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寄宿制学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

时间:2022-05-09 01:08:07

浅谈寄宿制学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

摘要:《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课堂活动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学习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都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关键词:寄宿制学校;自主学习

在现阶段寄宿制学校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寄宿制学校学生自主学习习惯欠佳已成为首要解决的问题,在起始年级尤其突出。另外,部分学生由于受社会、家庭不良因素的影响,自主学习的意识薄弱,对教师依赖性强,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因此,如何充分发挥寄宿制学校的在校时间和空间优势,来提高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在较短的时间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成为众多学校急待解决的问题。

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想学”、“能学”、“会学”。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十分重要,就此方面我采取了以下方式:

一、为在校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

首先,学校要为寄宿学生提供全时空学习环境。寄宿制学校的学生基本上是一周回家一次,其余时间都在学校。可以说校园就是学生的家园;教室、课外活动场所、学生公寓都是学生学习的课堂,学生的学习、生活、休闲环境都是接受教育的空间。在这样全时空的学习环境中,学校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要全面关注,全面负责。学校的图书室、微机室、实验室及一些活动室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要定期对学生开放,使“学习生活化”、“生活学习化”。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习惯的形成服务,使学生最终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其次,寄宿制学校学生在校时间比较多,自习时间十分充足。因此,在教师制订一定学习任务的前提下,可以给学生一定的自由支配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安排。通过这自由时间,学生的自学能力大大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可以得到很大的改善。

二、让学生体验快乐,增强主体意识

教育心理研究表明,学生是否有积极性,不完全取决于他的智力因素,而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非智力因素。因为一旦学生对某门知识感兴趣,就会对此注以大量的心血。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从思想观念上真正把学生当做学习的主人,热情鼓励每个孩子,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一旦体验到学习成功的乐趣,自然会产生更大、更多成功的欲望,诱发更为自主的学习,从而使学生有一种强烈的自主意识。

1.为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学生学习各有所长,有的善于朗读,有的善于提问,有的善于写作,有的善于表演……教师要因势利导,让学生的特长得以充分的展示,使学生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喜悦,产生成就感,从而增强对学习语文的信心。2.教师要多评价激励。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给予评价与激励,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强化自主学习的意识。课堂上,学生提出有一定思考价值的问题,教师要给予肯定;学生对老师的提问作出精彩的回答,教师也要予以鼓励;即使学生的答案不尽人意,教师也决不能大声呵斥,让学生感到有一种受挫感。

三、给学生一个选择,尝试学习自做主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什么”、“怎么学”由教师规定,学生无选择的余地,这样不利于学生积极性的提高。如果教师能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适时、适当地给学生一些选择权,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发展状况对学习内容自已做出选择。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提高教学效率。

1.内容自主。学生有自己的文化价值尺度――童真、童趣、童心,他们用此价值尺度来取舍阅读内容,因而,教师应尽可能地让学生选择自己认为有价值的阅读内容。2.方式自主。学习的过程,是学生认知方式得以展示并不断超越的过程。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使学生的认知结构不断改造与完善。3.练习自主。“优等生吃不饱”、“困难生吃不了”的练习方式一直是困惑众多教师的两难问题。为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去出“大统一”的练习模式,依据学生基础的差异,设计弹性作业,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每天学生的作业采用分层设计,有大家都要完成的作业,还有可选择性作业。

四、转变观念,强化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提高学习能力

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下,教师对学生是“背着走”或“抱着走”,学生离开了老师就寸步难行,自主学习教育就得转变这种观点。在学习中以学生为主体,老师只起着导学作用,为学生答疑,批改作业,指导学习方法等等。使学生在学习中不只是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了学习方法,培养了自学能力,从而为更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

五、自主探索,效果评价,促使学生的自主学习得以形成和发展

“自主探索,效果评价”就是学生围绕具体的教学目标或引发的问题,利用各种媒体提供的信息与资源,根据自己的实际和知识特点进行独立的思考、探索,并在教师或同学的协同下,思考讨论,探索发现知识规律,分析问题结构,构思解题思路,汇报学习成果。在课堂教学中,注重不同类型学生的个性,适时变换课堂角色,顺应他们的志趣、爱好,多为学生创造独立思考的机会,多让他们发表各自的意见。组织学生进行“效果评价”,让他们先进行自我评价,再进行学习心得,体会的交流,以产生“共生效应”,不断补充,完善他们各自的知识结构。

教学实践证明,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是强烈的,学生主动发展潜能是巨大的,学生的自主能力需要培养与提高,所以教师应该充分相信学生、尊重学生,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前提,以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为重点,以促进学生智能为核心,使学生逐步形成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更加主动、积极地学习。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2] 杨烨 “自主学习”教学法的理论构想 2004(4)

[3] 余文森 简论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期刊论文] -课程・教材・教法2002(1)

上一篇:以情激趣 以趣促学 下一篇: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阻力与对策研究浅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