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配网故障诊断技术与应用

时间:2022-05-09 06:04:58

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配网故障诊断技术与应用

摘要:在电力运行中,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主要负责对于电力用户的用电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和实时监测,以为电能计量以及电力运行自动管理等工作的开展提供相应的依据支撑。本文主要分析了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发展以及配网故障诊断技术以及应用。

关键词: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配网故障;应用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310(2015)10-003-14

一、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结构组成

通常情况下,结合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电力系统中的运行应用实际情况,该系统主要包括主站以及采集设备、通信通道三个结构部分。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主站部分主要由数据库服务器和磁盘列阵、前置服务器、应用服务器、工作站、接口服务器、网络、防火墙等结构设备组成,以对于电力运行中的数据采集以及运行控制、调度管理等工作内容进行完成实现。而通信信道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主要是用于进行主站和数据信息采集终端的数据通信传输,实现电力运行保障。最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的采集设备主要是指用于进行数据采集而安装在电力运行现场的终端设备,对于整个系统的原始用电信息进行采集分析,通常情况下,采集设备主要包括专变采集终端以及采集器、集中器和智能电表等电力设备。其中,集中器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上行通道主要借助通信网络直接与主站进行连接,而下行通道则借助电力线泽波或者是无线通信方式与采集终端进行连接;而只能采集器则主要用于进行各采集点数据信息的采集管理,同时向各采集点进行采集分析命令的发送传输。

二、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功能特征分析

1、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特征分析

通常情况下,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运行应用主要以全覆盖、全采集和全费控作为主要特征。在电力运行中,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采集对象不仅包括所有的电力用户以及各类不同大中小型专变用户、工商业用户、居民用户,数据采集的覆盖面达到100%。此外,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实现电力用户数据信息,还能够实现对于小水电、小火电上网关口、变电站等各类计量点计量数据统计分析。其次,用电信息采集的全面性也是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主要特征之一,通过对于所有电力用户的用电信息采集处理,以对于客户信息进行保存。

2、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功能介绍

用电信息采集功能主要包括数据采集以及数据分析处理、数据控制管理三个主要功能。首先,收据采集是指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听过对于各类用户的各种电能信息以及电流、电压、交流模拟量信息以及开关设备工况信息等信息内容的采集处理,以对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业务开展提供相应支持。其次,对于数据的分析处理主要是指通过对于采集数据的合理性检查以及计算粉刺、存储管理等,实现数据异常状况的发生,避免对于电力运行造成影响,保证电力运行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最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实现电网数据控制中,主要借助智能电表或者是智能终端,实现电网数据信号的控制,对于电力运行进行保障。此外,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还具备有综合应用功能,根据电力运行中的各种需求,实现电网运行保障。

三、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应用

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使用,能解决传统营销模式中面临的降损难度大、用户电费纠纷、大面积停电抢修耗时长和营销内部质量监控等问题,并且能够给SG186营销业务的应用系统及时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进而实现营销业务的自动化程度和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对于营销管理的整体发展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另外,针对实际生活中的因为抄表管理造成的纠纷,可以采取以下方式进行处理:将采集模式和通信模式相结合的办法,实现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主站的监管下实现用户用电数据的自动抄表和预付费用的功能,能有效的避免因人工失误造成的用户与电力企业之间的纠纷;对于传统的系统主站软件根据时展需求进行重新设计,并用智能电能表代替传统的普通电能表,有利于实现对居民用电的管理。

四、配网故障的诊断与应用

1、配网故障诊断策略

(1)35kV进线故障。如果发生35kV进线故障,首先需要判断故障发生前负荷量及备用电源容量,而后进行自投或切除三级负荷的后备自投,使用拉手开关将切除的负荷转移到其他电源进行供电的10kV馈线上。在供电进线与备用进线均失电导致母线失电的情况下,闭合35kV母联开关或将部分优先级较低负荷切除再将35kV母联开关闭合,使用拉手开关将切除的负荷转移到其他电源供电的10kV馈线处。

(2)变压器故障。该故障包含单主变故障及多主变故障。单主变故障发生时,若满足容量限制,可闭合10kV母联开关,把负荷转移到另一台变压器10kV母线上,也可切除优先级较低的负荷,再进行母联开关闭合。多主变故障发生,只可使用拉手开关,将重要用户进行优先恢复转移到其他电源供电的10kV馈线处。

(3)10kV馈线故障。针对10kV馈线出现的单点或者多点故障,可使用拉手开关进行负荷转移。

2、配网故障恢复步骤

由于配电自动化水平日益提高,含有大量FTU、DTU和RTU,基本可实现“三遥”。因此,可实时采集配电自动化系统的运行情况,将其传至配电SCADA系统,以便为调度部门提供工作参考。针对配电网35kV电源故障,通常进行以下恢复步骤:

(1)获取故障前后配电网的运行情况数据,如节点电压、网络参数、支路电流、断路器状态、节点负荷等。

(2)35kV发生进线故障时,优先实现35kV电压的恢复路径。

(3)若无法实现35kV电压全部失电负荷的恢复,则将故障区域的10kV馈线负荷容量及相邻电源点进行恢复。

五、结语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建设对我国电力企业的发展和进步有着厚重而深远的意义。运用用电信息采集一体化系统,我们不只可以对用电信息进行全面管理,而且还可以将用电、配电、输电、供电等各个方面结合在一起,形成数据资源共享,为电力系统的用电和其他地方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同时有助于对突况进行及时调整,保证电力系统的供电安全。

参考文献

[1]高子权.用电信息系统采集终端常见故障分析[J].通讯世界,2014,01:45-46.

[2]陈驰.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运行电表故障智能分析[J].电测与仪表,2014,15:18-22.

[3]曾雷斌.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常见故障及维护分析[J].广东科技,2014,16:57-58.

[4]赵岩,郭锐,郑建华.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的配网在线监控预警系统[J].电工文摘,2014,05:41-43.

[5]田红兵.基于GIS的中低压配网故障定位系统的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4.

上一篇:“互联网+安全” 促监管转型升级 下一篇:谁家老婆兜里没有二两陈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