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中质疑法运用

时间:2022-05-10 02:06:56

地理教学中质疑法运用

“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现代思维科学认为,思维过程始于问题的形成和确定,任何思维过程总是指向于某一具体问题。当前社会,创造思维培养的重要性已显而易见,而善问多思则是发展创造思维的前提。在课堂教学中设置富有启发性、思考性的疑问,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无疑是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和提高的有效手段。

笔者在近几年的地理教学中,有意识地注重质疑法并辅以其它方法,改进课堂教学,向课堂四十五分钟要质量,受到了较乐观的教学效果。

质疑法,不是把地理知识消极的贯输给学生,而是交给学生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方法;不是把学生作为接受知识的客体,而是作为探索地理成因地理规律等知识的主体。“疑之始,学之端”教师在教学中应当于无疑处设疑,有疑处导之解疑,使学生带着一连串的问题,积极思维,独立思考,力求找出解决问题的答案,教师在帮助学生解惑的过程中,推动学生思维的波浪,使他们有所发现,有所收获,培养学生的能力。

质疑法在讲授式课堂教学中归纳起来,为设问法比较法因果法等三大类。这些具体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应精心安排,因材施教,定会受到很好的效果。现结合地理教学实践谈谈体会:

1、设问法。新课开始或交代问题之前,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当然质疑的问题应当是学生感兴趣的,同时也是本堂课的重难点内容。学生有了疑惑,就会形成知识冲突,就能唤起学生求知欲望。如讲解日界线一节时,可以这样提问:“在我们日常称呼中年龄大的为老兄,年龄小的为老弟,可是有一位母亲生了一对双胞胎,先出生的却是老弟,后出生到是老兄。你知道为什么吗?”从而激发学生对日界线的兴趣,突破难点,加深学生对日界线造成的日差有全面理解,受到好的课堂效果。

2、比较法。比较法是一种思维形式,运用此法,有利于学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地理事物中发现异同,从而加深理解,增强记忆。当然提问时应注意选取有可比较性的地理事物。如:§2.3一节里,在太阳总辐射量影响因素分析部分中,地图册有相关资料描述太阳总辐射量在全球的分布的图片数据。在我让学生根据图片寻找太阳总辐射量在全球的分布的特点和规律时,同学们发现了如太阳总辐射量总体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的规律以及回归线附近高值与赤道附近相对低值,中国青藏高原东南部为高值区等问题及现象并做出了合理的分析与解释。当学生对照书本的解释得知自己分析正确成功之时,充满了喜悦与自豪,有的学生更是恋恋不舍地希图从中再找出问题。比如有一位学生发现了南极洲虽然与北冰洋纬度一致,可辐射量却明显多,由此引出了其他同学又一轮争论。有的提出是否受冰雪影响等假设,有的又迅即将之……有同学利用青藏高原东南部为高值区的已证现象较好地对比解释了南极洲相对高值的现象,得到多数同学认可。由此也可以看出经过这一类型问题锻炼,有的学生所形成的在这一问题上的思维迁移能力。

3、因果法。这种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由因入手,还是由果生疑,重要的是交代地理事物的内在联系。在讲气候、地形、河流及影响工农业生产时,一般都可以运用这种方法。如在讲述地震带分布时,可以这么质疑:“为什么世界上最大的地震带会分布环太平洋沿岸?”这是因果而疑。这样学生马上会注意环太平洋的地质结构,也就不难看出这些地带是板块交界处,从而使学生既学到了新知识,又温习了旧知识,加深了理解和记忆,自然效果不错。

总之,质疑法在地理教学中,对于发展学生地理思维,培养学生智能,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从而收到良好的课堂效果都大有益处。

作者单位:邵东县石株桥乡铁塘中学

上一篇:高校数字档案馆的建设初探 下一篇:浅谈福建佛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