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滴氢化可的松致过敏性休克1例等

时间:2022-05-06 08:14:21

资料与方法

患者,女,76岁,体重61kg,因反复上腹部疼痛5年余,再发12小时入院。临床诊断:慢性胆囊炎并胆囊结石。术前血、尿常规,肝、肾功,血糖,电解质,胸片、心电图正常。入院后第6天在连续硬膜外麻醉复合全麻下行胆囊切除术,术中出血约2500ml,术毕因失血性休克转入综合ICU。输注浓缩红细胞、白蛋白,抗感染治疗,补充容量,用多巴胺(6~12μg)维持,生命体征平稳(BP95~120/50~70mmg,P75~110次/分,SP0290%~96%)。术后第2天,加用氢化可的松100mg静脉滴注。静滴完毕患者出现胸闷,心悸,呼吸困难,额部大汗。当时监护仪显示BP67/43mmHg,P130次/分,R31次/分,SPO285%,CVP7.5cmH20。加快输液,面罩吸氧,将多巴胺逐渐加调至20μg(Kg・分)后血压逐渐升至110/65mmHg,P80次/分,R21次/分,SPO296%,呼吸平稳,额部出汗停止。术后第3天,氢化可的松静脉滴注至半量时患者出现同样临床表现:胸闷,心悸,呼吸困难,额部大汗。当时监护仪显示BP60/31mmHg,P135次/分,R32次/分,SPO279%,CVP10.5cmH2O。加快输液,面罩吸氧,将多巴胺逐渐加调至18μg(Kg・分)上述表现无改善,分析病情及所用药物,考虑与氢化可的松有关并停用,将多巴胺逐渐加调至22μg/(kg・分)后血压逐渐升至108/50mmHg,P85次/分,R20次/分,SPO296%。停用氢化可的松后(其他治疗不变)未再出现上述临床表现。

讨论

氢化可的松具有抗休克、抗炎、抗变态反应等作用,通常用于各种类型休克的治疗。

氢化可的松导致过敏性休克笔者未见报道。本病例临床表现为周身蚁行感,胸闷,心悸,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口唇发绀,伴大汗淋漓,血压下降或抽搐等。经用异丙嗪或肾上腺素、吸氧、对症治疗,大多数患者恢复。该患2次休克均发生在静滴氢化可的松过程中,临床表现相同,停用后未再发生,因此我们分析是氢化可的松导致的过敏性休克。临床静滴氢化可的松过程中无诱因出现类似临床表现,应考虑氢化可的松过敏反应可能。

心肌肌桥致急性心肌梗死l例

于祝先 刘东彦

资料与方法

患者,男,76岁。因反复胸痛5年余,加重3天入院。患者于5年前休息时突发剑突下及前胸部闷痛不适,伴全身多汗及乏力,持续约1小时后逐渐缓解。以后时常发作,常于劳累后出现,持续约1分钟,曾诊断为冠心病,口服硝酸甘油、复方丹参片等药物。3天前再次出现休息时疼痛,伴全身大汗、乏力,持续约1天后缓解。在当地治疗无好转,来诊查心电图示:V3~V6ST-T改变,TNT(肌钙蛋白)阳性,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急性非Q波性心肌梗死”收入院。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病史,无吸烟及饮酒史。查体:T37℃,P68次/分,R18次/分,BP95/55mmHg,神志清,两肺呼吸音清,无哕音,心界不大,心音有力,律齐,无杂音。腹软,肝脾不大。复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律,ST-T改变,3~V6 ST段压低及T波倒置较前加深。WBC4.8×109/L,HGBll6g/L,PLT 112×109/L,CRP 79.60mg/L(0~8),胸片:两肺纹理大致正常,未见实变,主动脉结宽,肺动脉段平直,各房室无增大。心脏超声:各房室内径大致正常,左室心尖部轻度扩张圆钝,轻度矛盾运动,室壁厚度尚正常,余室壁及厚度正常,各瓣膜结构及功能正常,诊断:冠心病,心梗,左室心尖部运动异常,左室舒张功能减低。冠脉造影结果:冠状动脉分布呈右优势型,右冠状动脉近端开口处及全程斑块,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近端及远端全程斑块,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中段肌桥收缩压迫管腔90%狭窄,左回旋支开口处斑块。结论:未见明显狭窄及阻塞性病变,前降支中段肌桥。

上一篇:大剂量维生素B6在HIE治疗中的作用观察 下一篇:中医辨证治疗肺癌伴胸腔积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