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课的创新教育

时间:2022-05-08 09:25:31

思想品德课的创新教育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创新能力,是现代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当今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目标。上好初中思想品德课不仅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也是为了激活学生创造性思维,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造良好的条件。下面就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施创新教育谈点个人的体会。

一、培养好奇心,激发兴趣

好奇心是对新异事物进行探究的一种心理倾向,是推动人们主动积极地观察世界,开展创造性思维的内部动因。开发创造力一定要有好奇心这种心理因素。在青少年阶段,好奇心正是探索活动的前导和创造力发展的起点。因而在教学中,我们要珍惜、培养青少年的好奇心,切实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火花,促使好奇心逐步由不切实际到切合实际,由对事物外部的好奇发展到对事物内部的好奇,由对表面现象的好奇到本质规律的好奇,鼓励学生质疑问难,独立思考,进而激发起学生求知的强烈愿望,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以创造性思维去思考问题,去探索规律,诱发创造个性。

好奇心和求知欲是激发创造活动的诱发剂,也是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原动力。由于小学生好胜心强,渴望独立思考得到结论。因此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创设能引起观察、探求知识的教学情景,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去发现和找到问题答案。

兴趣对科学创造具有启动功能,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时,他总是积极地、主动地、心情愉快地去接触和观察研究。兴趣又是发挥聪明才智的重要条件,兴趣能使人入迷,入迷的程度越深,其聪明才智也就发挥得越充分。教师必须重视对青少年各种兴趣的培养。

学生时期富于幻想,心中有着形形的向往和追求,如果教师能对学生积极引导,并通过以身作则加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引发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各种活动,他们的创造力就会得到很好的发展。对学生来说,憧憬和兴趣会使他对获得新知和成功产生一种满足感和自豪感。

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用生动且带有启发性的语言,联系实际生活,通过精心设疑、鼓励成功、灵活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持续强化学生可能会逐渐消退的兴趣,使学生由兴趣引路,发展积极思维并形成较强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切忌照本宣科,死板教育,在浇灭了学生学习思品课的浓厚兴趣的同时,也扼杀了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

二、营造融洽的师生关系

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开展教学的前提,是激发学生学习乐趣的主要前提,也是教师教授知识的桥梁和剂。所以,教师要用自己的爱心来打动学生,经常关心、鼓舞、激励学生,向学生倾注爱心,与学生形成平等协调的合作关系。这种融洽的师生关系可以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之火,激发出学生浓厚的学习乐趣,达到教学共识,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要把自己定位在指导者、组织者、点拨者的位置,建立新型的师生平等的关系。因为关系的平等,学生便能自由地驰骋思维。教师与学生应形成亦师亦友的关系,要多关心他们,多与他们说话、交谈,多亲近他们。这样,学生才会愿意向教师倾吐心底的话。

三、要注意培养学生求异思维、逆向思维及发散思维

求同思维是天性,所谓“人云亦云”,大部分人的求同思维非常活跃。但在创造性思维活动中,求异思维更为重要,只有不同的想法不同的思路,才会有与众不同的创新精神。求异思维、逆向思维、发散思维就是依据给定的情境,能突破常规,从多个不同角度寻找解决问题途径的思维方式,它具有独创性。作为教师要做到“教无定法”,在立足教学常规,对学生进行认识事物发展规律的求同教育的同时,从实际出发,运用启发式教学、发现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克服刻板化,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逆向思维、求异思维等思维能力,允许学生标新立异,大胆质疑,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新性,提倡并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想象,灵活变通。此外,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实践活动空间。凡学生能动手操作的,教师绝不代替,让学生在动手中学习,在动手中思考,在思考中动手。充分让学生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说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通过各种有趣的活动,有意识地让学生享有实践操作的机会,促进学生手脑并用能力的发展。

总之,我们要时刻铭记?“坚持创新,勇于创新”,创造性地进行教学,使教育真正成为一片培植孩子创造性思维的沃土,一块培养孩子创新能力的天地。未来需要青少年去创造,青少年需要教师去培养,我们要立足现在,面向未来,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创造志向和创造能力的新一代人才。

上一篇:教学与生活结合,提高教学质量 下一篇:养成教育在中学德育工作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