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北稻区水稻高产高效的技术途径

时间:2022-05-07 12:11:22

赣北稻区水稻高产高效的技术途径

[摘 要] 随着科技的进步,农业种植中越来越重视种植的经济效益。实施高产高效的种植技术,提高种植户的经济收入。本文中主要介绍了赣北稻区水稻高产高效的种植技术。

[关键词] 水稻 高产高效 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3-0124-01

赣北稻区是我国双季稻区和单季稻区的分界线,本区域的热量资源,种植单季稻显得富余,种植双季稻稍显紧张。但是,通过合理选用品种组合,双季稻生产也非常成功,在加强肥、水、药等关键环节管理的前提下,双季稻基本上可实现“吨粮田”。近年来,随着进城务工农民数量的增多,农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留守务农的劳力素质下降,土地逐渐向大户流转。在这种情况下,笔者作了针对性的调查研究,也进行了相应的技术试验,对赣北稻区水稻高产高效途径进行了探讨,认为有以下三条有效途径。

一、以“多穗高产”为主攻目标的双季稻高产途径。以双季抛秧和双季机插保密度,要求每亩插足6-7万基本苗,早稻抛足2-2.2万蔸,确保有效穗达到22-24万;晚稻抛(插)足1.8-2万蔸,晚稻有效穗达到20-22万。目标产量1100公斤/亩。关键技术如下:

1. 合理搭配品种组合。赣北稻区种植双季稻应选用综合性状好、生育期较短的中早熟组合,早、晚稻二季品种的生育期之和应小于或等于225天。

2. 增加用种量和秧盘。要求早稻用种量2-3公斤、晚稻用种量1-1.5公斤;推行双季软盘育秧和机插秧盘育秧,抛秧盘数65-70片,机插秧盘数应达到25片。

3. 以好气灌溉促分蘖。分蘖期灌溉要做到“后水不见前水”。

4. 以配方施肥促稳长。做到氮、磷、钾配合施用,提倡施用45%(N:20%、P5O2:10%、K2O:15%)配方肥,施用量50-60公斤/亩,早稻基肥施用50%、分蘖肥施30%、穗肥施20%,晚稻基肥施40%、分蘖肥和穗肥各施30%。

5. 以综合措施防早衰。一是晒田控苗防早衰,促根深扎,注意“够苗晒田”和“到时晒田”相结合;二是普施穗肥防早衰,因田因苗掌握施肥量;三是养根保叶防早衰,后期进行叶面补肥,实行间隙灌溉,防止断水过早;四是综合防治防早衰,重点防治稻纵卷叶螟、稻飞虱和纹枯病所引发的早衰现象发生。

二、以“大穗高产”为主攻目标的单季稻高产途径。重点是科学选用增产潜力大的大穗型品种,利用手工栽插或机插,每亩插足5-6万基本苗,插足1.5-1.8万蔸,确保有效穗18万左右,每穗平均有效实粒数达到150-180粒。目标产量750公斤/亩。关键技术如下:

1. 选用品种促大穗。选用生育期要大于135天的大穗型品种,不提倡以二晚品种作一季稻栽培。

2. 稀播壮秧促大穗。实行稀播壮秧、栽蘖移栽、双株插植。

3. 精量控苗促大穗。严格按照目标产量要求的有效穗数实行“够苗晒田”,当分蘖数达到目标数的80%时即可开始晒田控苗,严格把有效分蘖数控制在18万左右。

4. 氮肥后移促大穗。确保孕穗期间足够的氮肥供应,促进颖花分化,减少颖花退化。

5. 提高结实保大穗。首先是合理安排齐穗期,尽量把齐穗期安排在8月中下旬,避开高温期抽穗扬花,根据这个原则确定播种期。其次是掌握后期科学灌溉,注重防病治虫。

三、以“节本增效”为主攻目标的水稻“超再”高产途径。在确保第一季高产的基础上,发展再生稻。要求选用开花既耐高温又耐低温、再生力强的超稻品种,实行一季超级早稻加一季再生稻栽培模式。以机插或抛秧为主,每亩插足6万基本苗,插足1.8-2万蔸,确保有效穗18-20万左右。目标产量950公斤/亩(第一季超级稻650公斤/亩、再生稻300公斤/亩)。再生稻关键技术如下:

1. 选用优良品种:品种选择要掌握四点要求:一是再生力强,二是既耐高温又耐低温,三是抗倒抗病,四是头季增产潜力大。根据这个原则,比较适宜的品种有:准两优608、C两优608、天优华占、宜优673、Y两优1号、Y两优7号等。

2. 科学施肥促芽:头季稻齐穗后15-20天,亩施尿素15公斤、氯化钾5公斤,促再生稻萌芽。

3. 合理管水促芽:头季稻灌浆结实期实行间隙灌溉,施催芽肥后让沙层自然落干,进行第二次轻晒田,直到头季稻收割留桩后2天复水,再生稻生长期间一直保持间隙灌溉,到收割前7天断水。

4. 适时收割促芽:早稻成熟度达85%以上时收割为宜,收割时留桩35-40公分。收割时,适度晒硬田泥,尽量减少机械调头次数,减稻桩机损数量,增加基本蔸,促进再生苗。

5. 清草扶蔸促再生苗:头季稻收割后,及时清除碎稻草,并扶正被机压倒的稻桩,增加再生苗,保证有效穗。

6. 早施重施壮苗肥:头季稻割留桩后第3天,施尿素10-15公斤/亩。

7. 适时喷施穗粒肥:再稻破口期,亩用赤霉素2克+磷酸二氢钾200克,对水50公斤喷雾。

上一篇:浅谈农机管理工作对“三农”生产的重要作用 下一篇:兽医防疫管理体制现状及其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