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问题的对话式教学及其在幼儿教育中的运用

时间:2022-05-09 02:22:02

基于问题的对话式教学及其在幼儿教育中的运用

摘 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幼儿教育是人生教育的关键时期,寻求新的教育模式,加快教育改革的步伐迫在眉睫。本文分析基于问题的对话式教学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以实例叙述基于问题的对话式教学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关键词 对话式教学 幼儿教育 运用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幼儿教育是教育的初始阶段,是人生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人们开始寻求幼儿教育的新方法,以促进幼儿教育的顺利开展。基于问题的对话式教学是现代教育中较为新颖的教学模式,对话式教学将传统的“老师说,学生听”的教育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课堂主体”的教育模式,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教育模式。

1基于问题的对话式教学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1.1营造交流互动的氛围

基于问题的对话式教学通过情景创设,促进幼儿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营造良好的幼儿互动氛围。教师根据幼儿的认知能力和生活环境等具体情况,创设科学合理的情景,并适时地向幼儿抛出问题,引导幼儿积极主动与同伴交流,指导幼儿思考解决方案。情景创设充分调动幼儿的感官,锻炼幼儿的交流和思考能力,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表达和交际能力,还可以促进幼儿之间相互信任,加深幼儿与教师之间的感情。

1.2培养幼儿的思考能力

基于问题的对话式教学将“问题”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幼儿在教学中时刻围绕着问题开展思考,并通过查阅幼儿学习资料、操作幼儿学习用具,以及幼儿间的互相交流,寻求问题的答案。在交流问题的过程中,幼儿的知识和经验得到了一定的积累,逐渐地形成个人特有的思考方式,对幼儿今后的学习具有重要的作用。

1.3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

处于幼儿时期的学生,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急切地想了解未知的事物,因此幼儿对问题都较为敏感和好奇。基于问题的对话式教学,通过创造情景模式提出问题,极大地激发幼儿的思考兴趣,调动幼儿的注意力,促进幼儿的思想交流。基于问题的对话式教学促使幼儿知识的内化与迁移,有利于幼儿创新思维的形成。

2基于问题的对话式教学及其在幼儿教育中的运用

综上所述,基于问题的对话式教学对幼儿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以“有趣的弹性”为例,介绍如何将基于问题的对话式教学设计应用于幼儿教育实践中。

2.1定位教学目标

准确定位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基础。本次课程教学的目标主要有以下三点:(1)知识与技能:给予幼儿亲自探索操作的机会,指导幼儿体验弹性、认识弹性,帮助幼儿了解弹性的基本用途。(2)过程与方法:通过交流和探索,一步一步引导幼儿用简单易懂的方式表达弹性,对讨论结果进行准确记录。(3)情感与思维:以问题作为切入点激发幼儿的思考兴趣,引导幼儿与同伴进行合作,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

2.2创设情景辅助教学

教师在充分认识“有趣的弹性”的基础上,为幼儿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场景。本次教学活动在学校教学活动室内进行,主要运用的教学工具有:多媒体,弹性物品和非弹性物品若干,橡皮筋、气球、弹簧等弹性玩具若干,弹性玩具制作材料若干。首先,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本次教学活动的教学用具,使幼儿对教学用具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其次,教师鼓励幼儿操作橡皮筋、气球等弹性玩具,促使幼儿初步感知弹性,帮助幼儿直观地认识弹性。再次,利用多媒体,向幼儿展示其他的小朋友的玩法,逐步引导小朋友进行思考。

2.3抛出问题

在基于问题的对话式教学中,切不可盲目地向幼儿抛出问题,教师应当根据幼儿的认知水平、生活经验和环境设计教学的对话问题,以激发幼儿参与对话的积极性,促进教学课堂的顺利进行。本次教学设计的教学问题如下:(1)眼睛看:通过观看多媒体你发现视频里的小朋友的玩法与自己的玩法有什么不同?(2)嘴巴说:什么是弹性?通过观察这次活动的教学用具你发现了什么?(3)动脑筋:弹性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4)动手做:利用本次教学活动的材料你可以制成什么玩具或物品?

教师在进行基于问题的对话式教学过程中,将设计问题渗入课堂活动全过程,抓住时机向幼儿抛出问题,并逐步引导幼儿进行交流和思考,提高幼儿的认知能力和思考能力。

3结束语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传统教育模式渐渐被取代。基于问题的对话式教学是现代化教育的新型教育模式,通过创设情景,并以“问题”作为切入点,引导幼儿进行交流和思考,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表达和交际能力,促进幼儿形成探索意识和创新思维。目前,基于问题的对话式教学在我国的某些地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显著效果,深受广大幼儿教师的喜爱。

参考文献

[1] 李清,幼儿媒介素养游戏的设计及实效性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1,12(07).

[2] 刘臻,鲁学亮.基于校园网的可信任视频会议系统的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1,11(07).

[3] 李瑞瑾.幼儿园科学教育中幼儿主体性发展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01).

[4] 马瞬琴.幼儿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提问的设计[J].学前教育研究,2010,8(01).

上一篇:加强劳务派遣工思想政治工作维护企业劳务派遣... 下一篇:现代信息技术对高职院校课堂教学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