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连康联合茵陈五苓糖浆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观察

时间:2022-05-06 04:19:04

【摘要】 目的 观察思连康联合茵陈五苓糖浆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方法 将92例新生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 对照组46例。对照组单用茵陈五苓糖浆, 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思连康, 观察两组黄疸持续时间。结果 治疗组黄疸持续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思连康;茵陈五苓糖浆;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最常见的症状, 80%~90%的足月儿临床都可见到黄疸。新生儿黄疸主要症状为颜面、颈部皮肤黄染, 血液检查血清胆红素水平增高。可将其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 两者并无明显界限, 后者是前者的延续, 而后者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为高胆红素血症。对新生儿黄疸应及早干预, 可有效降低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1]。作者采用茵陈五苓糖浆联合思连康治疗新生儿黄疸, 取得良好疗效, 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院妇产科2012年10月~12月出生的足月顺产新生儿118例, 其中男62例, 女56例。出生体重2500~4000 g, 孕周37~41周, 阿氏评分正常, 生后30 min早吸允并开始母乳喂养。黄疸出现时间为生后24~72 h, 逐渐加重, 患儿精神反应、吃奶、哭声、睡眠及大小便均正常。糖尿病儿, 胃肠道畸形, 唇腭裂, 消化不良性腹泻等患儿排除在外。母亲体健无肝炎病史。两组新生儿均母乳喂养, 胎龄、日龄、体重、性别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1. 2 方法 全部新生儿于入院后用国产经皮测胆红素仪测量胆红素值, 取新生儿前额正中及胸部正中为检测点, 分别各检测3次, 取其平均值, 以后每天上午9点左右用相同方法检测1次, 直至出院(出院后随诊)。对照组单用茵陈五苓糖浆5 ml, 3次/d, 口服, 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思连康0.5 g口服, 3次/d, 。两组治疗期间均继续母乳喂养不间断。观察两组新生儿黄疸持续时间。(经皮测胆红素值

2 结果

对照组新生儿黄疸持续时间为(15.45±1.63)d;治疗组新生儿黄疸持续时间为(10.25±1.06)d, 两组数据采用χ2检验, P

3 讨论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最常见的一种临床症状, 主要表现为皮肤黄染, 血清胆红素浓度升高, 如不及时治疗易造成颅脑损伤, 严重影响新生儿的生长。而新生儿黄疸除与胆红素产生增加、肝脏功能不成熟、肝酶系统活性低、处理胆红素能力不足有关外, 还与胆红素在肠道内重吸收有很大关系。新生儿肠腔内尚未建立正常菌群, 不能将进入肠道的胆红素还原成尿胆原、粪胆原, 且新生儿肠道中β-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高(母乳喂养更增加其浓度), 它可将肝脏处理后的水溶性结合胆红素迅速分解成脂溶性的未结合胆红素, 被肠道重吸收, 进入体循环, 造成高胆红素血症[2]。因此, 在新生儿肠道内尽早建立正常菌群, 促进肠道内胆红素代谢与排泄, 减少重吸收, 成为黄疸的有效治疗措施之一。

思连康是由婴儿双歧杆菌、嗜乳酸杆菌、肠球菌和蜡样芽孢杆菌四联活菌组成。口服后它可在肠道不同位置定居繁殖, 使肠道内形成益生菌环境, 其代谢产物乳酸和醋酸可使肠道pH值下降, 致使β-葡萄糖醛酸苷酶的活性下降, 减少肠道中结合胆红素水解, 促进其还原成水溶性的尿胆原、粪胆原, 同时增加肠腔内渗透压使肠蠕动加快, 使尿胆原、粪胆原随粪便排出体外, 减少肠壁对胆红素的重吸收, 阻断胆红素肠-肝循环, 起到降低血清胆红素浓度的作用[3]。茵陈五苓糖浆由茵陈、肉桂、白术、茯苓、泽泻、猪苓六味药组成, 具有通阳健脾, 利湿之功效[4]。现代药理研究证明, 茵陈具有显著利胆作用, 在增加胆汁分泌同时, 也增加胆汁中固体物、胆酸和胆红素的排泄量。肉桂温阳化气, 通阳利水;白术、茯苓健脾化湿, 白术还能保护肝脏, 防治四氯化碳所致肝糖元减少, 茯苓有保护肝脏作用, 茯苓多糖能增强免疫功能。泽泻、猪苓利水通便。

本研究中, 思连康联合茵陈五苓糖浆协同治疗新生儿黄疸, 黄疸持续时间明显低于单独应用茵陈五苓糖浆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 李定华,钟红磊,吴玉宇,等.新生儿黄疸的早期干预.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1,9(2):82.

[2] 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7:218.

[3] 陈贻骥,刘作义,吴仕孝.新生儿胆红素肝肠循环以及微生态调节剂干预新生儿黄疸的机制.儿科药学杂志, 2003,9(2):10.

[4] 章为,丁野,李文莉,等.茵陈五苓糖浆质量标准研究.中国药师, 2012,15(1):33-36.

上一篇:生脉注射液与丹参注射液配伍治疗肺癌晚期合并... 下一篇:卡维地洛及卡托普利防治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心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