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校际与省际分布特征分析

时间:2022-05-10 03:23:36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校际与省际分布特征分析

[摘 要] 通过对1999~2012年的1369篇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校际、省际分布状况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研究结论:(1)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分布存在显著的校际差异;(2)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分布存在显著的省际差异;(3)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省际分布与高校层级分布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强正相关。最后,提出加大对博士生培养弱势地区、弱势高校的投入与支持力度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校际分布;省际分布;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 G643.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14)02-0040-03

0 引言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National Excellent Doctoral Dissertations,简称NEDD)是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组织开展的一项工作,评选旨在加强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培养,鼓励创新精神,提高我国研究生教育特别是博士生教育的质量。自1999年至2012年,该评选工作已连续进行了14届,共有1369 篇博士学位论文脱颖而出。统计并分析这些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省际分布与校际分布特征,研究其分布规律,对于提高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1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校际分布特征

1.1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来源高校类别

目前,我国博士生培养单位有两大类型: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其中,高等院校按照学校层次可以分为985高校、211高校和一般高校,按照学校性质可分为普通高校和军事院校;科研机构包括中科院研究生院、社科院研究生院、部分国家部委与省级地方政府的科研机构[1]。其中,高等学校是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主要来源。如表1,14年来,源自普通高等学校的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共1123篇,占论文总数的82%;源自军事院校系统(不含3所“211工程”军校)的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共40篇,占总数的2.9%;源自中科院系统的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84篇,占总数的13.4%;源自其他科研机构的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2篇,占总数的1.6%。

在高校系统中,985高校和211高校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053篇,占论文总数的77%,其中,仅占全国高校总数1.6%的985高校获优博论文831篇,占论文总数的61%,而占全国高校总数95%的一般高校只获得优博论文70篇,占论文总数的5%。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产出量最多的10所高校如表2所示,前10名高校中包括5所综合类高校、4所理工类高校、1所人文社科类高校。其中,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获优博论文数量遥遥领先,两校合计产出优博论文205篇,占普通高校获奖论文总数的18%,占优博论文总数的15%;前10名高校产出的优博论文共计501篇,占普通高校获奖论文总数的44.6%,占优博论文总数的36.6%。

表2 1999~2012年NEDD来源前10名的高校统计

排名 学校 论文篇数 排名 学校 论文篇数

1 清华大学 115 6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40

2 北京大学 90 7 上海交通大学 34

3 复旦大学 55 8 中国人民大学 28

4 浙江大学 48 9 西安交通大学 26

5 南京大学 40 10 中山大学 25

1.2 985高校获全国优博论文情况

39所985高校共获得831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每一所985高校都至少获得1篇优博论文。但优博论文在985高校中分布是极不均衡的,论文数量分布的偏度系数为2.594,呈右偏分布,极少数985高校集聚了多数优博论文。仅清华、北大两校产出的优博论文数就占全部985高校的四分之一,而前4名高校产出的优博论文占全部985高校的近40%。985高校优博论文的产出均值为21篇/校,其中只有12所(占31%)高校的优博论文数高于均值,27所(占69%)高校的优博论文数处于均值以下。产出优博论文数量最多的是清华大学(115篇),产出优博论文数量最少的是电子科技大学(1篇);产出优博论文数量前5名的高校贡献了348篇论文,产出优博论文数量后5名的高校贡献的论文仅有16篇,前者是后者的22倍。

1.3 211高校获全国优博论文情况

112所211高校中有94所高校共获得1053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占优博论文总数的77%。至今还有18所211高校没有获得优博论文,占211高校总数的16%。有55所不属于“985工程”的211高校获得222篇优博论文,占优博论文总数的16%。这55所211高校中优博论文分布也同样呈右偏分布,偏度系数为1.771。产出优博论文数量最多的为中国矿业大学(16篇)、第二军医大学(16篇),其次为南京农业大学(11篇)、华中农业大学(9篇)、华中师范大学(9篇)。产出优博论文数量最少的为北京体育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暨南大学、内蒙古大学、南昌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武汉理工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延边大学、郑州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央音乐学院等14所高校,均为1篇。产出优博论文数量前5名的高校贡献了61篇论文,占比为27%。产出优博论文数量最少的14所高校贡献了14篇论文,占比仅为6%。以上数据表明211高校之间博士生培养水平参差不齐。此外,优博论文数量前10名的211高校中,有8所属于矿业、农业、师范、纺织、军事等专业院校,一方面说明分布稀少的学科和专业院校获优能力较强,另一方面也说明综合类211高校获优能力相对较弱。

1.4 一般高校获全国优博论文情况

文中的一般高校专指不属于“985工程”或“211工程”的普通高校。全国一般高校中有44所共获得70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占优博论文总数的5%。从论文分布看,各高校相差不大,均在1~4篇之间。其中有2所高校获4篇,5所高校获3篇,10所高校获2篇,27所高校获1篇。获优博论文数量最多的是华南农业大学(4篇)、扬州大学(4篇)。一方面,一般高校的优质学科资源相比985高校和211高校呈明显弱势,能获得全国优博论文实属不易,对一般高校获得优博论文的学科应加大投入与支持力度;另一方面,占我国高校绝大多数的一般高校只获得5%的优博论文,表明我国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分布极不平均。此外,从区域来看,44所一般高校中有29所(占66%)位于东部地区,有15所(占34%)位于中西部地区,中西部高校的获优能力明显弱于东部高校,说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对高校的获优能力有一定影响,经济因素是制约一般高校获得优博论文的重要客观因素[2]。

