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人员共同制定分级护理制度在妇产科中的应用效果

时间:2022-05-08 01:50:52

医护人员共同制定分级护理制度在妇产科中的应用效果

【摘要】 目的:探讨在妇产科实施由医护人员共同制定的分级护理制度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4年3月-2015年3月期间120例患者为传统组实施传统护理制度,2015年4月-2016年4月期间120例患者为医护组实施由医护人员共同制定的分级护理制度。选取两年度科室内工作人员67例,观察比较两年度科室人员及患者和家属对临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及护理质量评价。结果:医护人员对传统组护理制度满意度为64.18%,明显低于医护组91.04%,两者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21.23,P

【关键词】 妇产科; 分级护理制度; 医护人员共同制定; 应用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To discuss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effect of grading nursing system of implementation shall be formulated by the medical staff common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Method:From March 2014 to March 2015,120 patients with traditional nursing system were selected as the traditional group,from April 2015 to April 2016,120 patients of grading nursing system were selected as medical staff group.Two annual staff within the department of 67 cases were selected,two annual department personnel,the patients and family satisfaction of clinical nursing care and nursing quality evaluation were observed.Result: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department staff to the traditional system was 64.18%,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medical staff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between satisfaction ( 字2=21.23,P

【Key words】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Grading nursing system; Made by the doctor and nurse; Influence

First-author’s address:Shenzhen Longhua New District Central Hospital,Shenzhen 51811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7.01.038

分护理意指临床对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进行判断,根据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评估,分别为患者提供级别不同的护理措施。临床主要分成4级护理,分别包括一、二、三级与特级护理[1]。妇产科分级护理工作在现代临床科室护理工作中处于重要地位,由于科室特殊性,且一般患者病情均较为急,科室需要为其提高人力、资源及设备等全方位保障,保证孕产妇及婴儿的生命安全,并为其提供良好的康复治疗[2]。且妇产科与一般科室的分级护理对象划分标准应当有所区别,不同科室应由科室内相应的医护人员根据科室和患者的实际情况共同制定分级护理制度,医护人员共同合作,共同实施治疗与护理计划,提高临床护理质量[3-6]。本文研究在妇产科实施由医护人员共同制定分级护理措施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妇产科于2014年3月-2016年4月期间进行分级护理制度改革,其中2014年

3月-2015年3月期间选择120例患者为传统组实施传统分级护理制度,均为女性,年龄20~45岁,平均(31.00±9.13)岁;2015年4月-2016年4月期间选择120例患者为医护组实行由科室医护人员共同制定的分级护理管理模式,均为女性,年龄19~47岁,平均(30.00±10.62)岁。纳入标准:患者机体营养状况较好,住院时间小于7 d天并无严重并发症[7]。排除标准[8]:在妇产科内死亡的患者;病情在短时期内恶化患者;患者有一定意识及精神障碍;不能配合调查。两组患者的疾病种类及严重程度、精神意识及文化程度、年龄、孕产次数及产婴方式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选取两年度科室内工作人员67名,

