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里的末日情怀

时间:2022-05-08 07:40:11

小说里的末日情怀

日常生活的庸常消解了我们召唤未来的能力,末日情怀的感伤在我们挣扎生活中的时候潜入了更为深层的意识

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才发现文学和电影中处处弥漫着一种塌天似的末日情怀?一个可靠但不可考的说法是从二战开始,即是说由于核武器的使用和未来核战争的可能性,诱发了一种群体性的创伤感,而文学和科幻电影中愈来愈多的关于灾难和末日场景的描绘不但是这种创伤的见证,而且还致力于祛除这种致命的创伤感。

我说“文学和电影”,其实文学这种类型已经涵盖了科幻电影,因为大多数关于末日情怀的电影背后都有一个文学的蓝本支撑,比如根据理查德・马特森的小说《我是传奇》改编的同名电影和根据科马克・麦卡锡的小说《路》改编的电影《末日危途》。之前热映的电影《2012》虽然不是根据文学作品改编,但关于2012年玛雅末日预言的文学作品层出不穷,而且电影中对主人公杰克逊的角色设定仍然是一位写科幻小说著称的畅销书作家。

某种程度上说,无论文学还是科幻电影中弥漫的这种世界末日情怀是一种共生关系,他们所共同传递出的是这样一种简单的理念,把世界末日的根源归结为某种非人化特征的出现,从而可以转移或者消解人们对这种末日情怀的恐惧。所谓非人化特征即是说,外星人的出现,自然灾害的不可抗拒性,某个无良和疯狂的科学家制造出某种病毒导致世界的毁灭,如此等等。他们通过某些少数幸存者的预演来拯救末日的危机,拯救人类的文明,从而也用一种瞬间性的情感安慰了小说的读者和电影院中的观众,也转移了他们内心中对末日情怀的那种创伤感。

说了半天好像还没有说到重点,我想说的是奥地利新锐小说家托马斯・格拉维尼奇的作品《一个人到世界尽头》(2006),同样是书写末日的题材,但是却与我们以上提及的“非人化”特征完全相反,他把情节设定为世界上最后一个人最后时日的生活状态:在世纪末的维也纳,三十五岁的家居设计师约纳斯一觉醒来,发现所有的人都不见了。这样的情节设置好像并不新鲜,在许多小说中都有所沿用,但是正如我们以上所提及的,格拉维尼奇聚焦于约纳斯这个角色本身的心态和情绪变化,换句话说,这是一种“非人化”到“人性化”的角色转变:这个世界上只有他一个人,没有变异的僵尸,没有黑暗中出没的吸血鬼,甚至没有一个动物的陪伴,只有他自己。而且这部小说中,也没有所谓科幻的背景,没有世界末日导致的原因,我们只知道这个世界上突然就剩下孤零零的一个人。他该如何继续这种一个人的生活?

我相信很多人都曾有过类似的念头,“如果这个世界毁灭了就剩下我自己的时候,我该如何去面对”。但是这种幻想随着我们的成长,融入日益残酷的现实生活,早已消散不见了。日常生活的庸常消解了我们召唤未来的能力,末日情怀的感伤早已在我们挣扎在生活中的时候潜入了更为深层的意识。而通过阅读末日情怀的小说和观看末日情怀的电影最多使我们陷入回忆的感伤,瞬间的清明代替不了日常现实的残酷性。

但是格拉维尼奇在《一个人到世界尽头》中撇开了那种不切实际的“科幻”,运用了一种心理现实主义的书法,极为信服地写出了一个人在世界末日到来时从迷惑不安到困窘不明,最终陷入精神崩溃导致自杀的“悲剧”。这种从“科幻”到“现实”的转变是这本关于末日情怀小说的最大特点。当然,说这本小说揭示了一个存在的悲剧有些夸大,因为“悲剧”这个概念在一个人的世界上已经不复存在,我们从小说开始就能预示到约纳斯的结局必定是走向死亡,因为他没有办法去抗争,他缺乏抗争的对手,没有僵尸可杀,没有吸血鬼可以歼灭,没有恐惧的敌人在黑暗中窥伺他的存在,没有朋友和家人的陪伴,日复一日地游荡在那个空无的城市中,只能日渐陷入虚无的惶恐。

“几个月的时间里,在他自杀之前,他就这样走遍世界绝望地寻找生命的痕迹,寻找自己的回忆甚至别人的回忆,他望着那些房屋、城堡、森林,想着曾经看过这些景物而如今不存在的无数时代:他明白了,自己所见的一切无非就是遗忘,而绝对的遗忘从他不再存在的那一刻起,终将告成。”(昆德拉语)他每到一个地方都会记录下自己的名字,类似于“XX到此一游”的那种拙劣的留言,但是从这种单调的留言方式中我们却窥见了他内心肆意生长出来的恐惧:他害怕被人遗忘,哦,应该说他害怕被自己遗忘,被这个空无的世界所遗忘,但是遗忘却是他无可更改的命运。他所能抓住的只有过去的回忆,但是回忆却被现实的荒诞所削减,他逐渐无法分清现实与梦境,“他陷入了一种半虚幻半真实的状态,他就在这种状态下边梦边走,边梦边看,边梦边做动作。他听得见声音,看得到画面。他闻到大海的味道。他读出标牌上的字,这些字不久就变成了记忆的碎片,变成了梦境,甚至还变成歌曲,直往他耳朵里钻。有些他记得长久些,与之较量一番,然后彻底绝望。另一些,那些更抽象的,一闪就过去了闹得他心生疑虑,不知是否真的体验过。”怎么越读越像《盗梦空间》了呢。

据说,这部小说格拉维尼奇写了两年半的时间,最初只打算写一百多页,后来欲罢不能写到了六百多页,最终又删改到将近四百页现在的样子,这样一波三折的写作历程在他的写作生涯中也极为少见。在我的印象中,这样的小说之所以难写是因为它根本没有任何故事和情节,所有历时性的推动故事发展的动力都让位于共时性的平面推进的心理描述,这种心理现实主义的写作手法如果渲染恰当自然能极为出彩,但是如果运用不当很容易给人留下臃肿和赘述的印象。格拉维尼奇用这部小说证明了他有驾驭这种高超的写作技巧的能力,但同时也说明他在写作道路上还有很大的可以继续提升的空间。

上一篇:野生动物保护要形成合力 下一篇:中餐馆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