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家纺设计中面料的审美特征分析

时间:2022-05-07 09:02:29

现代家纺设计中面料的审美特征分析

摘要:现代家纺设计中面料的纱线组织结构、纤维材质、纹样色彩,从内部组织到外观图案共同构成了面料的审美属性和特征。设计师需要充分发掘面料的视觉和触觉效应,使得现代家居纺织品设计的表现形式和内容与人们的审美趣味、审美理想相符合,从而满足人们多样化的审美心理需求。

关键词:面料;纱线;肌理;纹样;色彩

中国分类号:J0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5-119-2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现代人对家居纺织品设计的需求并未停留在家纺产品的物质性,更强调其“精神性”能够满足人们文化审美上的需求。现代家纺产品的功能在于增强或平衡居住环境的艺术文化氛围,创造出与人们生活、文化情操紧密维系着的生活空间。现代家居纺织品设计体现了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的趣味趋向,在设计中应满足“形神兼备”的审美原则。面料作为家纺产品最基本的物质条件,其纤维的构造组织及纹样色彩共同影响并构成了面料的装饰外观和触觉肌理,其装饰表现、风格特征产生了家纺产品的审美意象。

一、面料组织构造的审美特征

现代纺织科技的进步能够使面料产生复杂精密的组织结构,也因此造就千差万别的面料形态。在面料织造中不同粗细或品类纱线的组合应用,其经纬密度的调整均会产生独特的面料质地和外观。通过平纹、斜纹、缎纹的变化组织和联合组织,面料纤维组织与经纬浮长线的配合等体现面料的结构花纹。常见的组织构造采用经二重、纬二重、双层组织等,双层组织若配以收缩纱线或进行化学处理后整理,会使织物表面呈现凹凸起绉的立体感花纹效果。构成面料组织的纤维具有结构特殊、形状各异、颜色不一的特点,如多色合股花式线、卷缩线、波形纱线、毛圈花式线等花式纱线,有着别致有趣的形态,在双层组织的运用中会使提花类面料产生生动的视觉效应。此外,收缩丝、雪尼尔纱、竹节纱、节子线等高雅柔美的纱线运用会使面料产生闪光、亚光、绒圈、绒毛、疙瘩等各种视觉和触觉形态,使之呈现出多样化的艺术风格,或清新活泼,或娴静淡雅,或简洁明快,或典雅豪华,或浪漫开放,或含蓄沉稳等,为人们提供了不同的审美感受。

机织面料通过纱线组织构造的变化产生了千变万化的审美形态,而运用手工艺进行的面料再造则是在现有面料织造技术的基础上,利用面料原有的组织结构,通过对面料进行创造性的艺术加工来改变面料的外观的方法。面料再造的过程是设计师按照一定的视觉审美原则对原有面料结构进行再变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灵活运用重复、分割、渐变、回转、透迭、重合等构成手法,对面料进行剪切、打褶、缝制、编织、刺绣等“减法”或“加法”处理,使原本视觉感平淡的面料焕然一新,提升面料的表现力,重塑面料的新形态,丰富家纺设计的创作空间,让消费者在面料新的形态刺激下产生愉悦的感觉,以满足人们对于家纺产品求新求异的审美要求。

二、面料材质肌理的审美特征

人类对于织物的情感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对面料的触觉感受,面料的材质属性和肌理效果带给人们各异的心理感受。通常意义上,面料给人的感受是柔软、温暖,富有“亲和性”,而具体的面料因其材质肌理的丰富差别而使人产生相近或迥异的不同感受。来自自然界的天然纤维材质在属性特征上差别很大,如毛、棉、麻、丝都具有各自独特的质感及性能表征。在审美感受上棉纤维细而柔软、麻纤维硬而粗糙、毛纤维卷曲有弹性、桑蚕丝细长光滑,而通过科技合成的化学纤维因材质可以不断的复合,能够产生更加丰富的视觉和心理感受。面料纤维的性能特点直接影响到面料的质地,如府绸轻薄光洁、手感滑爽;麻纱条纹清晰、爽薄透气;网纱质地稀薄、轻盈通透;绉缎细密光滑、富有光泽;卡其布质地紧密、织纹清晰;灯芯绒具有凸凹纹理、丰厚柔和;尼龙质地挺括、色泽鲜艳。同时,面料后整理技术能够进一步强化甚至改变面料原有的纹理质感,使面料从视觉到触觉都发生变化,进而影响人的心理感受。如漂白、染色、烂花、修花、绣花、砂洗、磨绒、拉毛等后整理工艺使面料呈现出更加丰富的视觉和触觉效应,可以使朴素厚实的棉织物表面闪耀丝绸般的光泽,化学纤维如涤纶、粘胶、丙纶等织造的面料能够产生毛织物的蓬松质感,可以使经过砂洗、酶洗、雪花洗等后整理工艺处理后的普通牛仔面料更具魅力,可以进行热定形工艺处理使面料产生褶皱、抽象立体花纹变化。

