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从学生角度出发,提高作业的有效性

时间:2022-05-09 01:13:44

浅谈从学生角度出发,提高作业的有效性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打破传统作业模式的呼声也日渐高涨。广大教师从自身着手,主动投入到了作业改革的浪潮中。但在这个过程中,作为作业最主要的主体――学生,他们对作业意义的认识是否到位了,他们是否参与到作业的改革中呢?很显然,离开了学生的参与,改革的力量就显得太单薄了。因此,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让学生主动提高作业的有效性是关键所在。本文就如何培养学生正确的作业观和良好的作业习惯以提高作业的有效性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作业 小结 反思 自主作业 有效性

早在三千多年前孔子就有“学而时习之”的精辟论说。他告诉我们学习知识必须及时巩固消化。如何巩固消化,学生做作业即为最好的形式。但就传统的作业模式,教师们普遍反映收到的效果并不尽人意。为了提高作业的有效性,广大教师献计献策。一些教师在作业的设计环节上下工夫,意在优化作业的设计;有些教师则在作业选编、批改、讲评方面花心思,力求提高作业的实效性。但这些措施的主体都是教师本身。尽管教师的思想觉悟已经很高,但如果学生没有领会,缺少这方面的意识,那也是无济于事的。因此要提高作业的有效性更为重要的还是从作业的主体――学生入手,让学生意识到作业的有效性,让学生自己主动去提高作业的有效性。本文就针对这个问题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分析:

一、提高学生对作业重要性的认识程度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只有让学生了解到作业的意义,他们才会重视作业。但就目前教育界状况来看,虽然作业的主体是学生,但大部分学生对作业意义的认识程度仍不深刻,这会造成他们缺少动力,由此产生了作业的劣质,滞后和抄袭等现象。特别是在生源质量不容乐观的农村学校,学生更大程度上把作业当成任务来应付,追求的是量而不是质。这样的作业方式并不能达到教学的目的,也没能真正实现学生能力的提高,反而导致了学生有效的时间利用率在降低。因此笔者认为,转变学生对作业的认识观念要放在首要位置。

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可行性的小试验让学生感受到作业的重要性,比如建立学生的学习成绩与作业状况相挂钩的成长档案,并选取典型的例子展示分析,既鼓励了大部分优秀学生又告诫了一些后进生。教师还可以有意地将平时的作业整合到单元测试中去,让学生体会到通过掌握作业中的知识可以切实提高自己的学业成绩,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利用解决作业中的某些方法去处理真实的生活情境也是一种非常好的体验,这需要教师在课堂或课外创设特殊情景,让学生学以致用,感受到在完成作业的同时也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中收获了成功的喜悦。学生一旦对作业有效性问题的认识得到改善,就会相应程度地端正作业的态度,最终提高作业的有效性。

二、通过引导学生主动订正作业,写作业总结和反思,让学生掌握提高作业有效性的方法

教师除了要教会学生学习新知识,还应该教会学生应用知识。作业是学生应用知识的阵地,在这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不加以引导,会导致学生作业的实效性降低。常常是题目讲了一遍又一遍,学生做了一遍又一遍,最后还出现很多错误,这说明学生的作业效率低。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提高作业的有效性。

多数教师认为订正学生作业的方法主要是通过批改和校对。他们强调及时批改和校对。这种方法固然有它的优点,但这种方式,学生仍处于被动状态,一些学生并不像我们期望的那样,能够重视和总结自己的错误。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自己发现、纠正和总结错误。教师可以按照实际情况把学生进行分组,发动学生进行自我批改和相互批改,并经常评选优秀学习小组的作业,让成员谈谈体验。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体验发现―纠正―总结错误的过程,远比被动获取知识的印象要深刻得多,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寻求真理的科学素养。

另一方面,教师要让学生学会写作业总结,提升每次作业的意义。如果学生每次作业后能简短地小结作业过程中使用到的相关方法和知识要点,可以帮助他们整理并完善知识体系。许多教师常常在复习课上会构建知识网络帮助学生理解记忆。知识网络可以起到帮助学生梳理所学的知识,但是教师在课堂中构建知识网络的时候学生是听众,大部分学生没有掌握这种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在每一章节后画一画知识框架(批改时加以补充和调整),养成归纳知识要点以促进融会贯通的习惯。

最后,教会学生反思作业也是一条促进他们不断成长的道路。许多教师能够积极地去写教学反思,在不断反思的过程中逐渐成长。那学生是否也能通过这种方式进步呢?笔者认为不妨也让学生学会写作业反思,分析他们的不足之处或总结他们成功的宝贵经验,教师再将这些反思定期或者不定期与全班同学进行分享交流,达到集体成长的效果。

上述训练都是提高作业有效性的方法,学生在感受到这些方法优点的同时也会不断思索探究其他途径,也就掌握了如何提高作业有效性的方法。

三、引导学生形成自主作业的习惯

许多教师都在呼吁作业应该具有“生活化、个性化、多样化和人文化”,他们在作业设计上动足了脑筋,但说到底仍然停留在教师的层面上,没有开发和利用广大学生的无穷智慧。最终设计出来的五彩缤纷的作业是否对所有的学生都适用呢?我们不得而知。我们总是在强调要分层次教学,包括课后作业也应该分层次布置。但教师不可能对每位学生在每一阶段的知识程度都了如指掌,也不可能给每一位学生布置一份作业。真正能让每位学生拥有相应难度梯度的作业,笔者认为最好的方式就是自主作业: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自主选择和设计作业。教师可以允许学生在一定范围内上交不同形式的作业并进行点评。这样一来可以减少许多教师想方设法去编制作业的烦恼,二来学生比我们教师更富有想象力,能想到的作业形式比教师要多上许多。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丰富想象力肯定能成为作业有效性改革的财富。当然自主作业这一方式暂不成熟,特别在农村学校,教师和学生都还没有这方面意识,这就需要教师本身加强意识,并对学生多加指导和监督。

新课程下的作业应该是课程动态的生长性的延伸,是对课程意义重建与提升的创造过程。提高作业的有效性,既要有教师的全心投入,也离不开学生的积极参与。只有提高学生对作业的认识程度,让学生主动提高作业的有效性才是一条可持续性发展的道路。

作者单位:

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金乡高级中学

上一篇:浅谈有关“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复习教学 下一篇:我对英语生态课堂的理解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