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打破城乡壁垒

时间:2022-05-10 05:49:09

成都打破城乡壁垒

户籍制度改革打破人力束缚枷锁,恢复农民自由,把“人”这个市场经济中最重要要素置于首要地位,这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硕果和动力

禁锢中国农民近60年的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正在全国试点改革,其中,四川成都市的改革之举引起极大震动。

成都市政府出台的《关于全域成都城乡统一户籍实现居民自由迁徙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表示将户籍改革进行到底,在2012年底将统一全市城乡居民户籍,城乡居民享受公平待遇。此意见一经出台,立即成为舆论焦点。

户籍制度改革打破人力束缚枷锁,恢复农民自由,把“人”这个市场经济中最重要要素置于首要地位,这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硕果和动力,成都走在时代潮头。

旧的户籍制度把中国割裂为城乡二元社会,城乡差别非常大,城市人叫居民、市民,农村人叫村民、农民,两种身份意味着两种权利、两个世界。

用来分隔城乡的旧有户籍制度体现的是一种森严壁垒,这种旧的烙印深刻地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卫生、医疗等各个社会层面,其实质就是权利差异。社保、医保就是其中较大差别之一,背后还隐藏着就业、求学、购房、购车、选举等许多私权与公权上。

仅仅从纸面上把城乡人口统称为居民,是一个简单化的处理过程。如果负责任地从根本上改变原来户籍制度所代表的权利不平等现象,则可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回想起南北战争时期的美国,“解放黑奴”不只是一句口号。当然,这个比喻不一定恰当,但今天的中国,领导者需要拿出勇气:“解放”农民,赢得改革。

成都市的户籍制度改革举措不但将城乡人口统一,统称为“居民”,这座城市还愿意打开城门欢迎非本市的外来者。这是一个真正改革开放、来去自由的城市,一个全新的移民城市。真正使城市居民和农村村民都在同一个平等权利的起跑线上,并不一定要走“消灭农村”把农民全部轰进城的道路。成都在大胆尝试,打破了许多城市需要农民献出土地来捐城市门槛的陋习。

打开农村通向城市的道路,并不等于也打开了城市通向农村的道路。依照《意见》,成都做到了双向打开,农民再不要像陈唤生那样进城,城镇居民也可迁户口下乡居住,但不参加基层经济组织分配。如此,农民进城不再受阻,城里人下乡同样便利,双方都有自由选择的空间。

仅从行为操作层面讲,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更改很是简单,重要的是把它背后的权利兑现或者落实。这就在于制度设计的关键和出发点是尊重“人”,一旦让所有人都感受到公平的竞争环境,制度将爆发出永续的生命力。这些平等权利将会使成都人民创造坚实的物质基础,以支撑和保卫目前的制度设计。

旧有户籍制度的意图是为了让农民安土重迁,使他们附着于土地之上,不能自由流动,城乡分而治之,有取有舍,有轻有重,各种各样的“剪刀差”如影随形,挥之不去。现在,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城市化、工业化势不可挡,要求包括“人”在内的所有资源实现最优配置。

市场经济第一要求是平等主体,公平待遇,城乡分而治之的制度设计终将退出历史舞台,城乡一体化乃是大势所趋。

无论城市还是乡村都被市场经济所席卷,“人”是市场经济中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人挪活,树挪死”,人力资源自由流动是市场经济的天然需要,也是宪法赋予公民的迁徙自由。

我们不愿看到户籍制度对公民人身自由的捆绑与束缚,取而代之的应该是保障公民的自由迁徙。户籍制度有其存在价值,那就是作为国家对人口资源的一种备案式的制度设计,体现的是保障公民权利的新历史使命。

在以尊重人的前提和基础制度设计中,实现人的自由平等为最高价值。

成都已经上路,全国还会远吗?

上一篇:网络版权纠纷岂能无解 下一篇:“伪市场化”的另类垄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