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灾后临时居住设施的规划与设计

时间:2022-05-10 05:51:26

浅析灾后临时居住设施的规划与设计

摘 要:自然灾害发生后,房屋遭到破坏的灾民流离失所,政府或专门机构为了安置这部分灾民,统一修建、管理救灾住所。这种救灾住所指的就是本文所要研究的灾后临时居住设施。它作为一种特殊的居住产品,具有特殊的功能特征,这些特征是由他的居住者、居住环境和居住时间决定的。这些设施可以有很多种形式,各种形式都要能够服务于人。它与人、环境的关系密不可分。本文对这三者的关系进行了综合分析,并对灾后临时居住设施的设计指导思想做了一些初步探索。

关键词:产品、设施、灾后居住

一、研究背景

我的论文是基于灾后重建工作中,灾民的临时居住设施展开的。安置工作是灾害发生后开展救援工作的第一步。灾害发生后,灾民失去住所,严酷的生存条件,健康状况受到影响,精神也可能受到刺激。这种状态下,个人救助能力低,因该通过政府有组织、高效率的救援行动,把危难中的灾民组织在一起,提供给他们最基本的生存条件。基本生存条件包括生存基本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居住设施是人的生存基本物质需求,起到遮风蔽雨、抵御寒冷、安抚人心的作用,是整个救灾行动中必不可少的。这个居住设施就是本文所指的灾后临时居住设施。

现有的灾后临时居住设施主要有几种形式,帐篷、风棚、简易住房和移动住房。还有部分不发达的地区在灾害现场就地取材,沿用古老的自救方式,挖壕筑垒、穴居山洞,或则索性以天为被、以地为席。这些救助设施各自的优点和缺点。

在救助工作中,时间就是生命,快速搭建起救灾设施,让灾民能够住进一个安全的环境内,变得非常迫切。设施的搭建速度和使用优劣取决于其本身的结构材料和性能特征。设施的这两个特点与居住者、居住环境、居住时间分不开。

二、灾民基本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分析

灾后临时居住设施的居住者,是经历了自然灾害后,失去房屋的人。他们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受到了巨大的创伤。

(1)生理上

自然灾害发生,会导致伤亡事故,破坏环境。活下来的人,在变得恶劣的环境下,要继续生存。必须保证他们能够吃饱、有干净水喝、有衣服穿、有房子住、有病能治疗。体制弱的人,健康受到影响。“大灾之后必有大疫”,传染病往往是受灾地区最大的次生灾害。

(2)心理上

自然灾害发生后,生存环境发生改变,正常状态下的心理没有得到及时的转变,会出现无法面对现实,恐惧、悲伤和焦虑等心理。同时容易出现疑神疑鬼,末世的想法,直接导致身体机能出问题。

恶劣的灾害环境下,生存是第一大问题。社会经济瘫痪,财产损失,人们心理极度混乱,常常出现犯罪心理和轻生行为。安定的社会秩序,对灾后重建工作起到重要作用。灾后临时居住设施的合理规划,对社会秩序的维护起到关键的辅助作用。

三、设施使用环境分析

灾后临时居住设施的使用环境往往处于灾害系统中。这个环境与受灾现场具有很多相似性。即使处于灾害系统以外,为了灾害救助工作和重建工作更方便的进行,它搭建的地点也不会远离受灾现场。这个地点,往往还是自然灾害能够达到的地区。因此,了解灾害对环境产生的破坏非常有必要。

自然灾害的种类繁多,对人类居住环境造成破坏的有以下四类:地震、洪水、风灾、火灾。这四类灾害会对房屋的结构造成破坏。这四类灾害发生后,受灾环境会发生一定的变化,温度、湿度、地表环境都会发生改变。针对设施的使用环境,

四、设施的使用时间段分析

相关资料显示,仅仅在2003年11月之前,我国当年因为灾害倒塌的民房就多达348万间。民政部副部长杨衍银在2003年11月14日介绍,据统计,恢复重建任务较重的12个省份因灾倒塌住房315万间,需要恢复重建288万间。其中在2004春节前需要恢复重建211万间,当时已经恢复了96万间,还有100多万间需要在春节前完成。全国当年因灾紧急转移707万人,临时在外安置需要进行基本生活保障超过一个月以上的灾民达到300多万人,部分灾区灾民临时安置的时间长达4个多月(2003年11月14日新华网北京)。

灾后临时居住设施的使用时间由重建工作时间的长短决定。根据受灾情况轻重,周期也不相同。房屋结构被完全破坏,重建需要的时间长,一般是两个月到半年不等;房屋结构没有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局部需要重新修建,重建工作量较小,一般需要半个月到两个月之间;房屋结构完全没有遭到破坏,例如水灾,只是内部进水,从水退后开始计算一般要一周到半个月的时间,可以重新搬回原住房居住。

