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病虫害的防治技术

时间:2022-05-09 03:00:11

蔬菜病虫害的防治技术

病害的防治是蔬菜栽培过程中最普遍的难题。各种病害随着不同生长期接踵而来,药物防治既要考虑低毒、低残留、无公害,又要考虑病菌的抗药性及防治效果。一定要做到未病先防,掌握各种病害发生特点和时期,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

1.瓜类蔬菜病害

1.1黄瓜霜霉病

1.1.1症状识别 属真菌病害,是黄瓜最主要的病害。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病,主要为害叶片,成株期发病,在开花至结瓜期较重,叶片染病由下部叶片向上部叶片发展蔓延,发病初期在叶背产生水渍状斑点,病斑逐渐变为淡黄色或黄色,最后变为淡褐色干枯。病斑的扩展受叶脉限制呈三角形,病斑边缘明显,潮湿时叶背长出灰黑色霉层,发病严重时多个病斑连接成片,全叶变为黄褐色干枯收缩而死亡。发生特点:春季多雨、多雾、多露,气温在5℃~20℃,相对湿度80%以上时,利于该病发生蔓延;定植过密,氮肥过多,通风不及时,肥力差,地势低的地片发病重。

1.1.2防治方法 选用抗病品种:如津杂1、2 号,中农 1、 3 号,西农58 号;选地与肥水管理:增施磷、钾肥,提 高植株抗性,选择地势高燥、通风透光、排水性能好的田块;药剂防治:58%甲霜灵锰锌600 倍液或72%杜邦克露或60%霜疫净800 倍液或安克锰锌或可杀得1000 倍液喷雾。

1.2黄瓜(西葫芦)白粉病

1.2.1症状识别 属真菌病害,苗期至收获期均可染病,主要为害叶片,叶片发病初期在叶背或叶面产生白色粉状小圆点斑,后逐渐扩大为不规则边缘不明显的白粉状霉斑,病斑可连接成片,布满整个叶片,受害叶片表现为褪绿和变黄,发病后期病斑上产生许多黑褐色小黑点,严重时病叶组织变为褐色而枯死。发生特点:病菌在病残体上越冬,随气流和水传播,气温16℃~25℃,相对湿度80%以上时,因通风不良,栽培过密,氮肥多,田块低洼而发病较重。

1.2.2 防治方法 选用抗病品种;加强肥水管理。增施磷、钾肥,提高抗病力,合理密植,开沟排水,摘除老病叶,加强通风透气;药剂防治:发病初期用药,7~10 天一次,连续2~3 次,药剂有40%福星600 倍液或50%锈粉威1000倍液或70%护绿或15%粉锈宁1500 倍液等。晴天喷药,喷雾足量、均匀。注意农药的交替使用,并根据农药安全间隔期的有关规定进行防治。

2.茄科蔬菜病害

2.1番茄晚疫病

2.1.1症状识别 属真菌病害,幼苗、成株均可发病,可为害叶、茎、果,但以成株期的叶片和青果受害较重。叶片染病多从下部叶片开始,形成暗绿色水渍状边缘不明显的病斑,扩大后呈褐色,湿度大时,叶背病健交界处出现白霉,干燥时病部干枯,脆而易破。发生特点:低温、潮湿是该病发生的主要条件,温度在18℃~22℃,相对湿度在 95%~100%时易发生蔓延。20℃~23℃时菌丝生长最快,随气流、雨水传播,偏氮,底肥不足,连阴雨,光照不足,通风不良,浇水过多,密度过大利于发病。是一种多次重复侵染的流行性病害。

2.1.2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注意通风,采用配方施肥,合理密植,及时整枝和清除中心病株、病叶;药剂防治:发现中心病株后及时施药。药剂有50%霜霉疫特净800倍液或25%雷多米尔800倍液喷雾,也可用50%甲霜铜600倍液灌根。

