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时间:2022-05-07 08:10:43

如何让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摘 要:探究性学习是学生通过自己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获得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探究的过程要有足够的自主探究时空,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探究。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特征是:自主性、探究性、实践性、开放性、过程性、创新性。在探究中要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让学生学会质疑问难,学会求异思维,珍视学生的独特见解,让探究走进学生的生活,使学生真正体验到探究的快乐。

关键词:探究;求异思维;主动参与

“自主、合作、探究”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向我们语文教师工作者倡导的,适合时代要求和语文教学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这种学习方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和帮助下,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小组学习,全班学习的群体作用。

一、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特征

探究性学习也称之为主题探究的学习,是研究性学习的上位概念,也就是说研究性学习一定是探究学习,但并不是所有的探究性学习都是研究性学习。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地提出问题,思考问题。问题就是以我们原有的知识、经验不能解释、理解和说明的现象。因此,教师要关注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让学生发表意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我反省的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独立研究与探索的意识和能力。

1.自主性。要引导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主动参与、自主探究,以此促进学生的自我创新、自我发展。

2.探究性。学生经过独立的思考后获取的知识,会在记忆里保存的更长久。

3.实践性。学生在观察、实践、操作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开放性。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探究。

5.过程性。探究的过程比结果更为重要,让学生亲自经历观察、比较、思考、猜测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探究活动。

6.创新性。引导学生探究活动时大胆想象,猜测创新的见解,从而使学生发散性思维得到发展。

二、让学生学会质疑问难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针对学生的这种心理,教师要营造良好的探究氛围。以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使他们乐于探究。探究的问题由教师和学生自己提出均可,但是要逐步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在启发的条件下帮助学生提出问题,有了问题,特别容易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如,我进行口语交际教学时,出示图:一只小熊正在散步,一只小松鼠急急忙忙地跑过来。学生们观察完后,老师问:小松鼠会说些什么呢?学生的思维像开了闸的水,滔滔不绝。当一组学生表演完,有的学生提出疑问,然后经过商量,讨论哪种故事编的合理。最后尊重学生的意见,把更改后的故事进行表演,学生很满意。这样一来,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进行探索和研究,从中得到收获。

三、让学生学会求异思维

心理学家认为: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欲望和需要,学生通过探究,能从中体验到一种成就感,就是一种强有力的令人愉快的情绪体验,而学生一旦有了这种体验就会产生再次体验的愿望。因此,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学《狐狸和乌鸦》一课时,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你喜欢狐狸还是乌鸦,为什么?”有学生说喜欢狐狸,说他聪明,会想办法。还有的说乌鸦如果也这么聪明,就不会受骗了。答案角度不同,可能是幼稚的、片面的,但这是他们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知识基础、智慧力量探究到的不同结果。所以在讨论中,教师不能一锤定音,只要学生说的言之有理,我们教师都应予以肯定,以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

四、珍视学生的独特理解

要让学生自己珍视对教材、对问题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应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充分的阅读、讨论、理解。在主动探究的实践过程中掌握新知识,培养新能力。我在教学一些写景文时,让学生充当解说员,设想自己要解决什么问题。教学一些理性强的课文,让学生充当正、反方辩论员,提出自己的辩题,说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只要是合理的,都给予肯定。

五、在探究学习中注意的问题

1.教师在提供探究材料时背景要现实、有趣,形式要多种多样。教学中教师根据课题的需要,给学生足够的观察机会,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有自己思考的机会。

2.注意学生的合作质量。合作探究是学习的重要形式。合作探究一定要在每个人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让小组合作充分展示自己的智慧并进行交流,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在合作中,教师要注意每个学生的表现,争取让每个人都参与进来,而不是旁观者,每个人都争做探究的主人。

每个学生都有渴望成功和被赏识的心理需要。当学生这种心理得到满足时,就能引起积极的情感体验。但学生是千差万别的,他们的基础有好坏之差,阅读能力、理解水平、接受能力有高低之分。所以,我们每一个教师把探究学习的方法落实到实处,让学生去发现、去创新、去交流、去表达,让学生在探究学习中寻找真正的快乐!

(作者单位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青山区一机二小)

上一篇:探讨多媒体技术与体育教学有效整合中存在的问... 下一篇:新课改形势下的有效化学教学策略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