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不仅出美女,还出名扬四海的民歌

时间:2022-05-11 10:47:45

扬州不仅出美女,还出名扬四海的民歌

过了润扬大桥,过了长江,就进入了扬州。

扬州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历来很高,南朝诗人殷芸的“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和唐朝诗人李白的“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的诗句就足以佐证。

扬州地处长江以北,景色宜人,气候温和,这里不仅风光绮丽,且人物妖娆,加之饮食清淡,故女子肤色多细腻、白皙而微红,像极了婉约的江南少女,因此便有了自古扬州出美女的佳话。

“扬州出美女”这句话不知道已流传了多少年,杜牧当年便写下了“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姓名”的诗句,历史上的扬州美女虽多出“青楼”,但都才貌双全,琴棋书画兼备,为历代文人所流连。古代文人对扬州女子拥有独到的鉴赏力,北宋词人、同为扬州人的秦少游一句“柔情似水”成了多少男子的择偶标准和多少女子的努力方向。

扬州人说话的语调悠悠长长,多以开音节的平声结尾,丝毫不亚于甜甜的吴侬软语,充满了音乐感,所以扬州出扬剧、出评书、出清曲、出弹词。正所谓“千家养女先教曲,十里栽花算种田”,扬州城出美女,扬州城也像美女。

扬州的影响所及,连中国古代的词牌都有《扬州慢》、曲名都有《广陵散》,而以城为名的词曲在中国极为鲜见。

清乾隆年间,浙江风俗诗人汪沆来往于天津、扬州与杭州之间,深感扬州之湖与杭州之湖燕瘦环肥,异曲同工,且扬州之湖别有一种清瘦含蓄、娇妍秀丽的风韵,于是诗兴勃发,欣然命笔:“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虹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

千百年来,文人骚客笔下写尽了扬州的秀、扬州的水、扬州的月和扬州的阴柔,因而扬州城尽得水月之灵气。竹西深处,既有《茉莉花》,也有《芦柴花》。驾鹤吹箫,占尽天下二分明月夜,一首千古名篇《春江花月夜》更使其博得了“月亮城”之美誉。

《茉莉花》是一首流传于全国各地的民间小调,它有许多变体,源于明代的一首民歌《鲜花调》。《茉莉花》是人们最熟悉、旋律最优美的诸多变体中的一首,它曲调婉转曲折,节奏均匀平稳,旋律以级进为主,极富江南民歌清秀细致的特征。歌曲通过对茉莉花的赞美,生动含蓄地表达了青年人的爱情,但也有人认为其表露了一位少女爱花、惜花、护花的情怀及对生活的热爱。

更值得一提的是,《茉莉花》作为典型的中国民歌,十八世纪末由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将其曲调用作歌剧《图兰朵》中女声合唱的素材,进而传到了欧洲、南美等地广为流传,经久不衰。

《拔根芦柴花》则是扬州地区人们在水田劳动中唱的歌,属秧田歌。稻农为了解除疲劳、自我调节,便以歌寄兴,他们所唱的内容有很大的即兴性,而曲调和衬词衬腔则相对稳定。这首秧田歌表面上看歌词分为三段,实际上每段只有第一句是实词,其后便是固定衬词“拔根芦柴花”和以虚代实的“清香玫瑰玉兰花儿开”。这样的唱词结构说明此歌是借“花”寄兴,而不在乎唱的是什么,这也是一般劳动歌曲的特征之一。全曲音调在明快、奔放、昂扬的基调中糅合了一点委婉的因素,刚柔相济,兼融江南与江北、劳动歌曲与抒情山歌的特色,这也是它广为流传的原因之一。

《春江花月夜》,一千多年来使无数音乐爱好者为之倾倒。身为扬州人的唐代诗人张若虚一生仅留下两首诗,但仅凭这一首诗,便被喻为“孤篇横绝全唐”。《春江花月夜》诗歌与乐曲都可称为绝世之作,分别在文学史和音乐史是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们的标题或题材虽然不同,但都对当时以及后世的诗歌与音乐发展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扬州自古就是人杰地灵的一块宝地,一个城市的美可能是自然天成之美,也可能是人文积淀之美,能将自然之美和人文之美集于一体的城市则是凤毛麟角的佼佼者,扬州就是这样一座令人艳羡的美丽城市,难怪联合国颁给扬州“最佳人居环境奖”呢!

上一篇:基于哮喘小鼠模型研究生、制百部醇提物作用差... 下一篇:试论加强科研对创建高水平民办高校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