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体育课中的尝试与研究

时间:2022-05-07 11:27:09

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体育课中的尝试与研究

摘 要: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采用小组合作教学的形式,它是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策略。它以学生为中心,以小组活动为基本形式,注重学生的思维发展,动手实践与合作共享。目前小组合作学习在我县正在被广泛的应用到各学段各学科。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是笔者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进行的一种尝试,主要是以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为发展目标,并通过小组学习的形式展开教学,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 体育课堂教学 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9(c)-0254-01

1 具体做法

1.1 科学合理的分组

按我县区域性教改的通常做法,小组的划分往往按“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分法。但是我在尝试过程中,并不完全按这个原则进行分组,而是采用三种不同方法。第一种优优搭配,尽量把运动能力相近的学生搭配在一起,明显带有“组内同质,组间异质”的味道;第二种是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自由组合,教师基本放手的分组方法;第三种才是通常情况下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分组方法。实践证明这三种方法各有优点。第一种有利于因材施教,运动技能较差的学生也会比较放得开;第二种有利于组内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第三种方法则有利于组间的交流竞争。应该说三种方法适应不同的内容,比如,我在上跨栏课时采用了第一种分组法,强强联合优优搭配,此时课堂组织形式以组内交流组内竞争为主,让运动技能强的学生更出色,弱的学生也不觉得拉了小组的后腿。而在篮球课上则以第三种方法,此时课堂以组间竞争为主,让各小组之间实力均衡。

1.2 明确学习目标

通过尝试与研究,我觉得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在设制目标时必须考虑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不同情况,要保证每一位学生都有适合自己的目标。在为学生确立目标时,教师要按“最近发展区理论”,针对学生的运动能力确定每一位学生的目标。让每一位学生通过教师的示范、同学之间的交流以及自身的努力能达到这个目标。

1.3 适时交流讨论

在传统的课堂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往往是单向交流,教师讲学生听,教师示范学生观看。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中,学生往往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与学生之间交流合作,同时获得新的知识。因此,生生之间的交流合作是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特征。针对不同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交流讨论时机非常重要。

1.4 完善评价机制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课堂评价机制的建立是非常重要的。我在课堂上一般采用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小组评价与个人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过程评价往往针对学生的课堂过程。在实际评价过程中,针对不同体质的学生按照统一标准评价,是有失公允的,也不符合课程基本理念中的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因此,评价学生千万不能一刀切。

2 实践的效果

2.1 激发出学生的兴趣,从而让学生获取成功感

在体育课的小组学习中,我们遵循的主要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在乐中求学,在学中取乐”。只有让学生产生了兴趣,自然而然学生就会乐于学,并且乐于做,才能在学习中发现快乐。这样做不仅照顾到了学生的个别差异,并且让学生从中获取到了成功的喜悦。小组合作学习是集体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和个别指导的有机结合。

2.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在学生的小组合作中,需要共同制定目标,方案、收集相关的资料,进行分析与处理,寻找出问题的答案,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只是单单的科学研究过程,更是增强了学生之间的团队和做能力以及情感。这种合作,通过相互启发、激励,增加了个体与个体、个体与小组、小组与小组、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机会,学生获得的表现机会要比传统的教学方法更容易得多。发展认知能力,对一个人的合作能力与团队精神的形成也具有奠基作用。

3 发现的问题

3.1 要注意避免课堂的无度开放

如何设计体育课的教学环节,自始至终渗透着体育教师的教学理念。有什么样的教学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体育课堂。体育教学应该营造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有利于个性发展的、“开放”的教学氛围,最大限度的发掘学生的潜能。教师的心态也应开放,放弃权威意识,敢于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应注重学生良好的情感体验的获得,应重视对学生个性心理的培养。但是,无度的开放就等于“放羊”。课堂的无度开放,就失去了体育课堂的功效,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教学行为。

3.2 要注意避免课堂的随意交流

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特征就是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但交流合作过多时,就会出现两种现象。一是学生整堂课都在教师组织的活动中“忙碌”,练习、评价、展示,很难看到学生独立地按照自己的思维进行练习。有自主学习之名,无自主学习之实。二是有的体育课堂,有教师淡化出场的尴尬局面,一切让学生自己说了算。其结果是不少学生无所适从,表面上获得了自由,实际是放任自流。因此,要使课堂高效,学生的“自主”一定要与教师的“主导”结合起来。

4 结语

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作为一种高效的学习模式,力求以学生主体意识为核心,力求把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终极目的是要使学生学会学习,完成自身的发展。但想要成功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就需要通过每一节课的努力,从量变到质变的重大过程。不仅如此,还需要通过学生与老师的共同努力,进行不断学习与交流。对于今后的工作,我们坚信只有不断探索,不断进步才能将小组合作学习研究发挥的更好。

参考文献

[1] 马兰.合作学习的价值内涵[J].课程・教材・教法,2004(4):14-17.

[2] 孟庆男.论思想政治课的合作教育[J].课程・教材・教法,2004(4):45-49.

[3] 李京诚,孙伟.合作学习理论与体育合作学习实践[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2):1-5.

上一篇:中学生物教学中创新素质的培养 下一篇:自制教具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