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罚学生”之思考

时间:2022-03-02 09:16:27

“体罚学生”之思考

[摘要]体罚学生,无疑是一种不科学、不理智的行为,给学生带来了身心上的伤害,但是学生无视学校纪律,顽固任性,对教育毫无敬畏之心也不容小觑。学校是每一位学生从无知走向熟的地方,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摇篮。本文从原因进行分析,并就教育不能没有惩罚问题进行了思考并结合自身教育实践提出几点策略。

[关键词]体罚 惩罚 思考

1.教师体罚学生形成的原因

1.1 教师自身素质和心理问题

从屡见教师体罚学生的事件看,我们的老师为什么对学生"恨之入骨"?大多数后果严重恶劣的体罚事件,主要原因和老师的素质有密切关系。不少老师由于各种压力和原因,存在着一定的心理问题,他们对学生的态度往往都很严厉,极易导致和学生之间的矛盾,一旦发现有学生不听自己的话,平时积聚在内心的压力和火气就会一股脑儿迸发出来,很容易做出难以控制的不理智行为。

1.2 外部的原因

1.2.1 传统观念与家长的支持

家长授意——壮了胆。 "严是爱,松是害"的观念还很流行,不少家长都要求教师管严些,教师认为体罚学生似乎是"分内之事"。1.2.2 学校的领导睁只眼闭只眼

不少学校领导认为"不管白猫黑猫,能管住老鼠的就是好猫",只要能把学生管住,教学成绩好,不给领导添麻烦,就是好老师。

1.2.3 社会观念

体罚现象是传统的中国教育思想"严师出高徒"的惯性体现。此外,升学考试指挥棒高悬在教师头顶的现象,也导致了教师体罚学生行为层出不穷。很多家长认为:老师打人本来无可厚非,只是不要打得太重了。就连一些学生也觉得老师打学生理所当然,认为"老师打你,还不是为你好?"

1.2.4 学生行为更显"猖狂", 教者无奈亮"杀手锏"

中小学学生年龄小不懂事,加之在家里是"公主"、"皇帝", 面对老师的善意劝阻,苦口婆心,学生认为是老师无能,言语行为过激,不顾及教师的权威与尊严。

2.禁止体罚学生的对策

2.1 更新教育观念,端正办学思想

学校要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把学校德育工作摆在首要位置,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将"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的要求落实到教育工作中的各个环节,把培养合格人作为学校的主要任务,坚持正确的人才观、成才观,坚持把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根本性战略任务,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敬业精神,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2.2 加强教师的法制教育,启迪教师的民主意识

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教师学习国家颁布的各种教育法规,尤其是有关严禁体罚学生的法律条款,以增加教师的法制观念和守法意识,提高"法"的规范性和约束性,自觉约束自己行为,形成依法施教的良好风气。同时,要清除教师思想中的封建残余及旧的教育传统偏见,加强民主思想教育,增强民主意识,大力提倡师生民主、平等新型关系,杜绝教师违法行为发生。

2.3 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水平

首先应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准则,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教师师德境界和敬业精神,使教师真正爱事业、爱学生、为人师表。其次要帮助教师不断提高教学管理能力,在教育方法上坚持正面教育,在实践中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教育艺术。再次要帮助教师,尤其青年教师具备自制能力,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丧失理智。

2.4 建立严格的教师管理制度和有效的监督机制

学校要建立起完整配套、切实可行的教师管理制度和有效地监督机制,以规范教师的教育行为;有效地监督教育法律的执行情况,并要有经常性检查的、严格的工作制度,以免恶性事件的发生,使教师注意纠正管理行为中一些不当做法,养成正确教育行为,从根本上遏止教师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现象的发生和蔓延。

参考文献

[1] 马卡连柯(苏),《教育诗》, 海天出版社,1998年版

[2] 夸美纽斯(捷克)著,傅任敢译,《大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3] 约翰·洛克(英)著,徐诚、杨汉麟译,《教育漫话》,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 年版 〔5〕卢梭(法)著,李平沤译, 《爱弥儿》,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上一篇: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策略初探 下一篇:如何让语文课开放而充满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