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交通行业培训中现代传媒的作用

时间:2022-05-08 01:20:13

浅谈在交通行业培训中现代传媒的作用

摘 要:文章分析了现代传媒的意义、现代传媒的种类和功能以及在交通行业具体培训中的主要用途等问题,以期让现代传媒在交通行业培训中起到正确引导、事半功倍的作用。

关键词:交通行业 现代传媒 培训 优势

中图分类号:C9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2-266-02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传媒业正在迅速成长,并日益对现代生活产生影响。那么,在交通行业培训中,现代传媒究竟起着怎样的作用呢?或者说,我们应当如何将其明显优势最大化地体现到交通行业的培训中去,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这是交通行业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笔者相信,只要能够透彻地理解现代传媒,分析并将其合理运用在交通行业职工培训之中,必定会受益匪浅。

一、现代传媒的意义

传媒就是传播各种信息的媒体。传播媒体或称“传媒”、“媒体”或“媒介”,指传播信息资讯的载体,即信息传播过程中从传播者到接受者之间携带和传递信息的一切形式的物质工具。1943年美国图书馆协会的《战后公共图书馆的准则》一书中首次使用作为术语,现在已成为各种传播工具的总称,如电影、电视、广播、印刷品(书籍、杂志、报纸),而自从计算机的普及化,网上媒体在计算机网络中亦成为一种新形式的传播媒体。

二、现代媒体的种类

对于现代媒体的界定,学者们可谓众说纷纭,至今没有定论。一些传播学期刊上设有“新媒体”专栏,但所刊载文章的研究对象也不尽相同,有数字电视、移动电视、手机媒体、IPTV等,还有一些刊物把博客、播客等也列入新媒体专栏。那么,到底什么是新媒体?所谓现代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概念。而在现代传媒中,传播最迅速影响最为广泛使用人数最多的就是网络。当然网络也是现代媒体的一种。但是如果把现代媒体只当作网络的话,就显得很片面。尤其现代媒体不仅有理论,而且还有很多使用的技术,而这些技术更是要求每一个使用者熟练操作计算机,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在今天网络基础上又有延伸、无线移动的问题,还有出现其他新的媒体形态,跟计算机相关的……都可以说是现代媒体。

三、现代传媒在培训中的优势

1.现代传媒在培训中的低廉成本优势。过去人们传播知识主要依赖于书本,同行业中流通的职业教材依赖购买实体书来获得,其中纸张及印刷、装订、运输一系列活动所造成的高额成本,都由受众来承担。但并不是所有的单位都会购买学习,有的单位买,有的单位不买,有的单位地处偏僻、购买不便等等,由此造成的职工与职工之间获取职业技能知识的条件不平等,这也同样是“知沟”。而现代工作、学习、生产中,机械化比比皆是、纯粹的人力劳动越来越少,各方面对知识的依赖越来越多,知识的匮乏直接导致职业技能滞后,信息闭塞,甚至还会给生产部门带来安全隐患。

反观现代传媒――以网络为主要承载对象的现代传媒,新传播技术的采用带来的是整个社会的信息流通量和信息接触量的增大化、成本低廉化。一套教材、一本文件,只要发行部门或主管部门将其挂在相应的网站上提供给各个相关单位下载即可,获得教材的过程完全可以足不出户,省时省力还可以节省大量资金。

通过这些,我们不难得出――现代传媒在培训的资源获取方面,比起传统媒体,是具有显著优势的,这也是未来整个社会的发展方向。

2.现代传媒在培训中的便捷优势。现代传媒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传播信息的作用,它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让全世界的认知得以同步,在短短的时间内达成共同的认识,凝聚人的力量,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相对于大多数人说,网络无疑是获取所需信息最便利的渠道。从地球村到数字化生存,越来越多的事实使得新媒体以洪流之势汹涌而来……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现代媒体自然有它自己的特点。对此,专家认为:“相对于旧媒体,新媒体的第一个特点是它的消解力量――消解传统媒体(电视、广播、报纸、通信)之间的边界,消解国家与国家之间、社群之间、产业之间边界,消解信息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的边界,等等。”新媒体可以与受众真正建立联系,同时,它还具有交互性和跨时空的特点。新媒体给媒体行业带来了许多新的理念和模式,如节目专业化越来越强,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等。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最大的区别,在于传播状态的改变:由一点对多点变为多点对多点。从传播学的角度来分析,新媒体传播有四个特点――每个人都可以进行大众传播;“信息”与“意义”无关;受众的主动性大大增强;现代传播的“小众化”。有研究者从另一个角度提出:“新媒体近乎于零费用信息,对受众多为免费,这对传统媒体的新闻产品制作成本造成挑战。”

