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施工合同管理与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研究

时间:2022-05-08 04:09:30

浅谈建筑施工合同管理与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研究

摘 要:施工合同是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之间的最高行为准则,更是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指导文件,施工阶段造价控制也是施工合同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二者之间存在密切关系。规范、全面、严谨的施工合同对整个建筑工程施工过程造价管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合同; 造价; 管理; 控制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 A

1、建筑工程施工承包合同与建筑工程施工期间工程造价控制相关概念

建筑工程施工承包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及其它组织之间设立、变更、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建筑工程施工承包合同内容一般包括工程概况、工程性质、工期规定、合同价款、工程款支付方式、工程质量要求、工程安全要求、双方责任、结算方式、保修范围、保修时间、合同订立时间、地点等条款。

2、从施工合同管理的三个阶段分析施工合同管理与工程造价控制及付款的关系

众所周知,建设项目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的专业技术知识广泛、涉及工种、人员复杂,受天气、地质条件及市场物价影响较大,故导致施工阶段存在大量不确定因素1这就需要一个严密的、完整的施工合同来控制不确定因素,使得建设单位及施工单位都得到保障。施工合同管理主要分为四个阶段。

2.1第一阶段为签订合同阶段

签订合同阶段对整个造价控制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是最重要的阶段。例如合同中规定对增加工程如何进行计价。计价办法直接关系到增加工程造价控制。施工单位为避免材料涨价的风险,会提出在工期内如材料单价涨幅超过某个比例,就要进行调整1调整办法也是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在谈判合同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一般调整办法只对主材进行调整,而且涨幅要超过10%以上,建设单位承担涨幅的81%,施工单位承担涨幅的19%。合同签订内容间接影响到竣工结算的造价。

2.2 第二阶段为项目施工阶段

项目施工阶段一般从合同签订完毕,施工单位进场,监理单位下达开工令开始,一直到竣工验收“交钥匙”为止。施工阶段也是全面履行合同阶段。施工合同是整个施工阶段甲乙双方对质量、工期、造价等控制的指导文件[2]。当施工阶段遇到较大的变更签订项目时,最好签订补充合同或附属合同。

2.3 第三阶段为项目结算阶段

竣工验收结束以后,施工单位根据竣工技术资料、竣工图纸、签证资料、技术核定单、变更图纸、附属合同及施工合同进行结算文件编制。结算文件编制完毕后移送建设单位审核部门进行审核,审核时间在施工合同中有规定,一般为45天至60天。审核程序根据建设单位的要求进行。

2.4 第四阶段为工程款支付阶段

目前,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全面铺开对高校工程款的结算、支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传统的资金转账到财务核算、财政监控都需要进行一次全面的升级。在没实行国库集中支付之前,在付款监控程序存在缺陷的情况下,在某种压力下不得不付款,但实行国库集中支付以后,对从纳入国库集中支付预算资金和专户管理资金支付的工程款就必须严格按国库集中支付的要求提供付款依据,这就要求各高校按照《政府采购目录》对工程项目进行招标和物资采购,把游离在直接支付执行范围之外的采购项目和工程项目纳入到直接支付中来。而且,国库集中支付系统的逐步完善,在合同管理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合同管理从无到有,并增加了查询功能,变更合同补充登记的功能等,充分发挥财政监督职能。

3、合同谈判及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影响造价控制的环节及解决办法

在与施工单位谈合同及签订合同过程就要有针对的签订控制造价的条款,在施工过程中要有针对性的控制好现场签证变更、工期、安全及质量管理。

3.1施工单位经过公开招标中标后,在公示期结束后约30个工作日内要与建设单位开始施工合同谈判。此阶段建设单位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起草一份施工合同。

3.2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好签订变更,可变可不变的尽量不要变更,必须要变更的尽量减少造价增加。建筑工程施工领域容易出现变更的几个部分有:基础工程施工部分。基础工程大多为隐蔽工程,基础土质情况、土层深度等信息不明确。所以基础工程在整个工程施工中是变更次数最多的阶段。例如,我校最近修建的东区学生宿舍工程,工程基础采用独立基础,地勘资料显示基坑剖面图为“V”字型,开挖过程中需阶梯段放坡,施工单位提出梯段放坡立面需用混凝土护坡,以避免垮塌。经过现场多个部门研究,有必要增加护坡,但护坡高度及厚度直接影响增加造价金额,这就需要现场建设单位人员及监理单位工程师严格把关。在能保证质量和安全的情况下,尽量减少造价增加。这种变更属于施工条件变更,在合同签订时候要充分考虑基础工程会出现问题,以涉法规避造价增加风险,装饰装修工程施工部分。这个阶段也是变更比较频繁的时期。主要来自材料变更,由于装饰装修材料建设单位在招标文件中未体现品牌、单价。所以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要提出对部分材料进行调差。我校在施工东区教学楼外墙干挂过程中,当时合同中未体现外墙干挂花岗岩品牌,经过建设单位领导及相关部门现场确定使用某品牌后,施工单位就要根据指定采购及调差。所以建议建设单位在选定品牌之前要对该品牌产品的观感、规格、单价及工程量都要做详细的分析,最好计算出增加造价的金额之后再做决定,这样就避免了盲目确定品牌之后,造成造价控制被动局面。设计变更部分。施工图纸往往在设计阶段与施工阶段出现矛盾,主要是因为一是设计人员没有结合施工现场环境进行设计,二是施工现场出现设计人员无法预期的变化。设计变更也是造价控制的一个重点部分。例如设计人员在设计阶段没有结合施工现场实际场地情况进行盲目设计,在施工开始后发现设计基础尺寸过大,无法布置到场地中,造成改变基础形式,给建设单位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所以建设单位一定要加强设计图纸审图工作,以提前避免设计变更1¼工程质量及安全部分。由于工程质量造成的增加造价情况很少,因为施工单位必须要承担由于自身施工质量问题造成的造价增加及损失,建设单位可以适当的给予补偿或者完全不给予补偿。由于安全生产造成的损失,大部分应归咎于施工单位责任,但建设单位也应承担相应的管理责任,目前建设工程领域已经越来越重视人的生命安全,以人为本的理念得到了深入贯彻。建设单位一定要加强安全生产的管理与投入,防患于未然,杜绝安全生产隐患,以减少人员伤亡造成的经济损失。

3.3作为一个房屋建筑项目,在整个施工工期内发生签订变更,从而造成造价增加是很正常的事情,我们在不断研究合同管理和造价控制关系时,总结出造价控制的重点应该是事前控制,要尽量把相关问题写进合同,在合同范围内规避风险;当出现变更后,我们要做好事中控制,要对变更签订部分进行严格确认、记录及核实;工程竣工结算时,要做好工程造价的事后控制,要将所有的变更签订项目仔细审核。事前、事中及事后控制的办法都应体现在合同之中,合

同内容始终指引造价如何控制。

科学管理也是生产力,就高校基建而言,对合同的管理是基建管理的重心。在以后的工作中应不断地探索合同管理与造价控制的关系,使高校工程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逐步建立起“管理效益工程”。

参考文献:

[1]尹贻林.合同法与工程合同管理[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0: 65.

[2]丁土昭.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 59.

[3]中国建设监理协会.建设工程合同管理[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8: 28.

上一篇:浅谈企业文书档案的保密工作 下一篇:浅谈沙畈电厂的消防灭火器工作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