材质的形态特点是诠释面料个性的载体。在家纺产品设计中,利用材质本身所具有的物理性、化学性,通过一定的机器或手工工艺将面料进行分解重组后,在空间中重新营造虚实、层次变化,能够使面料以全新的肌理风格出现,产生富有表现力的艺术效果;也可以使用不同材质的面料,按照一定的方式组合后,产生结构、色彩、质地的对比,形成富有节奏的形式美感,来塑造家纺产品的空间造型。

三、面料纹样色彩的审美特征

面料的纹样和色彩作为承载着满足人们审美需求的重要设计元素,是提升家纺设计装饰效果的重要内容,也是最直接的外观表述,极大的影响着家居纺织品的整体风格,体现了居住者的审美理想。近年来,随着个性化家纺设计需求的不断增多,图案的纹样题材、色彩表现、绘图技法、构图方式不断被推陈出新以符合人们对新颖美观的视觉形式孜孜以求的审美心理。面料的图案表现配合家居纺织品的款式造型,形成与家居环境相协调的整体配套产品,产生了不同的风格变化,或清新活泼、或娴静淡雅、或简洁明快、或典雅豪华、或浪漫开放、或含蓄沉稳等,以体现居住者的审美诉求,让居住者感受到舒适愉悦。在家纺设计中同色系的运用强调统一性,具有安静素雅的审美韵味;而对比色则通过色彩的反差、配合醒目的图形设计易于营造欢快热烈的气氛,让人产生兴奋愉悦的审美感受,尤其受到年轻消费者的喜爱。家纺面料纹样的常用题材是花卉植物,随着家居环境现代简洁风格的流行,北欧几何图案在家纺面料上得到广泛的运用。与之相对的是古典风格纹样的装饰运用,其经典的造型和文化内涵广受人们喜爱,如中国的传统纹样具有鲜明的民族图式特点并蕴涵着吉祥美好的寓意,寄寓着中国人传承的审美精神,具有东方文化的独特魅力。

图案在家纺设计中的运用是家纺设计师最重要的工作内容,也最能体现设计师的设计能力和水平,设计师需要在长期的实践中培养高超的图案创造和色彩运用能力。现代面料图案的纹样设计更多的由设计师操作计算机绘图软件或与手绘结合进行。手绘图案的常用表现手法有平涂、勾线、晕染、撇丝等,具有随性、自由、生动的特点。相对于手绘,在效率上计算机具有更强大的绘图能力,可以实现线条和图形的绝对标准化以及无限制的重复,如通过计算机绘图软件创作的分形图案,具有科技感,令人感受到理性和秩序的魅力。

四、结语

随着现代人审美品位和审美要求的提高,人们的审美感觉也更加敏锐、细腻、丰富。这一趋势促进了新面料、新装饰的不断涌现,也促使设计师不断打破固有模式,不断寻找多元化的表达方式来进行家纺设计。在家纺设计中,设计师不仅需要具备与时俱进的审美观、不断创新的设计意识和表现能力,还要具备对面料的纱线组织、纤维材质、肌理效果、纹样色彩的综合理解和认知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做出符合时代特征和时代精神的家纺设计。总之,现代家纺设计需要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以多样化的装饰形式构成家居视觉空间,给人们视觉和心灵的审美,赋予家居纺织品艺术化、自然化和人情化的特征,从而实现物体客观与人主观情感的互动和交流。设计师在家纺产品设计中善于灵活运用审美法则,建构性地创造面料的装饰形态,才能给人们展开一个更多维、更丰富、更现实的审美化空间,赋予生活世界和情感世界更多的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王承轩.创新是产品开发的灵魂[J].现代纺织技术,2004,(02).

[2]龚建培.现代家用纺织品的设计与开发[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

[3]孙晓军.服装面料形态的重塑与表现[J].艺术教育,2007,(07).

[4]包晓兰.引导学生拓展服饰材料艺术的创意空间[J].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3,(03).

作者简介:

倪明,东华大学服装学院纺织品艺术设计专业教师。

上一篇:论广告设计创意的现状和未来 下一篇:浅谈林风眠画作中构图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