3.现代传媒在培训中的公众优势。投影仪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从卡片幻灯机到电脑投影仪,这种大屏幕式的公众传播方式在培训中,自从出现以来就一直占有重要地位。

我们可以试想一下,没有这样的现代传媒的话,培训过程中的场面――参加培训的员工,大清早抱着厚厚的教材赶到会场,在授课开始之前还必须要提前熟悉教材,以免跟不上讲课的节奏;讲课开始后,大教室的后排看不到专家的板书,我们会不断听到专家在上面喊“请大家翻书到XX页第XX段的XX行”,伴随着下面一片翻书的声音,授课者得在讲台上耐心等候到声音静止,如此一次次的重复;参加培训的人员要不停的记录大量的笔记,以便课后复习和日后逐渐摸索、应用到实践当中去;另外课本和笔记的保存也很重要,一旦遗失,想要再补回来都是比较麻烦的事……如果说一次培训如此辛苦,那经常性的培训后,大量知识来不及消化,笔记本里凌乱混淆的笔记,等到日后真正急需用到的时候,又当如何处理呢?岂不是培训效果大打了折扣。

同样的场景,我们设想一下有现代传媒作为重要辅助的培训现场――学员不需要背着沉重的教材四处奔走,教室里巨幅投影挂在醒目的位置,不用担心没有提前预习而跟不上讲课的节奏和指定的书页,更没有不断被打断的翻书过程,整个授课过程流畅自如,课后公布教程下载的地址,教材、重点,学员回到本单位后只要下载几分钟,所有的授课内容,条理明晰的全部得到,而且相对于笔记本和书本,电脑里的东西更不易丢失。

同样的培训,我们再“升级”一个场景――培训足不出户。如今远程教育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但用在职业培训中上不算多见,在参加培训的过程中,我们经常能够看到风尘扑扑、带着大包小包的行李赶来参加培训的学员,不止浪费路上的时间、浪费人力,也因此产生大量的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而且,由于主办方场地限制,和受众方路程和费用的限制,常常造成本应由一个群体学习的内容,只能派一两个代表参加培训,限制了知识的传播……如果把远程教育运用到职业培训当中呢?抛弃旧的模式,在自己单位接受远程培训的学员不再受场地、路程和费用的限制,不止学习成本和时间损耗大幅度降低,能够参加学习的人数也将大幅度提高。

以上的三种比较,充分地彰显了现代传媒在培训中的重要作用。

而且,这种强优势的作用在以后的日子里,随着社会科技的高速发展,将会越来越明显,需求也会日益迫切。

4.现代传媒在培训中的受众优势。比起传统的书本、电视而言,现代网络的覆盖面要远远普及得多,信息传播速度也要快得多。信息互联与开放性思维。现代传媒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这不仅有利于学员直观了解国际信息,而且有利于学员了解世界、思考世界,形成全球性的开放性思维。人机互动与主动性思维。在现代传媒中,尤其是网络传媒和通讯传媒,双向互动的特点,大大地激发了学员的参与欲望,形成了前所未有的主体精神,思维更加主动。快速反应与求新性思维。现代传媒信息传播周期短,更新速度快。与现代传媒的频繁接触,强化了学员对新事物的敏感,他们只有始终保持对一切新的事物的关注才能真正适应快速变化,从而形成了求新性思维。

四、充分发挥现代媒体在培训中的积极作用

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同样的道理,高速大面积覆盖,便捷又低廉的现代传媒也是一把双刃剑,它有可能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可以堂而皇之地将谎言变成真理,干扰人们对事实的正确认知,使人们在短时间内被蒙蔽、被误导,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到消极作用。

所以,我们必须把握好现代媒体,让它为我们服务。

1.现代媒体的积极作用。

(1)坚持正确导向,唱响主旋律。现代传媒每天在传播各种信息的同时,实际上也在社会中进行着一种舆论主导,这种影响点滴入心,潜移默化。我们在坚持对学员进行系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同时,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现代传媒正确的政治方向。充分发挥现代传媒覆盖面广、信息量大、感染力和时效性强的优势,针对学员的思想实际,各种传媒必须有目的、有计划、持之以恒地坚持系统正面灌输的原则和发挥正确指导的作用,激发学员的爱国热情和职业道德培养。利用现代传媒营造一种氛围,做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教育人”,在各种传播媒介中唱响主旋律。

