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下室防水施工的控制要点

时间:2022-05-07 09:48:18

浅谈地下室防水施工的控制要点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地下室逐渐成为城市中住宅小区以及大型商场、办公楼等必不可少的配套建筑。地下室,顾名思义是地下建筑,施工难度大,质量要求高,随之而来的就是渗漏水现象,严重的影响整个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功能和使用寿命。因此,地下室的防渗漏一直是建筑行业中较为热门的话题。本文根据施工及渗漏处理经验,分析出地下室防渗漏工作的控制要点,对以后工程的地下室防水施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地下室;防渗漏;控制要点

1、 地下室的特点以及易出现渗漏水现象的薄弱部位

1.1地下室的底板混凝土浇筑一般为大体积混凝土,而大体积混凝土受自身温度影响较大。如果混凝土温度控制不当,产生的温度应力容易使混凝土产生温度裂缝,这些裂缝就会成为地下室底板的渗水通道。

1.2地下室的面积一般都很大,一般地下室都设置伸缩缝以及沉降缝,结构不同部位的沉降差和混凝土的早期干缩问题一般采用设置后浇带的方法来解决,但是后浇带混凝土的浇注属于二期混凝土,在两期混凝土的交接处非常容易引起渗漏问题,是地下室防水工程中抗渗比较的薄弱部位。

1.3地下室外墙与底板不能一次性浇筑,二者之间存在施工缝,处理不好,易产生渗漏水现象。

1.4地下室的外壁一般为混凝土墙,在支模定位时要使用对拉螺栓,如果没有正确处理拉螺栓的止水片,也容易形成渗漏通道,导致地下室外壁渗漏问题。

1.5高层建筑地下室一般有许多设备,这些设备管道要从地下室外墙穿过,这些管道穿过的地方也是地下室防水结构的薄弱部位。

2、 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要点

2.1防水混凝土是靠自身的密实性达到其防水目的,在防水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必须科学合理的方案进行浇捣,避免造成的渗水通道。为保证混凝土的密实度,浇筑时必须使用机器振捣,以确保混凝土振捣密实。另外,混凝土的养护对其抗渗性能具有较大影响,特别是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早期湿润养护显得非常重要。混凝土结构模板的拆除时间不宜过早,否则,很容易导致混凝土结构内伤,影响抗渗能力。防水混凝土一般分为两次浇注,第一次混凝土浇筑包括结构底板、独立基础、挡水坝及地梁。第二次为地下室外墙混凝土浇筑。值得注意的是在第二次浇筑混凝土前,应该将第一次浇筑的混凝土表面应凿毛,并用水冲洗干净后,先浇一层水泥浆,然后再浇注防水混凝土,应细致操作振实,使新旧混凝土紧密连接。

2.2、防水卷材施工

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的施工需要采用防水卷材,以采用自粘防水卷材为例,其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第一,防水卷材铺贴不得在雨天施工,基层不得有明水;第二,防水卷材铺贴后,不得有空鼓现象;第三,防水卷材应展平压实,卷材搭接处须粘结紧密;第四,铺贴立面卷材防水需要防止卷材下滑;第五,卷材接缝必须粘贴封严;第六,地下室底板卷材铺贴后应预留足够长卷材供与外墙卷材搭接,确保防水层交圈。

2.4、细部构造处理

2.4.1施工缝

依据设计及相关规范要求处理施工缝。一般墙体和底板施工缝不应留在两者交接处,应留设在底板以上300mm。施工缝最好做成企口缝,并采用止水钢板增长渗水路径。施工缝在浇灌混凝土前,应将达到一定强度的原混凝土表面凿毛,检查止水钢板是否破损,若有破损应及时修复,同时清除混凝土表面浮砂杂物以及止水钢板表面的垃圾、浮浆,用水冲洗干净并且保持湿润,上面涂刷合适厚度的水泥净浆,随后即可浇灌混凝土。

