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叙事在高校辅导员成长中的价值体现

时间:2022-05-08 12:37:56

教育叙事在高校辅导员成长中的价值体现

摘 要 教育叙事作为一种研究方法,目前已成为国内教育理论和实践领域的热门话题,并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从教育叙事的本体价值出发,从工作水平、科研能力、心理调节能力三个方面阐述教育叙事在高校辅导员成长中的价值体现。

关键词 教育叙事 价值体现 辅导员成长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Value Reflection of Education Narrative in College Counselors' Growth

CHEN Wu[1], XIE Panfeng[2]

([1] Guang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Nanning, Guangxi 530003;

[2] Guangxi Teachers Education University, Nanning, Guangxi 530002)

Abstract Education narrative education as a research method, has become a hot topic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al theory and practice, and is considered one of the effective ways to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 this paper, the value of education from the body of narrative expounds the narrative in counselor education colleges in the value of the growth reflected from the working level, research ability, and mental ability to regulate three aspects.

Key words education narrative; value reflection; counselors' growth

自丁钢于1999年开始酝酿教育叙事试验,并为此筹划《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辑刊以来,教育叙事成为国内教育理论和实践领域的热门话题,并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王认为,教育叙事研究特别适合高校辅导员,只要辅导员愿意、用心把每日工作中遇到的事件记录下来,再进行一些理性的思考和理论的分析,就会提高做学生工作的水平,也会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①

1 通过教育叙事提高工作水平

教育叙事是“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对教育的理解或解释”。②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最基层的实施者,作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引路人和知心朋友,承担着培养人、教育人的重要职责。既要向大学生传播先进的思想和科学的理论,又要指导大学生在形形的社会思潮和意识形态中做出正确选择,还要帮助大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可见,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是一项特殊而复杂的工作,它不同于专业教师的工作,也不同于专职行政人员的工作,它需要辅导员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管理能力和工作水平。但是,辅导员的工作特点又限制着辅导员的自身建设和专业发展追求,因而,教育叙事这种“不必进行特殊专门的训练,具有易操作性”③的方法特别适合辅导员通过自身的努力就可以在日常的工作中借助观察、记录、叙述、反思来改进工作方法,提升工作水平。

首先,教育叙事可以帮助辅导员提高反思探究的能力。叙事总是与反思联系在一起,在叙述故事的过程中,往往附带着对故事的体会、议论和反思。辅导员在教育叙事过程中,通过对个体自身经历及学生故事的叙述,会对故事的发生、处理、效果等过程进行反思,并重新审视自己,进而对教育事件进行再理解、再探索,发现前所未有的教育意义。这种反思和审视如能通过教育叙事这一渠道得到不间断的坚持,因此,辅导员对于学生工作的反思探究能力必然得到提高。

其次,教育叙事可以帮助辅导员生成教育智慧。教育智慧是在教育实践中呈现出来的一系列智能品质,教育叙事主要对事件展开描述、解释、让故事弥散出深层的教育意蕴。在这一过程中,叙事主体的教育知识发生了转化,是这种转化带来了教育智慧的沉淀。④教育叙事不仅能提高辅导员个人的叙事能力和反思探究能力,让自己有更多反思本人或他人在教育中出现问题的机会,而且能够通过日积月累形成丰富的灵感资源。教育叙事还有助于挖掘和显现辅导员的隐性知识,只要辅导员坚持每日叙事,时间一长,就会无意中惊奇地发现,一向熟视无堵的教育现象中隐藏着真知,一向很小、很平淡无奇的教育事件却也包含着深意。

第三,教育叙事可以帮助辅导员提高解决问题的水平。教育叙事的过程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和如何实施的过程,在一定意义上,教育叙事是一种对问题解决过程的详细的说明。对于辅导员而言,叙事研究的依归不是为了炫耀精彩的故事或某种研究成果,而是通过反思日常学生工作的教育教学行为,找到存在问题的答案或解决问题的路径,在下一次碰到同类问题或相同事件时,会改进以往的方式方法,用更成熟、理性的行为处理问题,这就是解决问题水平的提高。

2 通过教育叙事提升科研能力

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要求辅导员要提升科研能力:一是拓展发展空间的原因。目前,很多高校在辅导员的出路问题上缺乏相应的保障机制,加之辅导员整体学历、职称较低,部分辅导员甚至在学校没有对应的学科专业平台,而大多高校无论是职能部门负责人的任职资格还是学科专业的教学条件,都要求具备较高的学位、职称条件,这就意味着辅导员将来无论是往教学方向发展还是往晋升管理干部方向发展,空间都有限。二是队伍建设方向的原因。即使辅导员不考虑其他渠道的发展,但工作能力与水平也要跟上时展的需要,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方向是专业化、职业化和专家化,这就要求辅导员必须掌握几种研究方法,具备一定的研究能力。