(2)整合教育资源,建好网上阵地。应当整合教育资源,积极构建网上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加强硬件投入改善网络基础设施,是网络阵地建设的前提。同时,建立具有鲜明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的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网站,抢占网络教育的制高点。各主要中文网站,尤其是系统行业学员点击较多的门户网站和栏目要配备思想教育专家,网站建设是形成网络教育优势的基础。丰富网络内容,增强网站的吸引力。采取有力措施,净化媒介传播的内容;要依法管网,强化传播者的责任意识;要加强引导,帮助学员增强选择、分析信息的能力;要强化教育,提高学员的网络道德水平。

(3)关注社会热点,加强互动教育。现代传媒能否发挥好对社会热点的引导作用,并吸引广大学员互动参与,是发挥其思想教育作用的关键。因此,我们要更多地发挥互联网的交互性优势,开展媒体与学员、专家与学员之间的有效互动。如:思想教育工作者利用E-MAIL、QQ、MSN、BBS等交流工具来开展工作;利用博客、播客等平台实现主流意识的引导;利用基于P2P实现的流媒体技术将优秀影视、专业课件和现场直播展现给学员,实现互动教育。

(4)突出青年特色,强化服务功能。各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的信息网,发挥其不可代替的作用。单位系统的各种媒介要当好信息的“把关人”,尽可能地把流入的消极信息进行过滤。此外,还要增强现代传媒的服务功能,如建立网上教学辅导系统,开展网络心理咨询活动,进行网上职业道德与技术指导等。强化传媒对学员的服务,促进现代传媒与学员之间的联系,更好地发挥现代传媒对学员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和职业技术培训作用。

2.不断加强对现代传媒的规范化管理。

(1)切实转变现代传媒观念,坚持传媒在培训中对学员的正确导向。现代传媒要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人性化管理,真正发挥传媒教育人、鼓舞人、培养人和提高人方面的巨大作用,这才是传媒的生命力所在。在培训中,现代传媒还负有把学员的思想、行为引导到正确轨道上来的职能。要尽快切实转变观念,努力将现代传媒与学员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使现代传媒担负起“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建设的使命”。

(2)加强高素质传媒管理人员的培养。第一,我们管理者和教育者要充分认识现代传媒的功能、性质、评判标准和特征,使传媒为我所用,用到实处。第二,要提高现代传媒素养,还要积极参与到传媒中去,让传媒成为对学员各方面培训的有力工具。第三,要加强学习,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增强传媒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和传媒素养。

(3)监控和净化现代传媒内容。科技是一把“双刃剑”,解决现代传媒环境中的消极因素问题,还需从技术层面上加强对现代传媒监管。一要努力加大监控软件和监控技术的研发及应用;二要努力加强因特网接口的管理。

综上所述,我们目前正处于一个新的类象时代,计算机、信息处理、媒体、自动控制系统以及按照类象符码和模型而形成的社会组织,已经取代了生产的地位,成为社会的组织原则。就积极意义而言,传媒在促进人们彼此间的信息交流方面,提供了快捷多样的形式。拒绝传媒是愚蠢的,在这个多元时代,媒体造成的全球化趋势是不可回避的。就职业培训而言,积极改善现代媒体环境,将其融入培训当中去,职工教育要摆脱困境和求得发展,必须不断提高职工文化素养和职业操守、职业技术,减少人力物力的浪费,扩大接受培训的受众数量……现代媒体在其中都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而且这种作用将会越来越重要和明显。

参考文献:

1.王文科主编.传媒导论[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2.杨保军著.新闻活动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nic.2008-2009中国互联网研究报告系列之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2009

nic.2008年中国网民奥运媒体消费行为研究报告[R].2008

5.谭福强.论网络文化对我国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影响及教育对策[D].武汉大学.2005

6.何纯芳.现代传媒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2

7.谌蓉.现代传媒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负面影响及原因分析[J].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单位:山西省公路工程质量检测中心 山西太原 030006)

(责编:若佳)

上一篇:老师适度示弱,让学生成为课堂的风景 下一篇:你看那灯火阑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