2.4.2后浇带

地下室混凝土的浇注长度超过一定长度就应该设置贯通的混凝土后浇带,而且后浇带宽度不应小于800mm,通常在后浇带两侧均设置止水钢板。待混凝土浇灌6周后,需要对后浇带进行清理,将两侧混凝土表秒凿毛,对止水钢板清理,采用高等级的膨胀混凝土进行浇筑。

2.4.3外墙对拉螺杆

地下室外墙模板加固必须采用高强度的带止水片的对拉螺杆,外墙混凝土浇筑完成后,不能急于拆除外墙模板,避免外墙混凝土强度未到时拆模产生振动,使对拉螺杆与周边混凝土产生松动,失去止水片的效果,并产生渗水路径。应对拉螺栓根部剔凿20mm左右的缺口,并用气焊烧断螺栓端杆,用防水砂浆封堵抹平缺口,凡容易形成渗水通道的地方均应焊上金属止水盘,以达到防水目的。

2.4.4穿墙套管或穿墙管

为了防止结构沉降,穿墙管外可预埋带有止水环的套管,穿墙管和套管均应在浇灌混凝土前埋设。主管与套管之间用密封膏封严,套管外壁止水环应为满焊并居墙体中央。套管固定后浇灌混凝土,止水环两侧混凝土要振捣密实,防止漏振。

3、 地下室防水施工注意事项

3.1应该控制原材料的质量,采用性能稳定、质量合格的水泥;采用强度高级配良好的砂石材料,碎石含泥量不得大于1%,针片状碎石含量不得超过规范要求,砂的含泥量不得大于2%;混凝土拌合用水应该采用各项指标达标的水;可以添加适量的优质粉煤灰降低水化热,防止混凝土出现裂缝;新拌混凝土应该具有良好的可泵性及和易性;同时控制好混凝土的浇筑质量。

3.2地下室防水卷材进场后应按要求做好抽样复检工作,确保所使用的防水卷材性能满足设计需要,不得采用劣质产品。

3.3底板卷材与外墙卷材搭接以及外墙卷材与顶板卷材搭接处,均需提前预留出搭接长度,并做好保护,确保防水层交圈。

3.4对于地下室于高层建筑交接的后浇带,需要做好高层建筑的沉降观测工作,待高层建筑沉降量趋于稳定后再进行后浇带混凝土的浇筑工作,避免沉降较大对顶板产生裂缝,造成渗漏水现象。

4、 成品保护

4.1地下室底板、顶板等防水层施工完毕后须尽快进行下道工序施工,以防由于人为等因素造成防水层损坏。防水保护层施工时要做好成品保护,在施工时,操作人员应按作业顺序作业,避免过多在已经施工的卷材上走动,并应一律穿软底鞋,不得穿带钉子的鞋操作。

4.2由于此类卷材为自粘性卷材,因此钢筋绑扎需在卷材表面进行,在钢筋绑扎前应先做好保护措施,避免对已铺贴完成的卷材造成破坏,不得在未进行保护的情况下直接堆放钢筋等金属物品,如发现有破坏处,应及时进行修补。

4.3施工缝及后浇带等部位,需要对预留的止水钢板做好保护,避免在二次混凝土浇筑时止水钢板破损、不交圈,影响止水效果,若存在破损处,应在混凝土浇筑前将其修复。

4.4外墙卷材铺贴完成后,在进行回填土前,需对卷材进行保护,一般采用挤塑板保护,避免回填土内夹杂的尖锐物质对已施工完的卷材造成破坏。

5、 结语

总之,地下室防水工程的质量密切关系着建筑物结构主体自身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只有在施工过程中进行严格的施工质量控制,熟悉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要点及注意事项,在施工中注意这些问题,并做好成品保护,才能真正保证地下室防水工程的施工质量,减少地下室渗漏水现象的发生。

6、 参考文献

(1)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 GB50666-2011

(2)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50108-2008

(3)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8-2011

(4) 《建筑防水工程技术规程》 DBJ15-19-2006

(5)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统一验收标准》 GB50300-2013

(6)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第四版) 2014.02

上一篇:高层住宅住宅钢结构的施工方法分析 下一篇:浅谈井塔主体滑模施工中注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