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训练初中学生数学创造性思维能力

时间:2022-05-09 02:43:20

浅析如何训练初中学生数学创造性思维能力

对于数学知识、技能的学习不仅仅需要逻辑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数学思维品质.因此,对于数学教学的目标也不仅限于让学生掌握专业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方面,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数学创造性思维能力.对于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师的教育观念要不断更新、创新意识要加强,教学方法要日趋丰富.

一、为学生搭建创新思维平台

培养学生数学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师就得为学生搭建宽广的平台,让学生对数学感兴趣,让学生拥有轻松、民主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有创造意识,让学生敢想、敢说、敢做,敢实践.

学生有创新,首先要对数学感兴趣,对创新感兴趣,兴趣是创造的动力之源.譬如在教学数学概念时,教师可以变抽象为形象,教会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现实生活中现象,利用贴切的生活经验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帮助记忆.笔者在讲圆的定义时,就充分联想到学生喜欢的“摩天轮”,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导入教学内容,学生很容易理解出圆的定义:圆是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不仅加深了对概念的认识,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为新知识的导入预设铺垫.

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有了高涨的热情,教师就要予以维持,为学生营造轻松的氛围,让学生“自由地呼吸”.教师要一改传统“严师”形象,要做到师生平等,将课堂的主体转移到学生身上,让学生敢想、敢说,鼓励学生质疑、提问,引导学生从不敢问到敢于开口,从提出问题到会提问题.学生迈开“提问”的脚步,教师就应该做到用心“答问”,认真对待学生提出的每个问题,即便是天方夜谭、荒诞无稽的问题,教师也要予以鼓励,增加学生的信心.经过教师的正确引导后,学生提问肯定会达到从敢问到会问的质的飞跃.在学生思路慢慢清晰之后,学生将不能满足于提问,而是要下功夫自己解疑、答问,因此,才会有学生敢做、敢实践,在自己动手的过程中,学生学会了创造性思维方法.

二、帮助学生寻找创新思维点

“学则思 思则变 变则通”,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从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探求知识,解决问题.极大限度地启发学生从数学题的数据、文字、条件等方面寻找创新思维点,做到一题多思、一题多解,勇于做到标新立异.

笔者在教学中,往往针对数学题的文字、数字特点、涉及概念以及题设等多方面逐一分析,培养学生挖掘隐性条件,出奇制胜.例如数学题中涉及的明显数学概念,往往就会由概念相关的知识点取得解题新思路.还有就是题目中的数字,也许题设中的数字特征就预示着解题方法.题设中的结构特征,也往往可以得出简捷答题技巧,有时题设条件可以直接带入,但是那样会使解题十分复杂,如果进一步观察,了解内在联系,借助于结构特征可以找到捷径.如:求解抛物线解析式时,题设中明确给出了2点坐标和顶点坐标,若代入2点坐标会增加计算难度,可运用顶点公式,便可以轻松解题.除此,还要培养学生挖掘隐性条件,养成逆向思维,从结论特征去考虑,逆向找出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并且还要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考虑方式,利用数字特征和图形特点提供解题新思路.

三、加强思维变通性、新颖性训练

发散性思维也属于创造性思维,发散性思维有着不同方向、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方式,极富灵活性和创造性.它要求学生抓住教学内容的神,做到万变不离其中.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一题多解、一题多变,针对某一题型可以做到举一反三.尽量让学生从各种途径寻找解题方案,然后变换题目中的相关条件或结论,或是题目的实质不变,以不同角度揭示题目本质,锻炼学生在条件变化中积极思考、对比,培养出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能够有效抓住题目本质,以不变应万变,从“不变”中探究规律,增强学生思维变通性和新颖性.

除了通过例题等训练外,还值得一提的就是开放性题型的训练.在平时教学中解题思路一般都是“已知――求解”的模式,这培养了学生做题的思路,而开放性题型训练可以置学生于出题人的角度,是培养发散性思维的又一途径.例如:已知圆锥的母线、高线长,求圆锥底面半径.这可以要求学生在解题思路上发散思维,但是如果将题目改为:想要求解圆锥底面半径,需要已知哪些条件?这就属于一道开放题型,学生提出条件,则要求学生必须能够按照他的条件求解出问题,学生各抒己见:有提出母线与高线之和,他们的比例;也有提出截面图是个边长为多少的正三角形之类,顿时,学生克服思维的局限性,挖掘以往所学知识的智能因素,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与创造思维能力.

训练出学生数学创造性能力必有的先决条件就是学生对数学感兴趣,这就需要教师创设趣味情境激发学生兴趣,然后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营造好的氛围维持学生的热情,然后由教师适时引导,帮助学生寻找到创新思维点,培养学生思维变通性、新颖性以及创造性.是否具有一定的规律.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操作:让学生任意画直角、钝角或锐角三角形,再用量角器量出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分析三角形的内角和有没有什么规律?学生经过动手操作、测量、计算,发现三角形内角和大都在180°左右.是不是可以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样的规律呢?为了证实,请学生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撕下来,再拼在一起,看看结果会怎样?学生想了不同的方法,纷纷动手操作,完成实验后学生会发现三内角拼在一起会成为一个平角.这样学生在操作中,不仅理解了所学的数学知识,还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总之,情境创设的方法有很多,不管采用何种方法,我们都要注意情境创设的有效性和发展性,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数学情境的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上一篇:海洋逃生交流会 下一篇:中部地区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