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黄河三角洲油地经济共同体建设的思考

时间:2022-05-11 09:02:43

推进黄河三角洲油地经济共同体建设的思考

继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之后,高速发展的黄河三角洲正在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三极”。作为我国第二大石油生产基地的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油田)地处黄河三角洲地带,位于山东省东营市境内的黄河入海口两侧,工作范围达4.4万平方公里。在我国经济增长的大背景之下,地处黄河三角洲之上的石油企业利用区域经济发展的契机,尽快建立油地结合的长效工作载体,以融入地方经济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就显得非常重要且紧迫。

一、黄河三角洲油地合作现状

多年来,黄河三角洲区域油田和地方在石油勘探开发和地区经济建设的过程中,按照“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原则,积极探索油地合作的有效方式和结合点,形成了相互支持、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油地双方共建基础设施和市政工程,方便油田生产,改善油地居民生活环境。同时,油田优先使用地方企业产品,为地方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拉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仅2009年,油田与地方企业签订的各类经济合同份数就占油田总合同的1/6左右,油田巨大的市场需求直接拉动了地方商饮服务、建筑、轻工、化工、机械制造、通讯、电子等行业的发展。但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尽管在油地双方高层和有关部门的推动下,油地经济融合的步伐明显加快,但随着外部环境和政策的变化,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一方面,随着区域经济发展,地方对油田在油地合作方面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国家和地方政府有关环保、土地等方面的补偿标准也不断提高,使油田相关支出逐年攀升。而同时,随着中石化内部不断加强集中化管理、严格成本控制和对外投资,油田支持地方经济建设的渠道越来越窄,低回报、无偿援助的项目和方式越来越难以得到认可和批准。

另一方面,随着油田总部关于清理整顿对外投资、多种经营单位政策的实施,油田多种经营企业基本已完成改制分流,与地方进行经济项目合作的载体大大减少。

二、油地经济发展共同体前景分析

基于现状,在新形势下,油地双方要主动打破传统的思路和模式限制,进一步提升合作层次、拓宽合作空间,建立油地经济发展共同体,探索油地合作的长效机制,实现新的更高层次的合作。而通过油地经济发展共同体的建立,可以解决困扰油田发展的矛盾和问题,更好地发挥油田在发展区域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黄河三角洲作为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一体两翼整体布局中的北翼主体, 成为全省对接天津滨海新区,发挥环渤海经济圈重要成员作用的桥头堡,其开发建设得到国家高度重视。东营市作为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连接京津冀、山东半岛、东北、中原各大区域,地区辐射、带动作用明显。油地双方可以在石油化工业、石油装备制造业方面展开合作,前景十分广阔。

(一)山东省石化行业基础好,发展潜力大

石油化工业是山东省重点培育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优势明显。据有关部门统计,山东地方炼厂无论规模还是数量均居全国第一。而山东省“十二五”发展规划的方向是大型化、集约化、精细化、基地化,通过延长拉伸产业链,加强与大企业集团合作,大力发展规模经济,争取建设千万吨级炼化一体化项目,在东营、淄博等地建成国家级的石油化工基地。其中,东营市规划发展规划的方向是:到“十二五”末,原油一次加工能力达到3000万吨,乙烯规模达到100万吨,主营业务收入突破2500亿元。可以预见,随着山东半岛和黄河三角洲地区经济的腾飞,该地区对石油化工产品的需求将快速增长。

(二)石油装备制造业将成为油地经济合作的有效载体

以山东省和东营市为例。山东省和东营市“十一五”发展规划都明确提出,延长石油产业链,促进产业集群式发展,在黄河三角洲建设“山东加工制造业基地”。2003年以来,随着油田一大批大型石油加工企业先后改制,东营市以油田改制企业为骨干,积极谋划新的加工制造业定位,提出了在东营市打造“中国石油装备业制造基地”的战略目标。东营市石油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潜力很大,作为资金、技术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它对地方其他相关产业的带动性也很强,必然为地方经济发展增添后劲。胜利油田是东营市石油装备产品的重要市场,地方石油装备制造业水平直接影响到油田勘探开发生产,双方在技术、人才、市场等很多方面存在着明显的资源优势互补,石油装备制造业将是油地双方建立经济共同体的一个重要载体。

