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教学管理机制的研究与构建

时间:2022-05-07 03:36:33

实验教学管理机制的研究与构建

摘 要:本文结合学校实验教学情况分析了实验教学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阐明了构建实验教学管理机制的前提和基础,提出了构建实验教学管理机制的几方面内容和研究思路。

关键词:实验教学管理 实验教学要素 机制构建

我校是致力于培养高素质的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本科院校,重视实践教学是学校的传统。实验教学是对理论教学的加深、提高和综合运用,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环节。随着理论教学的深入,与其相关的实验教学越来越彰显了它的重要性。我校经过多年的规划和建设,实验室的硬件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创新意识是我校贯彻新时期高等教育质量工程的重要议题。在全面实施校院二级管理的情况下,院系层面对于实验教学质量管理的责任更加重大,实验教学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到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随着教育信息化发展,实验教学管理也越来越需要规范化、信息化管理环境的支持。

1.构建实验教学管理机制的必要性

实验教学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1.1缺乏高效的实验教学安排手段

随着实践环节在培养方案中所占比例的增加,实验安排变得繁琐,需要人工找空时间段安排后面的实验。教师在填写实验安排时间时也只是根据自己的上课进度,没有考虑到实验室当时的状况,如:是否是课程设计或实习周,与其他老师的实验时间是否有冲突等等。往往要和实验室负责老师多次协商、修改实验安排时间,影响进度,费时费力,低效繁琐。

1.2实验项目需要规范化管理

随着人才培养方案的不断调整、修订,实验大纲需要进一步修订、完善。培养方案中确定了课程的实验时数,实验教学大纲中明确了该课程所有实验项目的内容。有的教师在上实验课的时候,实验项目安排随意性很大,在已有实验大纲的前提下,实验项目仍没有按照实验大纲的要求设置,没有做到规范化。需要利用一定的信息化保障机制改变实验项目修改的随意性、盲目性,有实验项目需要修改要先提交相应的课程实验大纲,批准认可后再按修改后的实验项目进行实验。

1.3实验报告归档管理不够完善

实践教学产生的实验报告、课程设计报告和实习报告往往堆积在档案室,难以清理,有的教师没有整体意识,交材料要一催再催;做为管理员监管不利,监管难度大。实验教学档案需要规范化、系统化的管理。

1.4实验教学缺少评价监督机制

对于教学质量监督机制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很好的实施,与课堂教学相比,实验教学具有地点分散、时间零散,实验内容和安排相对灵活的特点,实验教学缺乏有效规范和监督,影响了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

目前实验教学管理中存在的这些问题限制了实验教学条件的有效发挥,制约了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构建科学、有效的实验教学管理机制势在必行。

2.构建实验教学管理机制的前提和基础

实验教学管理机制的建立对实验教学体系的建设、运行和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实验教学体系是指实验教学各要素之间的有机构成,这些要素包括实验课程、实验教学计划、实验教学大纲、实验教材、实验教学方法与手段,而实验教学各个要素的构成和形式是建立实验教学管理机制的前提和基础。

2.1实验项目是实验教学管理的基本要素

实验项目是实验课程体系的基本要素。实验项目要紧密结合课程需要,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要体现出系统性,要体现出由易到难,逐步深化。将现有的实验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对不符合现代科学发展的实验项目内容进行更新,做到少而精,整体优化。减少验证性实验,重视融入本学科发展的最新科技知识,渗透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技能,使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课程占相当的比例。

2.2实验教学计划和实验教学大纲是实验教学管理的重要依据

不同学科、专业实验教学计划的编排,反映着本学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和目标。实验教学计划较大程度上依托于本学科、专业的主干课设置,但随着实验教学在人才培养中地位与作用的不断提高,实验教学计划又体现出一定的相对独立性。在整个实验教学过程中实验教学计划是实验教学的先导,它使实验教学任务明确,是实验教学过程控制的主要依据。

2.3实验教学方法与手段是提高实验教学效果的有力保证

根据教学内容特点,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内容,诱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利用多媒体实验教学手段,让多媒体技术与网络通信技术、仿真技术相结合,从而促进虚拟、仿真实验和实际实验的有机结合。积极推行开放式实验教学方法,建立开放实验室。开放性实验室在时间、空间、内容及教学形式等方面都向学生开放,以跨学科、跨专业的设计性、综合性实验项目为主,吸引学生到实验室参加实验活动,培养其实践创新能力。

综上这些实验教学各要素都是实验教学管理机制的建立的前提和基础,缺乏前提和基础的支撑,我们所要建立的管理平台就只能是空中楼阁。

3.构建实验教学管理机制的建议

3.1确立二级学院实验教学中心管理机制

针对实验室的实践环节安排,无论是依附于教研室还是依靠教学秘书,所做实验项目的审定、实验大纲、实验教材的修订等方面都不利于统一安排协调。

为了打破实验室依附教研室,实验教学依附理论课的旧格局[1],学校应该尽快批准确立二级学院实验教学中心。在二级学院内部逐步实现统一管理,优化配置,资源共享。“中心”实行主任负责制,中心主任由具有丰富理论教学经验和实验教学经历以及较强管理能力的高级职称教师担任。对每学期的实验教学任务进行统一规化安排,对于实践教学大纲进行统一制定和完善,对于实践教材或讲义进行统编写和修订,从管理层面上注重、确保实验教学软件建设不落后。实验中心管理负责机制将有助于提高实验教学管理效率,避免由教研室或教学秘书进行实验安排的随意性,更科学有效地进行实践教学任务分配。在实验项目的审定、实验大纲、实验教材的修订等方面都更有利于统一安排协调。实验中心的确立将是其它实验教学管理机制建立的基本保障。

