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复议该谁通知

时间:2022-05-10 01:59:22

行政复议该谁通知

海关的征税行为属于行政复议申请权利告知的范围。

2007年7月至8月期间,仁和(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仁和公司”)分别从美国进口4批液体化工原料添加剂,通过A海关申报进口。海关均按14%的税率征收增值税,并于2007年8月7日作出了上述4票货物的征税决定。仁和公司在2007年3月期间曾经向B海关进口同类液体化工原料添加剂的增值税率为10%,因此该公司的公司当时曾就增值税税率问题向A海关咨询,但得到的回复是依然按照14%税率来缴纳。该公司称,出于对海关权威性的信任,继续按海关要求纳税。直至2007年11月初,该公司在参加一次专业会议上了解到了海关的一些相关法规文件后,才认为其2007年7月至8月期间向A海关进口的液体化工原料添加剂确应按10%缴纳增值税。但《行政复议法》第九条明确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本案自海关开出税单至今已近3个月,此时显然已经超过了《行政复议法》规定的行政复议申请期限。

行政复议情况

2007年11月20日,仁和公司不服A海关作出的征税决定,向其上一级海关申请行政复议,并称:

1、2007年3月期间,其曾经向B海关进口同类货物,增值税率为10%,因此本案的4票货物不应该按14%征税;

2、海关在做出征税决定时,并没有告诉该公司申请行政复议的期限和途径,因此对于行政复议申请的超期,海关负有责任。

综上,该公司认为海关的征税决定事实认定不清,违反法定程序,没有告知其复议申请权,要求撤销上述征税行为。

复议机关经审查认为:A海关在作出征税决定时,没有告知申请人依法享有的行政复议权利,对申请人申请行政复议造成了影响,因此本案仁和公司的复议申请虽超过了60日的时间,但仍应予以受理。而这种没有告知当事人复议申请权的情况并未对A海关作出征税决定的合法性造成影响,当事人申报进口前,国家增值税政策发生了调整,涉案货物增值税率由10%上调至14%,因此A海关的征税行为事实清楚、证据充分,适用依据合法,程序并无不当。2007年12月27日,复议机关做出复议决定,依法维持A海关的征税决定。

法律提示

2004年,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要求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决定后,应当告知行政管理相对人依法享有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而在此之前,对于行政复议权利的告知,《行政复议法》并未涉及。2007年8月1日实施的《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第十七条规定:“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权利、义务可能产生不利影响的,应当告知其申请行政复议的权利、行政复议机关和行政复议申请期限”。在这样的情况下,2007年8月29日,海关总署出台了《海关行政复议办法》,对复议申请权利的告知作出了细化规定。但是,由于复议告知制度对海关来说是一项崭新的行政程序设计,其中涉及的一些问题广大公众仍不是十分了解,如:海关在作出什么样的具体行政行为后需向当事人履行复议的权利告知义务,如果没有向当事人进行复议权利告知会引发怎样的法律后果等。

海关在做出所有具体行政行为后是否都应该告知当事人享有的行政复议权利

从《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第十七条的规定来看,行政机关并不是在做出所有具体行政行为后都应该告知当事人享有的行政复议权利,复议告知制度的适用范围限于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权利、义务产生不利影响的具体行政行为作出后。如何界定此处的“不利影响”是厘清复议告知制度适用范围、解答此项疑问的难点之一。

有观点认为不利影响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增加了义务或影响权利的行政行为。如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二是授益性行政行为中低于法定标准或者在法定标准内采取低限的行为,如不予行政许可等。但上述观点对于不利影响的界限仍难以把握。一些具体行政行为,如知识产权保护中保证金的收取等,很难简单的说是否属于不利影响。

因此,海关在制定《海关行政复议办法》时,考虑到对于“不利影响”的理解仍有分歧,且当前依法行政要求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要严格遵循法定程序,依法保障行政管理相对人、利害关系人的知情权、参与权和救济权。因此确定了海关行政复议申请权利告知的范围是所有的具体行政行为,即海关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均应当告知其申请行政复议的权利、行政复议机关和行政复议申请期限。

本文所述案例,就属于上述情况。海关对当事人进行的征税行为,是法律赋予海关的权利,但同时也是当事人对国家的法定义务。海关的每一个征税行为都意味着当事人同时被赋予了一定的给付义务,这应该属于行政复议申请权利告知的范围。

海关在进行行政复议告知时应该达到怎样的内容和形式要求

海关复议告知制度的内容应包括3个方面:

第一,海关应告知当事人享有申请行政复议的权利,即当事人对其面临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可以申请行政复议;

第二,海关应告知当事人管辖其行政复议事项的机关,即如果申请行政复议,应该向哪个机关提起;

第三,海关应告知当事人申请行政复议的期限,即如果申请行政复议,应该在多长时间内提出。

一般来说,履行了这3项告知义务,即可认为海关的告知内容达到了《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第十七条的要求。

关于复议告知的形式,《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第十七条并没有明确要求,但一般来说,应该注意告知宜以书面形式表现,这样有利于固定证据,避免此后的争议。此外,虽然《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第十七条没有规定是否应该在做出相关行政行为后立刻告知,且根据《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第十五条第一款第(五)项的规定,对于事后补充告知当事人复议申请权利的,《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也是认可的,但从保护当事人权利,避免承担不履行告知义务的后果出发,海关宜在做出相关决定的同时,在法律文书中一并告知相关内容。即使在相关格式文书中无法进行告知,也应该另行同时送达当事人书面的告知文书。

海关没有告知当事人复议申请权利的法律后果

复议告知在原则上不触及具体利益的交涉,只限于告知当事人申请行政复议的权利,一般不会发生争议。但既然是一种程序行为,也就不能完全排除存在与本案类似的情况,即致使当事人的权益受到影响。按照《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的规定,如果海关做出具体行政行为后未履行告知复议申请权的义务,致使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逾期申请行政复议的,应该承担怎样的法律后果,并不十分清楚。

但是我们认为对于此种情况下的申请期限应该自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行政复议申请权或是申请期限之日起计算。根据《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第十五条第一款(五)、(六)项可以看出,如果海关未告知相对人的复议申请权利,即使申请人实际知道具体行政行为的内容,海关仍要承担法律上视为相对人不知道具体行政行为的后果,即行政复议申请期限从其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行政复议申请权或是申请期限之日起计算。而知道或是应该知道的判断标准是,知道以补充告知为准,应该知道是指有证据证明相对人知道。

如本案中仁和公司对已超出了复议期限的征税决定不服,但由于海关当时没有告知当事人申请复议的权利,当事人主张其不知道海关侵犯了其合法权益,也不知道申请复议的法定时限,且提供了参加专业会议的“知道”时间的相关证据。可以说,仅就该案的受理而言,A海关即承担了未告知当事人复议申请权的法律后果,即不能以当事人申请超期为由主张不予对其征税决定进行复议审查。

但同时,根据《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的精神,复议告知制度就性质而言,是一种程序性的裁量行为,行政机关原则上有义务作出告知,也有权裁量是否告知、何时告知以及如何告知。因此,本案海关在执法中未进行告知并不能直接引起行政行为无效、撤销、变更的后果,仁和公司仅就海关没有履行复议申请权利告知程序为由要求撤销征税决定的主张依法亦不应予以支持。

上一篇:都是“串料”惹的祸 下一篇:从保税区出入境勿忘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