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丕、否”形音义初探

时间:2022-05-09 11:19:20

摘 要:依据顾炎武《音学五书》、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以及徐中舒主编的《汉语大字典》,对“不、丕、否”三个字的形音义进行了初步探讨与研究,从而找出三者形音义上的联系。

关键词:音学五书 说文解字注 汉语大字典 不丕否 形音义

一、引言

据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可知,“不”和“否”同属于“不”部,“丕”是从“不”得声的,因此三字在字形上是有联系的,而意义是依附于文字形体的,并且三字同在古音第一部,即“之”部。由此,我们可以通过分析这三个字的字形、字音、字义来探寻它们之间的联系。

二、“不、丕、否”字形分析

“不”的甲骨文、金文形体是,上面像花蒂的子房,下面似花蕊下垂形。高鸿缙《中国字例》:“罗振玉曰:‘象花不形,花不为不之本义。’……不,原意为鄂足,象形字。”而许慎《说文解字》是依据“不”的小篆字体来释义的:“鸟飞上翔不下来也。从一,一犹天也。象形。凡不之属皆从不。”段玉裁为此作注:“谓也,象鸟飞去而见其翅尾形。”

从文字多源性理论来看,这两种对“不”本义的理解都是有道理的,因为文字在历史发展演变过程中存在一种原始性异源现象,即甲骨文、金文和小篆在构形表义方式上一开始就没有联系,但是这两种不同构形所作的解释似乎都讲得通。“不”就属于这种情况。又比如“”,甲骨文作,当是古橐字,盛物之囊也。《说文》依小篆分析,“从日在木中”,本义为“东方”。两说似均可通,而构形各异,本义也不同。

许慎对“否”的解释为“不也。从口不,不亦声。”,徐锴曰:“不可之意见於言,故从口。”段玉裁为此作注说:“不者,事之不然也;否者,说事之不然也。”而《说文》中“不”部字只有两个,即“不”和“否”,而“否”之义与“不”小篆之造义并无关系,而是与其假借义相关,因此许慎说“凡不之属皆从不”则显得有些牵强。

对于“丕”字字形的分析则更加有意思。许慎《说文》:“丕,大也。从一不声。”根据其小篆字形得之“一”在“不”字之下也,按:金文丕、不从一,不丕原为一字,后分化。而《汉石经・尚书》《山阳太守祝睦碑》《凉州刺史魏元丕碑》《梁相费碑》及《赵相刘衡碑》中,“丕”字皆作,盖“一”在“不”字之中间也。

顾炎武也认为字在“三传”中皆从十。《三国志》:“魏文帝代汉大帝,问群臣曰:‘丕以盛年即位,恐孤不能及之’,群臣未对。阚泽曰:‘不及十年,不其没矣’。帝问:‘何以知之?’泽曰:‘以字言之,不十为丕。’丕果七年卒。”晋衰帝亦名丕。顾炎武认为:《说文》云“从一者”,即从十之异辞也。段玉裁为“丕”作注也提到:“丕,隶书中直引长,故云丕之字不十。《汉石经》作,可证。非与丕殊字也。”

从字形来看,“不、丕、否”三字是紧密联系的,“不”是“丕”和“否”两字构形的基础,古人造字是通过字形来反映字义的,汉字属于表意体系的意音文字,而汉字的音符基本上借自意符,因此语音和意义是相关联的,下文将对此进行详细阐述。

三、“不、丕、否”音义分析

“不”在《唐韵》中分属两卷,即下平声卷(十八尤),“不”音“甫鸠切”和上声卷(四十四有),“否”在《唐韵》中也在上声卷(四十四有),“否”音“方久切”。

1.顾炎武认为“不”为古“丕”字。他首先用韵文材料来证明:《诗・文王》“有周不显,帝命不时。” 毛亨曰:“不显,显也。不时,时也。”其次用《集古录》中的材料来证明:《齐侯钟铭》“不显穆公之孙,不显皇祖”。再次根据古文献中的地名、山名来说明:《春秋》之“不羹”,《史》之“不周”“不美”“不耐”等等。最后根据碑文及异文材料来说明,梁陶弘景许长史书馆碑“下邳太守”作“下”。《左传・襄十年》“生秦丕兹”,一本作“不兹”。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颐部》:“不,假借为丕”,因此“不”读为“丕”意思是“大也”。