首先,教育叙事作为质的研究方法的一种,它的研究基础是个体的教育生活故事,它的叙事形式多种多样且易于操作,具有“聚焦于个体经验、用年代学方法表述个体经验、搜集故事、重新讲述故事、编码并确定主题”等为主要特征的独特的研究思路和行动方式。⑤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和生活充满着各种各样的“教育事件”和“教育情节”,拥有开展教育叙事研究的肥沃土壤,只要辅导员按照教育叙事研究的基本步骤与方法把看似繁杂琐碎的日常管理变成一种研究并持续开展,就能学会“重新讲述故事并由此逻辑地发现并解释个体经验及其意义的智慧和技术”,⑥掌握用叙事研究方法研究教育问题的科研能力,并在研究中获得快乐和成长,以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其次,叙事本身就可以作为研究成果的一种表述方式。个案分析就是一种叙事表达方式,它通过叙述围绕着研究对象的一系列事件所构成的故事,展现出问题、原因、对策和结果,使人们从中得到启发。

再次,从研究的角度出发,对辅导员而言,叙事方法的收集整理资料功能,反思与重组观念功能,及成文的功能往往融合在一起。教育叙事完全可以成为把辅导员的工作实践和理论研究相互转换的一座桥梁,辅导员采用教育叙事的形式把工作中值得探讨,反思的问题记录下来,为理论科研提供实证资料和想法。

3 通过教育叙事增强心理调节能力

高校辅导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仅关系着他们自身的发展,更关系着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近年来研究表明,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工作负荷重导致工作倦怠和心理疲劳;地位不高导致职业价值感低和心理自卑;发展前景不明导致角色定位模糊和心理焦虑。更为令人堪忧的是,辅导员自身的心理问题得不到足够的关注和有效的引导。有研究表明,49.1%的高校辅导员反映他们出现心理问题时没有地方倾诉或咨询。⑦这对于辅导员工作压力的释放、工作倦怠感的消除是非常不利的。教育叙事就是一种十分适合辅导员释放压力,增强自身心理调节能力的方式。

首先,教育叙事和叙事心理治疗有异曲同工之处。“叙事心理治疗”是目前受到广泛关注的后现代心理治疗方式,它摆脱了传统上将人看作为问题的治疗观念,透过“故事叙说”、“问题外化”、 “由薄到厚”等方法,使人变得更自主、更有动力。透过叙事心理治疗,不仅可以让当事人的心理得以成长,同时还可以让咨询师对自我的角色有重新的统整与反思。⑧

其次,在教育叙事过程中,一是辅导员可以通过叙事释放压力,减轻疲劳心理。学生工作的高风险性使辅导员在思想上背负着沉重的压力,辅导员在叙说教育故事的过程中,也是叙说自己经历故事、倾听自己内心的过程,倾听具有心理治疗作用,在叙说和倾听过程中,被压抑的情感得到宣泄,压力得到释放。二是通过叙事认识自我,消除自卑心理。叙事总是与反思联系在一起,我们在叙说生活(教育)故事的过程中,也就审视了自己,以理想我评判和要求现实我。心理学家认为,说故事可以改变自己。因为,我们可以在重新叙述自己的故事甚至重新叙述一个不是自己的故事中,发现新的角度,产生新的态度,改变对自我的认识,从而产生新的重建力量。⑨三是通过叙事促进理解,减少焦虑心理。辅导员焦虑心理的产生既源自发展前景的不明,也源自工作得不到较好的理解。发展前景的问题需要用机制来保障,而理解的问题则需要辅导员对学生管理的过程、情境、话语、体验加以阐释、沟通和反思,使对方能够及时领悟自己的真实想法及思考问题的角度来实现。教育叙事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叙说、阐释、沟通和反思的过程,是增进教育理解的过程,包括自我理解和相互理解两个方面。

实际上,教育叙事本身就可以成为高校辅导员面向学生的工作方法之一,因为,教育叙事为辅导员倾诉和发现自己的声音提供了可能的通道,为工作对象捕捉辅导员的教育理念和观点提供了渠道,为教育事件的双方(甚至多方)的相互理解和对事件处理过程的反思提供了平台,为自己和他人找到事件问题的答案或解决问题的路径提供了可能,为自己形成个人对经验的新认识并提升从事学生教育活动的理性从而提高工作实效性提供了方式。

基金项目:广西财经学院2012年度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重点课题“多校区大学学生管理困境及对策研究”

注释

① 给高校辅导员讲教育叙事研究.王博客.2011-07-20.http:///blogger/post_read.asp?BlogID=170169&PostID=34139266)

② 钟乐江,钟发全.在写自己的故事中成长――教育叙事采撷[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9:2.

③ 李润洲.叙事研究:改进教师的教育生活[J].上海教育,2004(03B):52-53.

④ 谢登斌.教育叙事的价值向度.教育导刊,2006(3):4.

⑤ 傅敏,田慧生.教育叙事研究:本质、特征与方法.教育研究,2008(5)总第340期:36-37.

⑥ 傅敏,田慧生.教育叙事研究:本质、特征与方法.教育研究,2008(5)总第340期:37.

⑦ 倪亚红.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现状及相关问题的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5:34.

⑧ 沈之菲.叙事心理治疗:一种后现代的心理咨询方法[J].思想・理论・教育,2003(12):19.

⑨ 沈之菲.叙事心理治疗:一种后现代的心理咨询方法.思想・理论・教育,2003(12):20.

上一篇:应用型创新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对策研究 下一篇:屏幕的未来 没有“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