存点的数量减少n倍.那么平均的安全库存量就会下降n的平方根倍。

2.2科学规划,合理设置区域性配送中心

区域性配送中心的地点选择原则是:

(1)物资使用量大的地区。

(2)自然灾害多发区域,该区域配送中心还可作为区域应急库使用。

(3)交通便利的地区。

初期建设可以行政区域为界限,与地市级、大型县级供电企业的仓库合并使用,以减少和节约初期建设和管理成本。远期目标可突破行政区域的界限,经过科学合理的测算与分析,考虑就近合并。

2. 3强化预测,提高仓储管理水平

利用历史、现状和预测数据,科学合理地进行仓储定额测算管理,降低资金占有率,降低生产与经营成本。按月制定需求计划,分析储备需求,实时动态掌控库存,特别是要符合电力生产规律,确保夏季高峰和冬季高峰的物资需求,对各种物资设定上、下限,最大限度地降低物资库存量。实现自动订单生成方式。在满足日常生产和事故抢修的前提下。全面考虑合理的库存数量及存放地点。满足生产和基建需要。根据配电网现场的生产和基建进度,及时掌握地市局或县级供电企业的物资库存。合理安排供应商或区域配送中心配送。根据区域配送中心的库存情况并结合物资采购周期确定下次招标采购的种类和数量。

2.4调整策略。完善采购方式

实行配电网物资的年度定期框架招标方式.综合考虑采购价格和其他因素。以降低总体成本。提高采购议价能力,最大程度地发挥规模效应。建立虚拟配电网物资超市。集中所有配电网物资中标供应商的物资种类、技术标准、运行业绩等信息。采取月度计划上报,统一订货、采购、配送的方式,按照中标名次、运费最小等原则,按需配送,以利于统一管理、集中运输与协调控制。辅之供应商协议储备,以确保配电网物资生产、运行、建设、应急之需。

2.5加强信息化建设.实现库存动态管理

对供电营业所小型物资仓库实行联网管理.实时掌控物资的库存容量,并对小型物资仓库物资进行统一调配;对各个流程环节进行监督,实现严格的管理效能.保证任何物资领用都留下记录。实时监控库存信息,实现库存动态管理,使物资的使用做到可控、在控和预控,实现库存“可视化”管控。采用网络、RFID(射频识别)、TMS(运输管理系统)等信息技术,对大宗物资采用车辆定位等物联网新技术。对配送车辆实时监控、优化路径,提高物流效率,实现物流跟踪.准确掌握物资进出库的信息,及时掌握区域配送中心的库存,保证货物安全性和物流及时性。

2.6推进和提高标准化建设水平

以标准化建设为基础,实现数据的一致性。对各供电营业所的基础物料进行编码.包括材料编码、货位编码、仓库编码等,统一平台,统一维护,健全基础台帐,保证数据的一致性。统一流程,实现规范化常态管理。对小型物资仓库从物资采购申请、审批,物资入库,物资领用申请、审批,物资退库,废旧物资入库,废旧物资再利用出库、各库调拨,废旧物资移交,日常盘点等各个环节进行梳理。进一步优化物资业务流程,简化操作程序,建立常态化规范管理机制,使物资集约化管理工作更加顺畅和高效。

2.7强化考核,提高配电网物资集约化管理水平视物流总成本的管理.

而只注重生产建设的状况,以物流总成本、库存周转率、闲置物资利用率、物资到货及时率、计划执行准确率、标准化执行率等目标建设考核体系,分期、分步逐步完善,体系中的重点权重应随着管理水平的提高而滚动调整。加强配电设备和材料的抽检,强化设备的质量管理。注重供应商关系管理,最终实现配电网物资的集约化管理。

三. 结语

只有通过建设合理的配电网物资网络配送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库存管理,改进物资采购方式,调整物资考核指标。加强对物流总成本的控制,才能真正实现配电网物资的集约化管理。

参考文献:

[1]徐杰,汝宜红.国内外连锁业配送中心的比较分析[J].交通企业管理.2002(9):28—29.

[2]戴定一.物流信息化的热点问题[J].物流技术与应用,20l0(5):80—82.

[3]易华,张文杰.企业物流成本的内涵界定与构成分析[J].物流技术.2010(17):103一105.

上一篇:基于新储量分类标准矿石储量分级品位指标研究 下一篇:让园本教研迈开“生活化”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