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语文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

时间:2022-05-08 01:55:07

谈小学语文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

[摘要]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的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关键词]新课标 信息技术 整合

现在,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不断发展,正在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生产、学习和工作方式。"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观点,它要求教师能从自己的学科教学过程中研究如何使用信息技术帮助自己的教学,把信息技术融入到课程教学中。今天,我想以鄂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的课文为例,来谈谈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点滴体会。

1.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整合

小学语文教材内容的选择贴近儿童生活,符合现代科学技术发展,顺应社会发展需要,洋溢着现实的生活气息,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不仅能够使学生更好地体会到所学的内容,而且能够大大调动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例如语文第十二册课文中有一篇文章《二泉映月》,主要介绍了民间艺人阿炳创作不朽二胡名曲《二泉映月》的经过。课文以文本的方式写出了曲调的内容和所包涵的深刻的思想感情,文字非常地优美生动。但是阿炳和他的乐曲以及那个年代毕竟离学生的比较久远,学生仅从文字来理解就显得比较空洞、抽象。有什么办法能让学生领悟到这一震撼中国甚至世界的名曲的精髓呢?这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难点。怎么办呢?传统课堂无法弥补这个缺陷,但是现在我们利用多媒体就能够做到。

在教授这一课之前,我充分利用了网络资源,上网查找了阿炳创作《二泉映月》的相关资料,充分运用优美的乐曲,并配以表现乐曲内涵的文章段落,以及阿炳和惠山而泉的图片,做成了一页页精美的画面,在课文讲解时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们观看图片,深深地了解和同情阿炳;聆听音乐,美美地感悟了乐曲的委婉连绵,升腾跌宕;有感情地朗读,深刻地体会出一位盲人艺术家是多么热爱音乐、热爱生活啊!学生们充分地享用了这种感觉视觉听觉的大餐后,对文章重难点的理解也迎刃而解,给学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实践证明:这样的效果明显要比纯文本文字的学习要好得多,更好地调动了学习兴趣,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

2.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空间的整合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以语文学科为依托,注重语文学科与其它学科、学生生活、社会生活之间的整体联系,其最终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认为,要提高学生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效率,必须把握有效的教学策略。利用网络环境来进行语文教学,可以体现语文教学的开放性,丰富性。

例如我在教16课《李时珍夜宿山寺》时,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找一些有关医学方面的图片、录像、资料等,在学习课文前先展示给学生看,让他们了解我国在医学方面的现状和李时珍图片介绍,以及走过了哪些地方的示意图,这样,在"声、色、画"的熏陶下,学生不仅能够很快理解课文,而且丰富了他们的知识,让他们充分了解到了医学方面的知识。

信息技术是教学手段,是学习工具,是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的好助手。

上一篇:浅谈班集体的组织和培养 下一篇:浅谈初中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