其中男3名,女64名,年龄24~50岁,平均(33.00±10.02)岁。医护人员纳入标准:两年度均在科室任职的医护人员且身心健康,精神正常,并排除实习护理人员。本次研究均取得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同意,并签定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传统组按照传统的护理分级模式,由医生按照患者实际病情的轻、重、缓、急和分级护理标准决定分级护理级别[4],护士按医嘱执行,科室质量督导小组定期进行规范化护理服务考核,成绩列入年终量化总结。(2)医护组以传统的分级护理为基础,由主管医生和责任护士依据患者个体情况共同决策治疗、护理、健康教育等整体目标,明确分级护理级别和双方的具体任务,并根据患者住院期间不同阶段,动态评估和调整,具体内容包括:①科室护理人员由护士长进行职责划分,划分成4个等级,对每个层级护理人员进行日常护理工作明确划分,医护人员共同合作,对科室护理质量提高不断做出努力。0级护士日常工作范围为生活护理,即为患者提供各种基础护理,包括晨晚间护理及科室卫生等工作[9]。1级护理人员为责任护士,职称为护士,主要为患者提供基础治疗操作。2级为护师,工作年限较长,负责患者的整体护理计划与治疗。3级护理人员为主管护师级别,日常工作为协助护士长共同完成科室护理工作,对科室的护理工作进行日常监督。②科室应制定两组责任小组,每组包括4级护理人员,护士长合理安排人员配置及班次,对于本科室收治患者进行医护共同制定分级措施,由医师对患者进行诊断、护理人员同时协助做好病情观察及并发症预防判断等工作。临床采用英文ABCD分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进行分级:A级:此级别患者病情最为严重,需要接受特级护理措施,患者生命体征难以维持正常,需要随时做好抢救工作,患者有随时病情恶化可能性;A负级:患者出现多种并发症及严重器官功能障碍,生命体征只能得到暂时性维持,需要同时接受两种以上级别护理干预措施;B级:此级别患者病情得到控制,进行一种护理干预措施;C组:接受科室内一般护理措施;D级:经科室内护理干预后,患者病情恢复较好[10-11]。而护理人员针对不同级别患者实施不同的护理措施,A组患者需要对其进行24 h不间断床旁护理,B级患者需要由1~2名护理人员进行看护,依次递减。③科室护士长应及时调整科室班次,合理安排白班与夜班值班人员,尽量做到夜班时护理人员及医师水平相当,并具有较好应变能力,做到人力均衡[12]。④医护人员应依据患者病情对护理级别给予清晰界定,护理人员根据分级护理级别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和措施并由责任护士执行,如遇到疑难问题或有分歧时应由科主任和护士长召集全体当时在岗医护人员一起协商讨论,以致达成共识,如果患者病情好转或恶化,则由医护人员共同决定并调整护理级别[13-14]。

1.3 观察指标 观察医护人员对科室分级制度制定模式满意度,分为满意、一般和不满意,满意度=(满意例数+一般例数)/总例数×100%。观察患者对护理质量评分,指标包括患者对科室护理人员责任心、专科护理技能、实践能力及护理态度等,评分采用百分制,评分较高者,科室护理质量较好。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字2检验,以P

2 结果

2.1 观察医护人员对两组分级护理制度的满意度比较 妇产科医护人员对传统分级护理制度的满意度为64.18%,明显低于对医护组的满意度91.04%,妇产科医护人员对两组分级护理制度的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21.23,P

2.2 观察两组患者对妇产科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评分 传统组患者对妇产科护理人员的责任心、专科护理技能、实践能力及护理态度等各项指标评分均低于医护组,两组患者对妇产科护理人员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目前大多数科室实施的分级制度均为医师判定,护士执行,但随着护理工作在临床工作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临床有学者开始提出实施医护共同制定分级护理制度的理论。过去,临床一般医师依据患者临床表现、病情症状及各项检查等决定此患者的护理级别,而护理人员主要工作是依据医嘱为患者执行相关级别护理内容,护理人员工作缺乏自主性及主观判断性。且大部分临床医师接受临床技能及专科知识培训,拥有足够的专业知识,但对于护理工作内容缺乏一定认知,医师对于患者护理工作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因素不能够敏锐察觉,且其判定分级护理标准仅仅是从疾病诊断方面出发。此种判断往往不够全面,没有结合实际情况,没有考虑到患者日常自理能力及内心情感与心理方面的因素,这种形式下有可能会造成护理与治疗对患者自身需求产生矛盾,且妇产科患者与普通科室患者又有所不同,其疾病相对而言,更为复杂,护理工作中需要面对问题则相应增加,在这种情况下不能再单独听取医生意见来判定患者分级护理级别,而应结合护士意见,双方共同研究判断,选择最适宜患者病情的护理级别,不仅增加了医护人员之间对于疾病治疗互通性,双方之间协作更对患者预后效果有积极影响,因此妇产科实施医护共同制定护理级别措施是非常必要的[13]。

