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位线定理的应用技巧

时间:2022-05-06 05:28:29

中位线定理的应用技巧

三角形和梯形中位线定理在同一条件下具有两个结论;一个是位置关系,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或两底),另一个是数量关系,中位线等于第三边(或两底和)的一半.

一、“遇到中点连中点”,直接构造中位线

例1已知:如图1,在四边形ABCD中,

AB=DC,点E、F分别是AD、BC的中点,G、H分别是对角线BD、AC的中点.猜想:

EF与GH有怎样的特殊的关系?试证明你的猜想.

分析:EF与GH的特殊关系,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观察与思考:一是是否有特殊的位置关系,图中EF与GH是相交线段,则它们是否互相垂直;二是大小关系,显然EF与GH不会相等,但可以互相平分.

解:猜想:EF与GH互相垂直平分.

证明:连结EG、GF、FH、HE.

在ABD中,因为AE=DE,BG=DG,所以EG=

12AB.

同理GF=12CD,FH=12AB,HE=

12CD.

又因为AB=CD,所以EG=GF=FH=HE.

所以四边形EGFH是菱形, 所以EF与GH互相垂直平分.

说明:“遇到中点连中点”,本题通过连结中点,由此构造出三角形的中位线,从而利用中位线定理解决问题.

图1图2

二、有中位线无三角形时,添线补全三角形

例2已知:如图2,在梯形ABCD中, M、N分别是AB、CD的中点,

NE∥DM交BC于点E,连结ME.

求证:ME=DN.

分析:由M、N分别是AB、CD的中点,知

DN=12DC.因此,欲证

ME=DN,只需要证ME=12DC,联想三角形中位线定理,考虑延长

DM交CB的延长线于点P,构造出三角形中位线基本图形,由三角形中位线定理,问题便可得证.

证明:延长DM交CB的延长线于点P.

因为AD∥BC,所以∠ADM=∠ BPM.

因为∠AMD=∠BMP,AM=BM.所以AMD≌BMP.

因为DN=CN,NE∥DP,所以CE=PE,所以ME=12DC=DN.

说明:在证明四边形中有关边、角相等的问题时,常常是把边、角构造为三角形中的边、角来解决.若题设中有中点条件、线段的两倍或一半关系,则可考虑中位线,当条件不完备时,可以作辅助线构造中位线,为使用中位线定理创造条件.

三、有中点无中位线时,取中点连中位线

图3

例3已知:如图3,在四边形ABCD中, AC、BD相交于点 O、E、F分别是

AD、BC的中点,EF交AC、BD于点M、N.求证: OM=ON.

分析:要OM=ON,只需要证

∠OMN=∠ONM,由E、F分别是AD、BC的中点,联想三角形中位线定理,考虑取AB中点P,并连结EP、FP,构造出三角形中位线基本图形,易证

PE=PF,再由平行线的性质,便可证得结论.

证明:取AB中点P,连结

EP、FP,则EP、FP分别是ABD、ABC的中位线,

所以PE=12BD,PF=12AC,

因为AC=BD,所以PE=PF,所以∠PEF=∠PFE,

又因为PE∥BD,PF∥AC,

所以∠OMN=∠PFE,∠ONM=∠PEF,所以∠OMN=∠ONM,所以OM=ON.

说明:在三角形(或梯形)中,如果已知一边(或一腰)的中点,常常取另一边(或另一腰)的中点,以构造出中位线定理的基本图形来解决有关问题.

四、仅有中点时,先构造三角形,再构造中位线

图4

例4已知:如图4,在四边形ABCD中, AB=CD, E、F分别是BC、AD的中点,连结EF并延长,分别与BA、CD的延长线交于点M、N.

求证:∠BME=∠CNE.

分析:先连结BD构造出三角形,再取BD中点H,连结

HE、HF,构造出三角形中位线基本图形,易证

HE=HF,从而∠1=∠2,再由平行线的性质,便可证得

∠BME=∠CNE.

证明:连结BD,取BD中点H,连结HE、HF,

因为F是AD的中点,

所以HF∥AB,HF=12 AB,

所以∠1=∠BME,

同理:HE∥CD.HE =12CD,

所以∠2=∠CNE.

因为AB=CD,所以HF=HE,∠1=∠2,所以∠BME=∠CNE.

说明:本例是先构造三角形,再构造三角形中位线来解决问题.当图形中已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中点,但这些点的连线不能构成三角形的中位线时,一般是先连结某条线段,构造出三角形,再取该线段的中点,构造出这个三角形的中位线.

[江苏省涟水中等专业学校 (223400)]

上一篇:浅析初中数学素质教育的实施 下一篇:建和谐企业 圆幸福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