2.2番茄病毒病

2.2.1症状识别 属病毒性病害,有三种类型:花叶型,叶片上出现黄绿相间或深浅相间的斑驳,叶脉透明,叶片略有皱缩,多呈花脸状;蕨叶型,由上部叶片开始或部分变成条状,中下部叶片向上微卷,花瓣增大,形成花“巨”,植株不同程度矮化;条斑型,主要表现在果实和茎上。发生特点:高温、干旱、蚜虫为害重,植株长势弱,重茬等,易引起该病的发生,可通过摩擦、打杈、绑架等作业时接蛹传播,也可通过蚜虫,机械传播。

2.2.2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合理轮作,收获后清除病残株,注意田间操作中 手和工具的消毒。种子消毒。用清水浸种4 小时后捞出放入10%的磷酸三钠液中浸泡20 分钟后洗净催芽;防治蚜虫。用10%吡虫啉或0.4%的杀蚜素喷杀蚜虫,减少蚜虫传毒机会。或用病毒希克800 倍液喷雾;生物制剂防治。田间操作前先喷1%肥皂水加0.2%~0.4%的磷酸二氢钾预防接触传染,在定植后喷1次NS-83 增抗剂100 倍液,增强植株耐病性,还可提高产量。

2.3番茄(辣椒、茄子)灰霉病

2.3.1症状识别 属真菌病害,花、果、叶、茎均可染病,果实染病,青果受害重,残留的柱头或花瓣多先被侵染,后向果实或果柄扩展,致使果皮呈灰白色,并生有厚厚的灰色霉层,呈水腐状,叶片发病从叶尖开始,沿叶脉间成“V”形向内扩展,黄褐色,边有深浅相间的纹状线,病健交界分明。发生特点:以菌核在土壤或病残体上越冬越夏,温度在20℃~30℃,相对湿度在90%以上易发生,花期最易感病,随气流、灌溉及农事操作从伤口、衰老器官侵入植株体内。

2.3.2防治方法 加强栽培管理,避免阴雨天浇水,发病后控制浇水和施肥,集中处理病果、病叶,注意农事操作卫生;药剂防治:抓住移栽前、开花期、果实膨大期三个时期关键,移栽前用速克灵或扑海因1500倍液喷淋幼苗,花期在配好的2.4-D或防落素稀释液加入0.1%的扑海因或0.2%~0.3%的甲霜灵蘸花或涂抹,结果期用20%惠多丰1500 倍液或50%灰霉速净600倍液或40%施佳乐800倍液喷雾。

2.4辣椒病毒病

2.4.1症状识别 属病毒性病害,主要有两种类型:花叶坏死型,由烟草花叶病毒引起,病叶出现不规则褪绿,表现为浓绿与淡绿相间的花叶症,有的叶上出现褐色坏死斑,自叶片主脉沿茎部出现黑褐色坏死条斑,造成落叶、花、果,以致整株死亡;叶片畸形丛生,由黄瓜花叶病毒引起,表现为病叶增厚,变小或呈蕨叶状,叶脉褪绿,皱缩,凹凸不平,呈线状,茎节间缩短,植株矮化,枝叶呈丛簇状,病果呈现花斑或坏死斑,畸形,易脱落。发生特点:高温干旱利于蚜虫的发生为害、传毒,降低植株的抗病毒能力,病毒以接触摩擦伤口传播(如整枝、摘果等)。

2.4.2防治方法 种子消毒:选用清水浸种2~3小时,再用10%磷酸三钠浸20~30分钟,洗净催芽播种;用10%吡虫啉或0.4%杀蚜素防治蚜虫;药剂防治。发病初期用1.8%爱多收600倍液,0.004%云大120水剂1500倍液, 叶面喷施,提高植株抗病力,化学药剂有20%病毒A或1.5%植病灵或病毒希克等防治。

2.5茄子绵疫病

2.5.1症状识别 属真菌病害,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发病,主要为害果实,果实受害在下部老果,初期出现水渍状斑点,逐渐扩大,并产生茂密的白色棉絮状菌丝,果实内部变黑腐烂、易脱落,病果落地后,由于潮湿可使全果腐烂遍生白霉,最后干缩成僵果,病叶有明显轮纹。发生特点:病菌在土壤中的病残体上越冬,随风、雨传播,发病适温为28℃~30℃,湿度在85%以上发病快,地势低洼,排水不良,过密,定植过迟,偏氮,重茬,长果形品种发病重。

