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乡村露天电影民俗

时间:2022-05-07 06:45:33

新时期乡村露天电影民俗

摘要:乡村露天电影曾是新时期农村民俗文化中一道亮丽的风景,新中国成立后,电影开始走进农村,由于有满足民间喜庆和农民精神文化需求的特性,露天电影在70年末迅速红火起来,成为婚嫁、寿辰、丧葬等红白喜事礼俗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目前,复兴农村露天电影文化是一项系统而艰巨的任务。

关键词:露天电影 民俗

电影走进中国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在上个世纪前五十年时间,电影基本上只是城里有闲阶层的“专利”,对于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来说,电影只是遥远的“西洋镜”。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电影进入发展的“十七年时期”,农村有了“流动放映队”,电影从此走进乡村。“”期间,乡村露天电影因其特有的政治宣传方面的优势,在观众人数、电影场次、文化影响等各方面获得进一步发展。

“”结束后,由于国家文化政策的调整.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对文化的需求,农村露天电影获得长足的进步,到1984年,全国已有95%的乡村普及了电影,平均每人每年可可看到二十几次电影。与“”前相比较,新时期出资放映电影的主体不再是村集体,而是富裕起来的村民,放电影的目的也不是“寓乐于教”、为政治服务,而是在红白喜事时为喜庆增添气氛。“民俗是具有普遍模式的生活文化”,融入农民喜庆文化的露天电影逐渐成为民间一道亮丽的民俗事象,成为广大农民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以湖北省随州市前进乡观庙村为例,剖析这一值得回味的民俗事象。

观庙村位于随州市西北,有7个自然村,属丘陵地带,其所在的前进乡与新街乡、河源店乡同时隶属于新街镇。前进乡于七十年代中期由乡政府购得放映机一台,1980年承包给江姓放映员,1982年,随着放映需求的增加,村民郭姓兄弟两人合伙购得一架放映机,观庙村所在的前进乡在露天电影最火红的时候.保有两台放映机。

乡村露天电影的流行

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是露天电影火红的时期.究其原因,主要是以下两点:

一、中国喜文化的延伸

传统家庭添丁进口,儿女成年,定亲婚嫁,贺寿养老,丧葬守孝时,都要知会亲友,举行仪式接受馈赠,设宴答谢,从而形成红白喜事礼仪,其中,为生者举办的诞生礼、成年礼、婚嫁礼和寿庆礼称为“红喜事”。对于正常死亡的老人,民问认为是“寿限”到了,不是死了。而是走了,归天了,享福去了,所以,生是红喜事,庆贺新生命的诞生,死是白喜事,庆贺生命的复归。红喜事讲究鼓乐喧天,红红火火。热热闹闹.而白喜事也少不了一个热闹。传统喜庆民俗形式较多的有请戏班、吹鼓手、杂耍、皮影戏、说唱书等。但在六十年代“破四旧”和“喜事简办”号召影响下,这些传统的民俗喜庆形式受到阻遏。

改革开放后,各种红白喜事的操办逐渐隆重,款待宾客、传播俗事信息、烘托喜庆气氛等需求出现,露天电影这一新潮民俗得到迅速发展。如观庙村,经常邀请放映队的有:婚嫁、丧葬、诞辰、周岁、十岁、老人寿辰、“烧周年”、“烧三年满”等。

二、与农村文化需求的切合

从根本上讲,乡村露天电影的流行应归结于其与农民文化生活需求的切合。出资放映的主人家在于聚集人气、营造喜庆气氛,而广大观众则是冲着现实的文化娱乐来的。改革开放后.农民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问,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旺盛起来,而传统民间的娱乐方式或费用昂贵、或形式落后或操演繁琐,渐退出乡村舞台。露天电影有不可比拟的优势,简单易行,故事精彩,信息量大、能在最短时间看到外面精彩世界。因此这一新的娱乐方式迅速流行开来。而且。从广大农村经济承受能力上讲,露天电影确实作到了物美且价廉。

案例一:82年我们家老二(受访者弟弟)做喜事时。放了两场电影,我记得当时的价钱是一场26块钱,当时的稻谷也是2角多一斤,一般来说,只要不是太尖(吝啬)的人家户有喜事都要放的。

值得一提的是,电影作为一种文化,也悄悄地影响着农村生活,如1981年适时而出的家庭伦理道德影片《喜盈门》,仅上映后的两年内,全国观众就达1 7亿人次,成为村民茶余饭后的热点话蹶,其宣扬的价值观对净化当进农村社会风气起到很好作用。

消退的风景

乡村露天电影在经历八十年代的繁荣后,从九十年代初起,开始走下坡路了,在前进乡。九十年代中期,因生意萧条,江姓放映员退出市场.剩下郭氏兄弟也只是惨淡经营。民俗之所以为民俗,在于它具有存在的价值和民情基础。那么什么因素导致这样一道美丽的风景渐趋消退呢?

一、影片质量的下滑导致露天电影丧失吸引力。八十年代初电影红火,但在随后六七年里,电影界对农村观众多方面的欣赏需求重视不够,使整个中国电影失去了发展的大好时机.失去广大农村观众。特别进入九十年代以来,电影发行实行院线制后,优秀的影片更是不能下到农村市场,如1982年第一滴血糙入中国时,广大农村还可以观赏到。但到1995年同是好莱坞大片《真实的谎言》进入中国时,根本就没有发行农村市场的16毫米拷贝。电影失去自身的吸引力、失去观众,而其作为红白喜事吸引人气的功能也就丧失了。

二、替代品的冲击。从八十年代中后期开始,电视大规模走进农村家庭,截止到1996年年底,全国广播电视人口的覆盖率已经分别达到了84.2%和86.2%,电视机的家庭拥有量在3亿台左右。电视的出现极大的冲击了露天电影市场。同时。在红白喜事时作为喜庆娱乐的电影也渐被民间乐队取代,民间乐队现场演奏,有歌手,可以点唱,互动性强,因此出现后很受欢迎,2006年观庙村十二件红白喜事中,有八家请了乐队。

三、主要观众群的流失。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劳动生产效率提高,农村里大量富余劳动力出现,这样,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而在进入城市的“民工潮”中,青壮年占了绝大多数,这些人是农村露天电影观众的主体,也是露天电影文化的积极建设者。可以说泛滥的“民工潮”给露天电影“釜底抽薪”的打击。

2006年,浙江省群众艺术馆理论调研信息中心牵头,对浙江省进行了建国以来首次大规模的乡村田野调查,“2006浙江百村农民文化生活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各类文化下乡活动中,最受农民朋友欢迎的还是电影,老中青各年龄层群体都感兴趣。

但民俗固有其变异性,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改变决定了它的变异。随着经济的发展,那种披星戴月、席地而坐的观影经历渐成为一美好、浪漫的回忆。未来农村电影的发展,必须在观赏电影的舒适性、影片发行、放映机制上有所必进.才能延续露天电影在文化传播上的强大功能,实现这一民俗事象的积极变通。

上一篇:高新技术下的中国纪录片制作观念的转变 下一篇:言承旭我要的是诚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