三、建设以“三大基地”为中心的油地经济发展共同体的思考

在山东省建设环渤海经济圈、发展黄河三角洲区域经济的战略进程中,油田要有明确的定位,顺应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充分发挥资金、技术、市场和人才优势,以建设石油化工、石油装备制造、三采中试评价和生产“三大基地”为平台,建立油地经济发展共同体,迅速提高油田新的经济增长速度。

(一)整合地方炼厂,培育油田新的经济增长点

从国内市场形势看,市场对石油化工产品的需求将持续增长,仅仅依靠中石化、中石油等几个大型企业并不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地方炼化企业已成为弥补产能不足的重要力量,而国家正逐步改变对地方炼化企业的态度。目前的高油价使地方炼厂经营维艰,这也为实力雄厚的大企业集团并购整合地方炼厂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因此,油田应调整自身的战略,发挥其在油源、工艺、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优势,积极谋划布局,主动与地方展开炼化合作,尽快融入地区经济发展的潮流中。具体合作思路是:以胜利稠油厂为主,并购地方炼化企业,适度提高胜利原油在当地的加工比例,在稳固中石化地区市场主导地位的同时推动东营市石油化工产业实现快速升级。

目前,中海油收购东营地炼虽然已经启动,但进展缓慢。鉴于地方政府和企业希望引入更多的战略竞争者的机遇,建议中石化以胜利稠油厂的存量资产为主,选择适当的时机,采用资产置换的方式收购、整合几家地方炼厂,并保持对炼厂51%以上的控股权。这样,不仅可以使中石化以较小的代价获得对地方炼厂的控制,借助地方企业扩大自身产能,同时还能从源头上遏制非法原油的加工。这样一来,地方炼厂的油源瓶颈等问题将迎刃而解。中石化整合地方炼厂后,随着加工规模的扩大,势必提高胜利原油在当地的加工比例,这样不仅可以节约原油外输费用,而且通过生产能力的扩张、产值的增长。

(二)油地联手,做精做强石油装备制造业

就东营市石油装备产业发展现状看,目前还处于成长期,存在着产业层次不够高,集群化发展水平低。部分石油装备制造企业改制后,与油田的产权纽带虽然被切断,但是市场关系却依然存在。油地双方在合作发展石油装备制造基地方面依然具备明显的互补优势。对地方来说,油田巨大的产品市场是支持石油装备企业发展的重要资源,油田本身可以为石油装备的研发提供实验基地,以油田“五院一中心”为主的科研机构则是支持石油装备企业发展的技术平台。对油田来说,石油装备企业的发展壮大,不仅为油田勘探开发生产提供先进的技术设备,而且能够拓宽油田就业渠道。因此,油地双方应抓住黄河三角洲大开发及环渤海经济圈大建设的有利时机,利用各自的政策和资源等优势,以油田改制企业作为合作平台和纽带,共同推进石油装备业整合升级。

(三)发挥油地校三方资源优势,合力打造“三采中试评价和生产基地”

大力发展提高油田采收率技术是今后油田科技发展的趋势。新技术从研发、中试、生产到推广应用是一个完整的价值链,试评价和生产基地将重点负责新技术或新产品的中试评价、工艺与工程研究、规模化生产以及科技培训等。同时在发展思路上,应充分发挥油地校三方优势,采取共同参与、合作研发的模式,推动基地产业化,使之成为油田上产增效的“助推器”。具体操作思路是:以油田现有的三采聚合物生产企业和研发力量为基础,经过资产整合重组后,成立“三采中试评价和生产基地”。同时,以油田三采中试评价和生产基地为龙头,油地双方合力打造石油化工工业园。将三采中试评价和生产基地设在高新技术开发区,对油田来说,能够获得地方政府有关土地、税收和融资的优惠政策支持;对地方来说,三采中试评价和生产基地有油田的市场支持和资金投入、有油田和石油大学雄厚的研发技术力量,科技成果推广应用潜力大,赢利前景好,以它为龙头可以带动其它化工企业的发展和聚集,形成以石油化工产品为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群。

参考文献:

①齐建珍等. 资源型城市转型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②陶志刚. 略谈大庆的可持续发展[J].大庆社会科学,2004(3)

③张荣华,王军,马颖.石油企业与黄河三角洲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J].科学与管理,2007(5)

(蒋耘莛,1988年生,重庆大足人,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会计)

上一篇:发展低碳经济的宏观对策 下一篇:矿业型城市经济转型及可持续发展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