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儿童的理解

时间:2022-05-06 04:41:21

理解儿童的理解

[摘要]后现代哲学解释学认为理解是人存在的方式。人自从呱呱落“地”以后,就不断理解着世界,体现生命和生存的意义,那些看上去很“浅薄的”哲学和科学思想,以及“简单”的艺术手法,无不体现儿童对世界的理解。但在现实社会中,成人往往无法正确理解儿童,容易把成人的意识强加给儿童。我们要通过“澄明”“阐亮”和“平等对话”来改变这种现状,还儿童一片新的世界。

[关键词]理解儿童成人

哲学解释学是以理解为核心话语的,它的理解观为思考儿童的理论提供了新的视角。

一、解释学的核心话语――理解

后现代哲学解释学认为理解是人存在的方式,理解是人生活的本源性的生活方式。人自降生,呱呱落“地”,而“大地”已是人文世界,人与此世界不可分,就如树不能脱离“大地”一样。人――此在总是向着“此”人文世界而在,他必须理解“此”人文世界,他必须理解自己,建构他在“此”的意义,自从人有了(理解)这个“世界”,人也就有了意义。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世界,离不开“意义”,离不开社会与历史,更离不开理解。m理解具有普遍性和根本性,人的生活过程就是不停地理解和解释的过程,理解展开的是―个人的精神世界。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哲学解释学才把“理解”作为哲学的核心问题提了出来,这其实就是把“人”作为哲学的根本问题。哲学解释学探询“理解”,就是在本体论上探询人的存在,关心人的生活,凸显人的主体性。儿童作为人,也有其主体性,也有其生活的世界,也有理解,所以,我们不能忽视甚至贬低儿童的理解。

二、儿童的理解

儿童拥有的经验不如成人的多,儿童对世界的理解肯定与成人对世界的理解不一样,但儿童也是主体,也有自己的对世界的理解,因为这是他们的生存方式。

1.儿童的哲学

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是对智慧的热爱和追求,因此每一个人都有其自己的哲学,儿童也不例外。一个5岁的孩子担心苹果是不是活着的,他断定苹果在树上时是活着的,但带进室内便不是活的了。“如果是活着,那么我们吃的时候,便是在吃活的东西了,如果不是活着,那么它和仍挂在树上的苹果有什么两样呢?”这些问题、领悟和感叹都是儿童对周围世界或自我的积极探索、思考、认识和解释,它们就是儿童的哲学。

儿童的哲学问题是很值得成人虚心思考的。成人习以为常的最平凡事物的表面现象,却往往成为儿童思考的对象。所以成人不应讥笑儿童似乎浅薄的提问,而应严肃地看待并作深入思考。

2.儿童的科学

儿童对周围环境有一种天生的好奇感。从儿童对周围环境好奇、(出声或不出声的)发问、观察并对现象进行解释,这一过程,刘晓东博士称之为“儿童的科学”。爱因斯坦回忆说:“当我还是一个四五岁的小孩……父亲给我看一个罗盘……这只指南针以如此确定的方式行动,是根本不符合那些在无意识的概念世界中能找到位置的是我的本性的……我想一定有什么东西深深地隐藏在事物后面。”童年爱因斯坦对磁石的解释是泛灵论的。

儿童的科学确实是科学。也许有人会说,成人世界里的科学是深奥的,而儿童的科学是肤浅的。然而,当我们从科学史的角度来审视科学的时候,我们便会发现,成人的科学并不总是深奥的。古代的科学与儿童的科学颇为相似。

3.儿童的艺术

儿童的艺术是儿童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是童年生命的律动。儿童是以感性的态度理解世界的。在儿童眼里,宇宙万物都是有生命,有感情的。儿童如果要画太阳,便会将太阳当做一个人,有眼睛、有嘴巴。听过神话的儿童可能会在月亮里画出神话中的人物。而他画的人物,可能只是圆圈和线条而已,甚至将腿和臂都省略掉。

