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理解”中的理解

时间:2022-09-16 10:54:40

【摘要】 本文论证了关心和帮助只是理解的基础,还得理解“理解”中的两性,才能要达到双方共同理解的完美境界。

【关键词】 理解 双向性 沟通与融洽

【中图分类号】 G63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08-023-01

高尔基在《与世隔绝》里面说过一段话:“如果人们不会互相理解,那么他们怎么能学会默默的互相尊重呢?”列夫・托尔斯泰在《童年 少年 青年》里也曾说过:“我们平等的相爱,因为我们互相了解,互相尊重。”教育、教学是师生双方的活动,大凡教育教学获得成功的无不是在师生心灵沟通时实现的,育才的过程中,“疏”永远要比“堵”的效果好得多,只因为它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由此可知,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理解“理解”中的具体做法,尽可能做到双方真正的相互理解,以利于心灵的沟通、融洽。

理解的基础是需要关心和具体的帮助。不错,这是总所周知的道理。在小学阶段,我最盼望的是父母,师长的关心和帮助。到中学以后,逐渐学会了自理,自然,留在自己记忆深处的总是“理解万岁!”这句话。当时,“理解”究竟是什么?每当朋友相问,我总是回答:关心与帮助。后来我工作了一段时间,自己才从做班主任的思想工作中悟出这只是理解的基础。在我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发现理解是十分重要的,许多问题的产生都是由于彼此之间不能相互理解造成的,我们教师应该给予学生足够的理解和关心,让学生愿意真心相待,这样才能形成师生顺利沟通,共同进步的局面。

学生时代的“理解万岁!”犹如“阿Q精神”一样――只能在失败中暂且得以寄托,在成功中得以慰藉罢了。我觉得,只做到这一点还是不能达到理解的完美境界,举个例子来说吧,假如下暴雨了,你正要冒雨去上学。有个好心人劝你:“孩子,下这么大的雨,别去上学了。”很显然,这个人非常关心你。但是,这个人理解你吗?他理解你那求知欲的心吗?他一点也不理解,只是关心,至少没有真正的理解。

我认为关心和帮助只是理解的基础,要达到双方共同理解的完美境界,还得理解“理解”中的两性。

理解具有双向性。一个人想得到完全的理解是多么难,老师与学生也一样,学生(特别是中学生)能够得到老师的完全理解也是极少数的,他们往往最需要老师的理解。因为,当今的中学生独生子女占多数,他们刚脱离父母,在慢慢学会自理的过程别需要师长的理解。平时,我们有的师长只是单方面强调学生要尊重和理解老师,而没有把师生之间互相尊重、互相理解摆在同等的位置上,更没有根据他们的个性心理特征去理解他(她)。我们教师应该理解自己的学生,给予学生足够的理解和关心,这样学生也会反过来理解老师的工作。促成师生相互理解的良好关系。这样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老师的工作。

正如我教过的一个班中有一位学生,学生都称他是 “呆木头”,遇事总喜欢刨根问底。我对他的性格也非常讨厌,每当他刨根问底时我就说:“你整天问七问八,不问到学习正课的点子上,干嘛?少来嗦!”有一次,他见我拿着一条他从来没有见过的青藤来捆绑东西。他就主动过来帮捆扎,并好奇的问:“老师!你拿的是什么青藤?”“葛麻藤。”“葛麻藤?从来没有听说过,为什么叫做葛麻藤呢?”他非常想知道其得名的来源。

这时,我又不高兴了,说“又来嗦了,老师又不是生物系研究生。你不会上网去百度吗?”此刻我看他的表情,他多么希望能得到老师及时圆满的答复啊!现在,我工作久了,每每回想起来:“难道我给他的课本知识是对他的理解吗?他渴望的仅是这些吗?他多么的渴望老师能理解他的这颗好奇心。

理解应该是持续的。在一时一地的理解还是不能达到真正的理解,理解还需要根据人的个性心理发展,对于个性的强与弱,要善于疏导他们的心理发展中的障碍以及疑难之处,不能像上述那样“一棍子打死人”。那就堵塞了沟通理解心灵的桥梁,一堵效果就更糟。

故此,说理解,我们又不能单纯把它看成是关心和帮助,更不能与平时的迁就等同起来。否则,就会抒发出:在人生道路上,有多少人需要理解,有多少渴望得到理解。然而,又有多少人不理解,又有多少人没有完全理解人。这种平凡人的感叹。

总之,理解不仅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关心与帮助,我们还应根据人的个性与心理特征的发展、动机以及性格偏好去疏通彼此的心灵,才能搭起沟通心灵之桥,真正做到“理解”中的理解。当教师把每一个学生都理解为各有个体差异性的个体,了解他们各自的特点,他们的理想,他们的性格,他们的思想,能够做到换位思考,才是获得理解最大的诀窍,只有这样,教师和学生才能够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和谐相处,共同进步。

上一篇:高中音乐欣赏课中创新思维培养策略 下一篇: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差生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