五、现有救灾设施分析

现有的灾后临时居住设施主要有几种形式,帐篷、风棚、简易住房和移动住房。这四种形式是世界各个国家使用得最多的救灾住房形式。他们各自具有自身的优点,同时也有许多不足。

(1)帐篷

帐篷是世界各个国家使用最频繁的救灾住所之一。目前的救灾帐篷,结构以封闭式为主,用钢筋或合金属做内部支架,纺织材料为幕墙。

优点是结构简单,拆装快速,可折叠,质量轻,可回收。材料工艺高速发展,各种涂料、涂层,经过处理,可以达到防水、防腐、防虫的效果。,是我国使用的救灾帐篷。是当地灾民在搬运帐篷包。

虽然帐篷是世界各国广为接受的一种救灾住所,但它仍有许多缺点。结构简陋;内部直接利用地面环境, 密封性能差;使用纺织材料作为幕墙,保暖和散热性能不强;不具备生活辅助设施,供水和照明无法实现。不适合大批量、长时间的灾民安置。

(2)风棚

风棚结构多为60°包围到180°包围。在生产技术落后的时期,就地取材搭建,内部使用木架结构,外层幕墙使用树枝、树叶、泥土或纺织材料。现在的风棚使用钢筋或合金金属钢架为内部支架,幕墙使用纺织材料。顶风一面使用风棚,灾民躲避在另一面。

风棚不完全包围结构,决定了它只适合短时间内在不太恶劣的环境下使用。更适合于轻度遮阳,简单挡风和避雨。

(3)简易住房

简易住房与传统住房结构相似,更简易。主架构多使用木材、钢架。幕墙使用木质板材、人造金属板材、幕布。根据不同地理环境、灾害情况,简易住房的形式各异。

优点是,结构牢固,环境适用性强,可长时间居住。

缺点是,搭建复杂,需时长,材料质量较重,大批量运输不便捷 。如右图(图-4)中所示,是简易住房主架构搭建图。

(4)移动住房

移动住房的形式多样,迁移动力通常是汽车或家畜。适合小批量的灾民救助。住房的使用材料多样,根据不同形式需要而选择。为了运输方便和使用寿命长,多使用质量轻的金属板材。如右图(图-5)中所示,是一个比较理想化的移动住所,但是具有移动住房的典型性。

移动救助住房的缺点是:运输速度慢,价格昂贵,只适用于平坦的地面环境中。

六、灾后临时居住设施的规划原则

灾后临时居住设施是为了灾民居住而设计,它要满足灾民在重建工作这段时间内的基本生理需要和心理需要。灾民的这两个需要又受制于居住时间、居住环境等因素。所以在设施的规划过程中,这些制约的因素一定要综合考虑在内。

通过以上对居住者心理、生理,居住时间,居住环境以及现有救灾设施进行的分析,我认为灾后临时居住设施应具备以下特点:

(1)自然灾害后由政府统一修建,统一管理,提供给房屋遭到破坏的灾民居住。

(2)设施搭建简单快捷,可拆卸,轻便,运输方便。

(3)设施或设施群配备基本的生活需求设备。如供水、照明。

(4)环境适用性强,可在不同的地面环境下使用,可在不同温度和湿度的环境下使用。

(5)适用于不同的居住时间段。居住时间短,配备过多的设施会造成浪费,居住时间长,设施配备过于简单,不便于灾民的生活需要。

(6)为了安定灾害中受惊吓的人群,设施内部环境应该给人以安定感,可减少灾民恐慌心理、安定社会秩序。

(7)设施组成的群体,方便政府的统一管理。设施群与个体设施之间的组合,不影响单个设施内居住者的生活,同时能够更大限度的发挥群体的作用。

七、小结

灾后临时居住设施是一种特殊的产品。它具备特殊的功能特征。作为一种为“人”服务的产品,它要遵从“人、设施和环境”这个关系。设施的表现形式会有很多种,无论它将以何种形式表现,它都应该本着一个设计原则——在灾害环境下临时使用,为灾民解决生存的基本问题。

参考文献:

[1]、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国家地震局震灾防御司,《中国减灾重大问题研究》,地震出版社,1992

[2]、王熙元、吴静芳,《实用设计人机工程学》,中国纺织大学出版社,2001

[3]、边守仁,《产品创新设计:工业设计专案的解构与重建》,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

[4]、(日)伊东丰雄建筑事务所,《伊东丰雄/轻型结构建筑细部》,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5]、江永长,《洞穴、帐篷、楼阁:多姿多彩的居住习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

上一篇:浅谈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的四种方法 下一篇:中国二元经济转型的特殊性及其对城市化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