2.5.2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增施磷、钾肥,提高抗性,在田外集中处理病果,与瓜类、豆类轮作;药剂防治。初期喷药保护,可用25%甲霜灵800倍液或64%杀毒矾400倍液 或20%惠多丰1000倍液,7~10天喷一次,连续2次。

3.豆类菜病害——豇豆锈病

3.1症状识别 属真菌病害,主要为害叶片,初期在叶背或叶面产生黄褐色或淡黄色小点,后期病斑中央突起呈暗褐色,即夏孢子堆,周围有黄色晕圈,表皮破裂后散发出红褐色粉末状夏孢子,严重时整张叶片布满锈褐色病斑。发生特点:病菌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通过气流传播,发病适温为23℃~27℃,湿度为90%以上,开花结荚期到采收中后期最易感病,田间高湿、多雨有利于发病,连作田发病较重。

3.2防治方法 与非豆类作物轮作;加强管理,合理密植,开沟排水,高畦栽培,增施磷、钾肥,增强长势和提高抗病力;药剂防治。发病初期用40%福星1000倍液或70%护绿或15%粉锈宁1500倍液或50%锈粉威800倍液喷雾,并注意用药的安全间隔期,如粉锈宁7天,福星18天。

4.十字花科蔬菜病害

4.1白菜软腐病

4.1.1症状识别 属细菌性病害,田间植株从包心期开始发病,常见症状是在植株外叶上,叶柄基部与根茎交界处先发病,初水渍状,后变灰褐色腐烂,病叶瘫倒露出叶球,俗称“脱帮子”并伴有恶臭,另一常见症状是病菌先从菜心茎部开始侵入引起发病,植株外生长正常,心叶逐渐向外腐烂发展,充满黄色黏液,病株用手一拔即起,俗称“烂疙瘩”,湿度大时腐烂并发出恶臭。发生特点:病菌在土壤堆肥、害虫体内越冬,随雨水、灌溉水、带菌肥料、昆虫、通过自然裂口和虫伤口侵入传播。

4.1.2防治方法 品种与轮作。选用抗病品种,避免与十字花科、葫芦科、茄科蔬菜连作,提前翻犁、促进病残体腐烂分解;栽培管理。选择地势高,水位低,肥沃的地块种植, 增施有机栏肥,及时拔除病株后用生石灰消毒;害虫防治。及时防治黄曲条跳甲、猿叶甲、小菜蛾等害虫,减少害虫为害和田间作业造成的伤口;药剂防治。发病初期用72%农用链霉素或枯斑黑腐净1000倍液或加瑞农750倍液,5~7天喷一次,连续3次, 重点喷洒在病株茎部及近地表处,铜制剂对白菜敏感,不宜在白菜上使用。

4.2白菜类黑斑病

4.2.1症状识别 属真菌病害,结球白菜、普通白菜等主要为害叶片、叶片多从外叶开始,病斑为圆形的褪绿斑,后变褐色或深褐色,有明显的同心轮纹,周边有黄晕圈。发生特点:高温、高湿发病重,病菌随病残体在土壤中和种子上越冬,随雨水从表皮气孔侵入, 先从下部老叶侵染,逐渐向上部向内部叶片发展,发病适温15℃~20℃,相对湿度75%~85%,春季雨水多,田间湿度大,秋季露水重,肥水管理粗放发病重。

4.2.2防治方法 种子处理。用种子重量0.3%的 50%扑海因或50%福美双拌种;加强田间管理。与非十字花科蔬菜轮作,增施有机肥,消毒田园,深翻晒垡,收获后清除病残体;药剂防治。发病初期用2%抗霉菌素200倍液或50%扑海因1000倍液或枯斑黑腐净1000倍液70%叶斑叶霉净800倍液等喷雾。

上一篇:平菇蜜饯的工艺研究 下一篇:番茄需肥特点及配方施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