3.2构建网络平台下的实验项目管理手段

当前各高校基本上都已建立校园网这一基础公共通讯平台,二级学院可以通过自己系部的网站搭建起实验教学管理系统实现基于网络的实验教学安排、实验项目规范化管理、实践资料归档管理以及实验教学评价机制。通过信息化交互手段,解决实验教学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节省人力资源和时间资源,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效率。

根据管理员、教师、实验员和学生不同身份职责,分别设定不同的数据操作权限,通过网络管理平台各级管理可实时和非实时交互,具体实现的各身份主要功能如下:

管理员:根据实验大纲,管理实验项目;下达实验教学任务,汇总实验安排数据;实验报告归档管理;查询评测结果。

教师:查询实验室安排情况;向实验员提交实验安排时间。

实验员:汇总实验室实验时间安排,向管理员提交相关数据。

学生:查询所做实验项目,对实验项目及实验员进行评价。

系统采用SQL SERVER数据库、WEB服务器、用户视图的三级安全访问控制技术和动态网页数据库技术,结合C/S和B/S模式,构建了一个网络化的实验教学管理与服务平台,以信息手段代替烦琐的人工操作,实现了实验教学资源共享。

3.3分类完善实验室开放机制

开放时间的掌握:有些专业实验室一学期实验多,另一学期基本没有实验,如“射频技术实验室”,可以在没有实验的学期对学生开放;一般一个学期的实验和课程设计比较集中地安排在前三周和后三周,中间比较空闲的时间段可以 给学生开放。开放时间网上公布,广而告之。采用预约方式,可以以班为单位预约,也可以个人预约。

3.3.1课程实验的开放:可以贯穿一个学期,实验大纲中的实验项目有必做和选做之分,在实验课程时间内必做部分必须完成,有余力的同学可以预约时间针对大纲中的选做部分拓展实践能力。

3.3.2课程设计开放:在课程设计的一周或两周时间里,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具体设计指标和要求,可在开放实验室完成课内未完成的课程设计内容。

3.3.3毕业设计开放:在毕业设计开始的前一周,以专业教研室为单位,根据软件部分和硬件部分需求,提出毕业设计场地要求,由实验中心统一安排开放的实验室和开放时间段。一方面设置专门的实验室提供相应仿真软件和论文编写的计算机,实行全天开放;另一方面,一些专业实验室在完成学期教学任务的空余时间为毕业设计学生开放硬件制作环境,实行提前预约方式。

3.3.4科技创新、学科竞赛的实践场地开放:针对每年学院申报的学生科技创新、学科竞赛项目的情况,安排特定的实验场所,利用课余时间和寒暑假,在项目负责教师的指导下在开放的实验场所内进行研究和开发。一般由学生提出申请,学生会专人负责管理。

3.4构建实验考核与评价机制

实验考核与评价体系,是实验教学体系的诊断机制。开展对实验教学质量评价的研究,建立行之有效的实验考核与评价体系,有利于促进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利于优化实验教学管理,也有利于把竞争机制引入实验教学过程。

3.4.1建立二级督导制度:学校评建办和二级学院自己的督导组。二级学院建立由主管院长、实验中心主任、教研室主任和高级职称教师组成的督导机构,设立秘书一名(一般由教学秘书兼任),每学期都制定详细的督导工作计划,其中必包含实践教学检查环节的安排,督导组成员深入实验室进行实践课程的听课工作,针对实验大纲、实验进度表、实验项目完成情况等方面进行抽查,填写“实践教学检查表”,由秘书进行情况汇总,检查结果一方面反馈给教师,一方面上报学校的评建办。学校评建办也不定期地组织专家深入到各二级学院实验室进行实践环节的检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给二级学院,并在评建办主页公布检查结果。

3.4.2建立网上实验评教系统。学生是实践教学活动中最主要的参与者,他们对实验项目掌握程度、实验老师教学情况以及实验员工作情况最有发言权。在每个学期末,组织学生在机房进行网上测评,是否参与测评与实验成绩的录入挂勾,没有参评的学生将无法录入实验成绩,以此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学生们对实验项目掌握程度的网上反馈将给教师在实验课讲解,实验大纲修订等方面做重要参考;另一方面,学生自身修养,认知程度有限,容易以偏概全,很难对教师在实验授课中深层次的内容做出准确的评价,有些学生的应付态度和主观事彩等因素都会影响实验教学评估的可靠性。因此建立多方位的评估是进行实验教学科学公正评估的基础。

4.结束语

实验教学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与高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要求不相符,要在实验室软件建设中努力更新管理观念,提高管理水平。在完善实验教学计划、实验教学大纲、实验教材等实验教学体系要素的同时,积极构建实验教学管理机制平台,确立二级学院实验教学中心地位,开发实验项目信息化管理系统,分类完善实验室开放机制,深入开展对实验教学质量进行考核和评价的督导工作,将大大促进和提高实验教学管理水平,规范实验教学工作,有利于达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标,符合新时期高等教育质量工程的要求。

[课题项目]本文是南京工程学院高等教育研究课题“实验教学管理机制的研究与构建”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GY200914)。

参考文献:

[1]江珩,吴雪梅. 关于深化高校实验改革的几点认识. 中国高等教育. 2005(6):42-43

作者简介:

王依群(1971-),女,南京,南京工程学院通信工程学院,教学秘书工程硕士,研究方向:教学管理研究。

上一篇:学生社团在校园安全管理中的SWOT分析及策略思... 下一篇: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就业权益保障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