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讨论”教学法

时间:2022-05-10 03:50:12

“问题讨论”教学法

问题讨论教学方式是根据教和学的重点、难点、疑点以分析处理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提出问题,在教师的引导和控制下,以学生自觉主动地讨论、质疑、辨析为主,同时辅以其他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加深理解、综合应用概念和规律的同时,提高综合分析实际问题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的一种教学方式.

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点体会.

一、实施问题讨论法的基本条件

1.教材内容方面

不是所有教材内容都能用此方法来上课的,凡是学生已有一定的基础知识,而新知识又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加以分析、归纳就能总结出新知识的教材,就能用此方法教学.

问题讨论式教学的目标是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和灵活、综合应用概念规律,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智慧品质.进行同一知识的教学,应用问题讨论式教学要多用一些教学时间,因此,只有理解和应用那些内涵较为丰富的概念和规律的课题或分析处理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具有较普遍意义的课题,才宜于采用问题讨论式教学,才能达到教学的目的.所以,这种教学方法主要应用于部分综合应用知识的新课、练习课和复习课中.

2.学生方面

学生必须改变过去那种“老师讲、认真听就行了”的思想和习惯.学生必须意识到:上课的过程就是自己主动学习的过程,相信自己在老师的指导下会学,且能学会.因此,采用这种教法,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能积极主动地思考、分析、动口、动手、动脑,敢于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争辩,直至把问题搞清楚,学会学懂为止.

问题讨论式是以讨论为主的教学结构,它不同于在其他教学方法中只把讨论实施于局部的、个别的问题,而是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它应动员绝大多数学生积极参加讨论,否则讨论将流于形式.只有条件成熟的讨论,才能使绝大多数学生受益,否则将会过多地延缓教学进程而收效甚微.

3.教师方面

首先必须破除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要有民主的思想和民主的作风;要有群众观点,相信自己的教育对象通过讨论、分析是能自己学会的;还要能放下架子与学生打成一片,只有融洽的师生关系,才会有融洽的讨论气氛.此外,教师必须备课,精心设计讨论题和教学过程,还必须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和应变能力.

二、实施环节

1.提出问题和创设情境

提出合适的讨论题目和创设相应的情境是问题讨论式教学的准备环节,是讨论得以顺利进行的先决条件,也是使讨论能收到实效的关键之一.

合适的题目应具有以下几种特征: (1)具有典型性和针对性.(2)设问生动具体.(3)深、难、广度要与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相适应.(4)具有程序性和启发性.(5)题目要与允许的讨论时间相适应.

2.组织讨论

这一过程是教学过程的重点和核心.其任务是引导学生以问题顺序为中心开展讨论.通过学生独立或相对独立的讨论、质疑和辨析,解决所提出的问题,为加深学生理解概念和规律、掌握其应用,完善认知结构,发展思维能力提供生动而现实的事例和经验.

讨论的组织形式要与讨论的层次相适应.对于低层次的讨论,可以直接由全班讨论;对于中、高层次的讨论,可以采用先课堂小组议论或课外准备,然后全班集体讨论的方式.

3.归纳小结

这是强化认识、出成果的环节.归纳小结的内容一般包括理解概念、规律的要点和分析问题的思路方法两个方面,可以由主持人提出小结性问题,也可以由主持人(教师或学生)直接作出精辟的结论,由参加讨论者作出结论.归纳小结的目的在于加深并强化全体学生的认识,对讨论中出现的各种意见去粗取精,提炼精华,形成全体学生的共同认识.这对于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发展思维能力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小结时,属于知识性的结论,要既科学,又逻辑严谨,要从学生语言过渡到教材上的语言.

4.联系、引伸、扩展

实施问题讨论式教学所具有的意义远不止得出正确结论本身.还在于讨论所得的知识结构对理解和运用概念规律具有一般意义,可以适用于一大批类似的问题.所得的思路和方法的结论一般可用类比、类推去解决同类知识中不同类型的问题或不同类知识的同型问题.因此,为了及时发挥讨论成果的作用,有必要联系讨论的内容和思想方法,作适当的引申和扩展.其内容主要是:(1)理解和运用概念规律的巩固性练习题;(2)训练学生运用讨论所得的思路、方法去解决同类知识的不同型问题和不同类知识的同型问题;(3)以讨论中暂时撇开的“次要问题”或“次要矛盾”作为主要问题和主要矛盾提出问题.

上一篇:物理实验教学中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下一篇:南太平洋万千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