又按古人发声之字多作“不”。《尔雅・释鱼》“左倪不类,右倪不若。” 疏:“不,发声也”。而“丕”亦有此用法。《书・酒诰》:“丕惟曰:‘尔克永省,作稽中德。’”孙星衍疏:“丕,辞也。”又《召诰》:“其丕能于小民。”孙星衍疏:“丕,语辞也。”也就是说,“不”和“丕”都有当虚词的用法。

“不”和“丕”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可以作为“姓氏”。《晋书・束传》:“汲郡人不准盗发魏襄王墓”,何超音义:“不,甫鸠反,姓也。”《通志・氏族略一》:“氏,亦作丕,晋大夫丕郑之后也。”

2.顾炎武认为“不”另读“趺”音。《诗・小雅・常棣》:“鄂不”,笺云:“不当作拊。拊,鄂足也。”古声不拊同是也。汉《陌上桑》:“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不”是趺音。焦曰:“济南之‘华不注山’,吴兴之‘余不溪’,皆作趺音读。”

3.顾炎武认为到晋以下“不”则转而为府鸠反,又转而为方久反。晋・陶潜《酬刘柴桑诗》:“今我不为乐,知有来岁不?”诗中“不”读为府鸠反。段玉裁为“否”作注认为“否”为“方久切”,且顾炎武认为:其未然之词皆曰“不”,转而上声则曰“否”,“不”和“否”音义相通,古通用。《正字通・一部》:“不,与可否之否通。”《战国策・齐策六》:“齐多知,而解此环不?”则“不”同“否”。

许慎《说文》:“否,不也。”段玉裁注:“不者,事之不然也;否者,说事之不然也。”如《孟子》万章曰:然则舜伪喜者与?孟子曰:否。注:孟子言舜不诈喜也。万章又问:百里奚自鬻于养牲者?孟子曰:否然。注:皆曰,否,不也,不如是也。注:以“不如是”释“否然”,则“不”和“否”在表示否定副词意义上也是相通的。

顾炎武认为“否”古音方彼反。《释名》:“否,鄙也。鄙劣不能有所堪成也。”《左传》:“师出否臧”亦如之,陆德明音“鄙”。顾炎武在分析四十四有韵中的“不”时认为“不”古音同上,即同“否”,音方彼反。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颐部》:“不,假借又为鄙。”《韵补・纸韵》:“不,陋也。”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否”字引申义训为“不通”。如《易》之“泰否”,《尧典》之“否德”,《小雅》之“否难知也”,皆殊其音读符鄙切。由此,“否”在训“不通”时音符鄙切。《广雅・释诂》:“否,隔也。”《广韵・旨韵》:“否,塞也。”而由“不通”之义引申表示“困穷、不顺”之义。如,否极泰来。《左传・宣公十二年》:“执事顺成为臧,逆为否。”

综上所述,三字在上古同属于古韵之部字。“不”有“丕”“趺”“鄙”三个音,到晋以下转为“府鸠反”,又转而为“方久反”。“否”古音为“方彼反”,后有“方久反”和“符鄙反”。在意义上,“不”和“丕”均当“大”“虚词”“姓氏”讲;“不”和“否”均有“否定副词”“鄙陋、鄙劣”之义。

四、结语

本文着眼点主要是“不、丕、否”三字在字形、字音、字义上的联系,因此在意义上并未穷尽地将每个字的义项罗列出来,而是将那些与它们语音历史演变相关的意义及彼此相通的意义进行了分析归纳。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

[2]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3]顾炎武.音学五书[M].北京:中华书局,1982.

[4]汉语大字典编纂委员会.汉语大字典[M].武汉:湖北辞书出版

社;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2.

[5]苏宝荣,吴建宇.训诂学[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4.

[6]王力.汉语语音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杨水淙 河北石家庄 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050024)

上一篇:笑蘑菇哭蘑菇 下一篇:翻译目的论视角下国际商务合同的汉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