三、成人对儿童理解的态度

成人和儿童都是主体,都有对世界的理解,但因为现代社会是化占主导地位的社会,成人处处控制儿童的“理论”,成人把自己的意识强加于儿童。主要体现在:

1.充耳不闻

有些成人认为儿童是无知而幼稚的,提出的问题没有多少可以值得思考,而且4岁至6岁这个年龄段的儿童,他们所提的问题会如天上下冰雹一样接踵而至,成人很烦。所以成人常常对儿童的问题充耳不闻,不予以理睬,以“我很忙,没空”来打发孩子。殊不知,这是一种不正确的做法,扼杀了儿童探索的兴趣和创造性。

2.随意糊弄

有些成人自以为很聪明,觉得生活经验要比儿童丰富,当儿童提出疑问时,成人就用极其严厉的口吻说:“我吃的盐比你吃的饭还要多,你小孩懂什么啊?”儿童有自己的理解,虽然并不符合成人的逻辑,但有它存在的价值,我们不能全盘否定,随意糊弄。我们要站在儿童的世界,把儿童当做世界的主体,而不是附庸,那样,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儿童对世界的“理解”。

哲学家周国平对妻子说:“也许婴儿都是小人精,糊涂的是我们大人。我们满以为能糊弄孩子,其实只是糊弄了我们自己。”他赞美他的女儿:“你如同一朵春天的小花开放在我的秋天里。”

3.极力压制

理解不是简单地获得“对象”的知识,它关心的不仅是真,而且还是善和美,儿童对世界的理解更是真、善、美的完美结合。但现代社会受技术理性的影响,过分追求“客观知识”,压制实践理性追求的“善”,从而把儿童对世界的理解中的善和美给抹掉,只追求所谓的“真”。这样就忽视了儿童的主体性,忽视了儿童本身存在的意义。不利于儿童的身心发展。

四、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儿童的理解

后现代哲学解释学认为理解是人的存在方式,理解是人生活的本源性的生活方式。所以,我们要尊重儿童的理解,改变以往对儿童理解的态度,理解儿童的“理解”。

1.成人要“澄明”和“阐亮”

理解不仅是智力活动,理解还是人存在的一种历史过程,理解是人生命的本质和表现。成人对儿童的偏见,我们要“去蔽”,要“澄明”和“阐亮”。儿童不是无所作为的,他们也有自己的主体性:儿童不是成人的附属物,他们也能够建构自己的世界。教师要改变“师道尊严”的旧观念,放下架子,从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和教育背景出发去理解学生的思想和情感,多一些宽容,少一些苛责。

2.平等对话

在哲学解释学者看来,人与物、人与人、人与世界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理解”与“对话”的关系。在哲学解释学中,对话不仅指交往双方之间的狭隘的语言谈话,更重要的是双方心扉的“敞开”和“接纳”,是对“双方”的倾听,是指双方共同在场、互相吸引、互相包容、共同参与的关系,这种对话更多地是指相互接纳和共同分享,指双方精神的互相承领。在对话中,双方通过沟通理解对方的意义。教学不是我教你学,而是互教互学,是意义互动的过程。教育过程是师生间意义分享和实现的过程。

儿童是主体,我们要理解儿童的“理解”,体会儿童的诗意。但现实生活中,成人没有设身处地地为儿童着想,使得儿童成为成人的附庸。我们要走出这样的阴霾,还儿童一片更为广阔的天地,体现儿童的主体性。让儿童生存得更自由,更有自己的特色,更富有儿童本身生命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金生锰.理解与教育――走向哲学解释学的教育哲学导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

[2][3]刘晓东.儿童精神哲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4]周国平.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9.

[5]王爱玲.基于解释学哲学的关于“理解”的教育主张与思考叫.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09).

[6]姜勇.郑三元.理解与对话―从哲学解释学出发看教师与课程的关系[J].全球教育展望,2001(07).

上一篇:道德生成模式:训练一教育一交往 下一篇:论传统与现代教学文化的平衡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