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探究性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05-08 01:58:44

浅析探究性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新课改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探究性教学模式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就基于探究性教学的理论来源、设计过程和成果研究,简要地分析初中数学中如何更好地运用探究性教学。

关键词:探究性教学;初中数学;创新能力

当前的教育教学中,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越来越受到家长、学校甚至社会的关注,作为教师更是责任重大。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和经验,在本文中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探究性教学,以强化素质教育,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希望能与大家讨论研究,共同进步。

一、探究性教学理论

(一)探究性教学原理

探究性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首先为所提问题假设出情境,再进行巧妙的设问,摒弃传统教学中直接、没有悬念的提问;然后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即收集学习资料,对问题进行自主思考,与小组分享学习成果、交流意见;最后写课堂总结,把知识进行整合,形成完整的学习心得。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开拓了思维,培养了自主学习和与人合作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探究性教学理论来源

这种教学理念来源于人们对人类认知行为和学生学习行为之间的深入探索和发现。

(三)探究性教学的基本模式

一是发现并提出要研究的问题;二是根据获得的材料和依据,提出自己的设想;三是通过资料收集、实验探究、实践调查、小组合作等方式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论证;四是对通过以上程序收集到的各项信息进行整合,用所学的知识对信息进行分析、思考,得到令自己满意的答案。五是对整个过程再次回忆反思,以保证各个环节的准确性,借此来保证所得到结论的合理性。最后是总结学习经验,使知识能够真正被自己吸收。学有所获,不仅是学习内容,更是学习方法的积累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二、如何在初中数学中应用探究性教学模式

(一)巧妙设问,激发兴趣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话虽然老套,但是真理依然藏在其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在一定的情景中提出问题,不能平铺直叙,更不应该问学生“是不是”“对不对”这种已经暗藏答案、毫无意义的问题。教师提出的问题要能调动学生进行研究的兴趣。例如,笔者在教学“解直角三角形”时,没有直接进入课题,而是先问学生:“金字塔那么高,我们怎么来测量它的高度哪?”或者问“怎样去测量河流的宽度”等问题,很快就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再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内容的学习。这样的问题设置使课堂探究的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其教学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二)主动学习,刻苦钻研

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把学生当做学习的主人,让他们去说、去思考、去交流,而不是让他们乖乖地坐在板凳上被动地接受教师灌输知识。因此,教师备课的内容、讲课的方式都要为这一主题服务,力争能够使学生快乐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主动地与教师、同学交流讨论。教师只是在问题的提出和学生遇到的难题时进行适度的引导,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在收集资料、自主实验、思考探究和小组合组中收获知识。例如,在互联网或者图书馆查找资料,课外阅读书籍,做读书笔记等。

(三)独立思考,自主参与

初中数学教学中,想要做到开发学生智力,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就要让学生自己去学习、思考,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环境、学生特点以及初中数学教材等多方面实际情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在课堂上多动脑、多提问、多交流。当然,这些仅仅靠课堂学习是做不到的,还需要让学生做好课前的预习功课,这对于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有益的。

(四)合作分享,交流经验

初中数学的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调皮好动的特点,让他们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这样学生就能畅所欲言地发表自己的看法,这种小组合作学习的氛围是平等自由的,更利于学生开拓思维。同时,在实行小组合作学习时也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①有层次的分组,这并不是要把小组分等级,而是说每个小组的人员要合理均匀,要使每个小组中都有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实现最佳搭配,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②深化学生的合作意识,教师可以用小组比赛的方式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对集体荣誉的保护,这样能缩小优秀的学生和基础较差的学生的差距,促进小组合作积极有效地开展;③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鼓励,教师激励的话语将是学生努力进步的催化剂。④教师的及时引导。在小组合作中教师应当走下讲堂,来到学生中,对于解题思路有问题的小组分析出现偏差的原因,对于意见不同的小组讲解问题重点,为提问的小组解决困惑,同时了解学生学习的重难点在什么地方,在课堂上统一讲解。

(五)及时总结,反思自我

学生在学习任务的完成后,要及时总结,定期复习,不只是对学会的知识点、重难点进行总结,更是对学习经验、学习方法的总结,对如何能够更加灵活地掌握应用知识的总结。而通过反思,学生能高效地掌控思维运行模式,深化对知识的理解,不再靠对数学定理公式的死记硬背来掌握知识。学生的自我反思的过程就是自我评估、自我肯定的过程,这对于学生改良自身缺陷,完善自身方面是有极大帮助的。古人云:“温故而知新”,学生在对旧知识点的总结和反思中能够获得新的知识,能够对知识点灵活运用,能够举一反三,充实了学习经验。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中运用探究性教学模式是符合新课标要求的,这一理念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都是很有成效的。因此教师要深入研究探究性教学的理论,并与实践经验结合,完善这一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鄂国海.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J].青少年教育, 2012.3.

2.郭强.论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合情推理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1.43.

3.麦景雄.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全面发展学生思维能力[J].农家科技(下旬刊),2011.4.

4.徐学福.探究学习认识偏差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1(02) .

上一篇:浅谈高校计算机教学改革 下一篇:高新区内企业间合作营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