2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省际分布特征

2.1 全国优博论文数量分布

从优博论文数量分布来看,我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普通高校共产出优博论文1081篇,占优博论文总数的79%。北京、上海、江苏等3个省份产出的优博论文数量远远领先于其他地区,三地产出的优博论文均在100篇以上,合计为585篇,占全部优博论文总数的42.7%,其中仅北京地区高校就产出优博论文338篇,是第2名上海市(130篇)的2.6倍,占优博论文总数的四分之一(不包括在京的科研机构产出的优博论文),是我国博士生教育最强的地区;陕西、湖北、浙江等3个省份产出的优博论文数量都在50篇以上,也大幅领先其他地区,属于博士教育强省;安徽、广东、天津、四川、山东、湖南、黑龙江等7个省份产出的优博论文数多在30~40篇之间,博士生培养在全国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吉林、辽宁、重庆、福建、甘肃等5个省份产出的优博论文数量多在10~20篇之间,博士生培养在全国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山西、河北、河南、内蒙古、广西、江西、云南等7个省份产出的优博论文数量均在5篇以下,是我国博士生人才培养的洼地。

2.2 全国优博论文获奖高校分布

从优博论文获奖高校分布来看,全国共有135所普通高校获得过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北京、上海、江苏3个省份的获奖高校数均在10所以上,其中仅北京市就达23所,占全国获奖高校总数的17%,比第2名的江苏省多6所;陕西、湖北、黑龙江、广东、天津、四川、湖南、辽宁等8个省份的获奖高校数为6~7所;重庆、浙江、山东、吉林、福建等5个省份的获奖高校数为3~4所;安徽、山西、河北、河南、内蒙古等5个省份获奖高校数为2所;甘肃、广西、江西、云南等4个省份获奖高校数为1所;贵州、海南、青海、宁夏、新疆、等6个省份还没有优博论文获奖高校。

2.3 优博论文省际与高校分布的相关性

北京、上海、江苏、陕西、湖北等5个省份拥有的985、211高校最多,其优博论文获奖高校数、优博论文数也是最多的。运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985高校数、211高校数、获优高校数、优博论文数进行相关分析,表3说明:优博论文数、获优高校数这两个指标与985高校数、211高校数在0.01的水平上均显著相关,其中,优博论文数与985高校数、211高校数的Pearson相关系数均高达0.9以上,为强正相关。

表3 NEDD省际分布与高校层次分布的相关性

985 211 非985高校的

高校数 高校数 211高校数

NEDD Pearson相关系数 0.930** 0.976** 0.948**

篇数 显著性(双侧) 0.000 0.000 0.000

获优 Pearson相关系数 0.895** 0.930** 0.899**

高校数 显著性(双侧) 0.000 0.000 0.000

注:**表示在0.01的水平上显著相关

3 结论与启示

1)全国优博论文分布存在显著的校际差异。首先,重点高校与一般高校的全国优博论文分布不均衡。集聚了我国高等教育优质资源的39所985高校和112所211高校产出了77%的优博论文,而占我国高校数量95%的一般高校只产出了5%的优博论文。一般高校优博论文产出率仅相当于重点高校的6%,学科获优能力比重点高校明显趋弱,且中西部一般高校的获优能力又明显弱于东部高校。

其次,重点高校之间的全国优博论文分布不均衡。985高校和211高校之间优博论文均呈右偏分布,少数名校产出了大部分优博论文。985高校产出了61%的优博论文,“非985高校”的211高校产出了16%的优博论文,后者的产出率仅相当于前者的约四分之一。985高校和211高校系统内部优博论文数量分布也相差极大。表明处于我国高等教育第一方阵的高校集团之间竞争也极其激烈,这种竞争有利于提高我国博士生培养的整体水平,应得到政府、社会的承认和鼓励。

2)全国优博论文分布存在显著的省际差异。截至目前,贵州、海南、青海、宁夏、新疆、等6个省份没有全国优博论文获奖高校,没有获得过全国优博论文。以上6个省份多位于边疆少数民族自治地区,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加大对这些省份高等教育的支持力度,促进这些地区高层次人才培养水平的提高,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和边疆地区的社会稳定。北京、上海、江苏等3个省市获优博论文数均高达100篇以上,陕西、湖北、浙江等3个省份获优博论文数都在50篇以上。山西、河北、河南、内蒙、广西、江西、云南等7个省份获优博论文数均在5篇以下,以上7个省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相对较低,是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洼地。教育部门应增加对这些地区高等教育资源的投入,以改善地区高等教育环境,促进高等教育和谐发展。

3)全国优博论文省际与高校层级分布显著强正相关。对全国31个省份的优博论文数、获优高校数与该省域内的985高校数、211高校数的相关分析表明:在0.01的水平上,优博论文数、获优高校数与985高校数、211高校数均显著正相关,且相关系数高达0.9以上。表明一个地区拥有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数量与高层次人才培养水平存在显著的强正相关。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是一种宝贵的稀缺资源,对高层次专业人才培养有重要作用。要提高一个地区的人力资源竞争力,首要任务是加大对本地区重点高校的投入和支持力度,依托重点高校,促进人才培养能力和区域综合实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刘艳琼,黄朝峰.1999~2003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相关性分析及启示[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3,(11):81-84.

[2]吴根洲.省属高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3):8-11.

上一篇:企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综述 下一篇:企业筹资活动税务筹划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