有研究发现,对妇产科实施护理级别由医护人员共同制定模式后,大部分护理工作人员对本科室改进级别的护理制度感到满意且会提高患者对于临床护理人员各项护理服务质量评分[14-16]。本研究结果显示,在2014年3月-2015年3月年度里对患者实施传统的分级护理制度,科室医护人员对分级护理制度的满意度仅为64.18%,明显低于在2015年4月-2016年4月年度里对患者实施由医护人员共同参与制定的分级护理制度的91.04%,医护人员对两种护理制度的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相对于传统的分级护理制度模式而言,妇产科通过由医护人员共同参与制定的分级护理模式,不仅可以提高护理人员对疾病治疗和康复的参与性和主动性,还能提高医护人员对由科室医护人员共同参与制定的分级护理制度的满意度,同时对加强医生对疾病护理层面知识的理解及认知、了解患者病情在护理层面存在的风险及有效提高患者对科室护理人员的护理服务质量评分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19-20]。

参考文献

[1]罗彩凤,吕妃,张敏,等.护士对现行分级护理制度构成主体的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24):11-13.

[2]徐筱萍.护理分级标准解读与临床应用[J].上海护理,2016,16(1):92-96.

[3]罗彩凤,吕妃,张敏,等.患者对现行分级护理制度认知与评价的质性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5,30(15):46-48.

[4]周云红.分级护理制度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W院学报,2012,33(6):830-832.

[5]陈静,张振香,谢红.医护合作关系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11):1136-1138.

[6]翁红亚.影响护士健康教育效果的因素分析及对策[J].护理与康复,2011,10(5):452-453.

[7]丁俊琴,闫晓丽,崔怡,等.疾病严重程度评价量表的建立与应用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1):53-56.

[8]谢彩霞,肖静蓉,周敏,等.护理分级质量改进的实践及成效[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6):716-719.

[9]滕海英,彭雪娟,赵翠松,等.应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细化分级护理的实践[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2):145-147.

[10]闫晓丽,崔怡,丁俊琴,等.疾病严重程度评价量表在不同疾病患者护理级别划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6,32(10):777-779.

[11]柏亚妹,宋玉磊,刘蓉芳,等.普通成人病房分级护理标准及内容的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31(8):562-566.

[12]王爱丽,王燕,梅现红,等.延续分级护理对116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吞咽能力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5,44(20):2866-2868.

[13]周云,罗彩凤,张敏,等.国内外分级护理现况对我国的启示[J].徐州医学院学报,2014,34(10):712-714.

[14]石永丽,王艳侠,孟俊芳,等.妇产科医护合作决策分级护理级别的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4,29(4):5-7.

[15]叶旭春,刘朝杰,刘晓虹.基于扎根理论的互动式患者参与患者安全理论框架构建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6):645-649.

[16]尚少梅,李晓翠,邓述华,等.国内外护理分级的比较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11):7-10.

[17]姜珊,宫建美.住院病人对新分级护理制度实施情况的满意度调查[J].护理研究,2012,26(1):121-123.

[18]张小青,蔡艳丽,李媚,等.整形科分级护理制度的改革与成效[J].护理学杂志,2014,29(4):11-12.

[19]郭燕红.分级护理标准制定的背景和意义[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11):5-6.

[20]曾锦,邓艳红.质性研究中深度访谈的研究[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6(1):115-116.

[21]侯香传,李亚洁,夏燕飞,等.医护共同制定分级护理级别的可行性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3):212-214.

[22]孙秀杰.新医改形势下医护合作分级护理模式的建立与应用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2.

(收稿日期:2016-09-05) (本文编辑:周亚杰)

上一篇:临床护理路径在脊髓损伤(不完全性)的应用效果... 下一篇:科技档案在地方病防治科研创新中的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