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网格技术与无线电管理的有效结合

时间:2022-05-06 02:14:57

浅谈网格技术与无线电管理的有效结合

摘要:文中阐述了网格技术的基本概念,并结合国内无线电管理发展现状,提出了与无线电管理工作的结合创新性思路和解决途径,重点分析了管理和业务的网格化实现方式,以及目标数据,提出了区域信号数据库和无线电管理对象数据库的建立实例,可为无线电管理相关行业的技术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网格技术;无线电管理;信号数据库;场强定位

中图分类号:TN915.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08-0000-02

The Effective Integration Between the Grid and the Radio Management

Song Feng

(Shenzhen RongXing Industrial Development Co.,Ltd.,Shenzhen518031,China)

Abstract:The paper describes the basic concepts of grid technology,combin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omestic status of radio management,radio management is proposed with a combination of innovative ideas and solutions,focusing on analysis of the management and operations of the grid implementation,and the target Data signal is proposed regional database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radio management object database instance,for the radio management and technical personnel related industries provide a reference.

Keywords:Grid technology;Radio management;Signal database;Field positioning

一、引言

伴随无线电通信事业高速发展,国内无线电管理技术设施逐渐得以完善,并逐步投入使用,已取得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是,由于无线通信设备已经由窄带、大功率发射逐渐朝数字化、微型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现有的粗放管理逐渐不能满足业务和管理工作需求,仍处于被动式管理阶段。如何完成实现无线电管理信息化、自动化,由被动式行业管理模式向主动式社会化服务型转变,做到管理精确化、科学化,以适应未来无线电通信事业发展,是目前无线电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难题。

目前,一种新型的网格技术逐步走进人们的视野,并得以某些行业局部范围的应用。基于网格技术,笔者提出了新型数字化无线电管理的构建思路,期待对国内无线电管理信息化建设有所裨益。

二、网格技术介绍

网格技术(Gridding Technique)为近年来提出的一种新型技术,通过借用计算机网格管理的思想,将管理对象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若干网格单元,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各网格单元间的协调机制,在网格单元之间实现有效地信息交流,透明地共享组织的资源,最终达到整合组织资源、提高管理效率的现代化管理思想,是实现网格化管理的一种方法或技术解决手段。

三、无线电管理中的网格应用

网格技术作为一种管理技术理念和设计思想,能够将无线电管理中涉及的空间分布、业务对象,结合地理信息系统,通过层次化、数字化和网格化,构建区域信号数据库及无线电管理对象数据库,最终实现对无线电频谱资源及台站的精细化管理。

(一)管理对象部件的数字化

无线电管理对象部件的数字化,是实现网格管理的前提条件,通过将台站的类别、工作频率、发射功率、发射时间、发射天线、发射地址以及管理人等对象部件属性的编码化和数字化,建立详尽的无线电信号数据库,是实施有效、精细无线电管理的前提,也是提高无线电管理效率的根本要求。

1.管理对象数据的采集。无线电信号数据库是利用无线电管理部件数据调查结果,运用空间数据采集技术、地理编码技术、空间数据库建库技术以及地理信息服务技术等先进技术,以如高精度地形图和遥感影像图为底图,按照无线电管理部件对象的功能划分,分层绘图,把每一个部件与其属性信息表建立关联,将其全部定位到所属网格单元中,并对部分对象的编码进行实地标注。

2.无线电信号数据库的建立。无线电信号数据库的建设、管理与维护是数字化、网格化无线电管理建设中最基础、最耗时、投资大的一项工作。建议利用已有的工作基础,充分利用台站数据,采用统一的网格划分、统一网络平台、统一数据标准、统一应用平台等建设和运行模式,建立完善的数据管理和维护机制。

无线电信号数据库的内容可以分为三类:空间数据、业务数据和系统运行支撑数据。

(1)空间数据库.空间数据库是数字化无线电管理的核心数据库,包括基础地理数据、部件数据、事件数据和网格数据。网格数据按照“单元网格―管理区”二级网格的层次关系进行组织,无线电网格化管理工作按照管理区开展。

(2)业务数据.围绕无线电管理及各科室部门业务,基于单元网格、部件、事件等基础性数据之上的管理性数据: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数字化无线电管理平台的业务管理信息,另一类是各科室部门的专业管理信息。

(3)系统运行支撑数据.提供元数据、数据字典、系统级配置等支撑类信息。

(二)监管区域的网格化

网格划分是无线电管理部件数据库建设中非常基础性的工作,所有的部件调查都需要落实到具体的网格当中。

网格划分可以以行政区划为一级网格单元,并结合监管业务、管理对象等属性进一步划分二级子网格,依次类推。基于电子地图,依托网格划分,可对网格中的数据资源、信息资源、管理资源、服务资源进行整合后,实现共享,由管理员对整体网格实施全时段监控,同时明确各级区域的管理责任人,从而在纵向上实现对管理空间的分层、分级和全区域管理,从而实现无线电从粗放管理到精确管理的转变。

精确的网格化划分使无线电管理的触角深入到了无线电业务应用领域的每一空间,将监管方向从静态资格监管转到动态行为监管,从主要监管登记事项转向重点打击非法干扰、非法用频、非法设置台(站),为重点部门、重点行业提供服务,保证对区域无线电业务应用监管到位。

监测区域的网格化,是管理部件数字化和网格化的前提,也是无线电信号数据库建库的重要设计依据。

(三)业务管理的网格化

1.信息查询的网格化。在建立信号数据库时,可采集建立的时间、地理坐标、所属区、街道,该频率、台站属于哪个格网中,该网格的管理员等辅助信息。这些数据可以帮助无线电管理部门快速、准确地了解区域无线电台站发射设备的使用情况及其它相关属性,为高效率执法提供参考。

2.监管职能的网格化。通过对区域进行网格划分,把无线电频率、台站按照空间和所属单位分布划分为若干个网格,针对每个网格设立管理员,实现无线电管理的责任下放到具体的负责人和具体的网格,最终实现网格内的监管功能,完成设备管理、专项整治、数据采集等业务。网格负责人可以实施无线电设备使用者进行分类分级的确认,以及自动确定巡查周期等工作。

3.空间域分析的网格化。在对区域的无线电频率、台站进行网格划分的基础上,实现以下空间域分析功能:

(1)以无线电频率、设备为查询对象,查询周边地区的无线电设备分布情况、违法记录情况等,并对往年的电磁干扰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2)分析一定空间范围内的无线电台站分布、执法记录、随时了解无线电设备使用的整体状况,促进无线电管理部门在监管方式以及对电磁环境秩序的控制力、信息掌握量、工作运行机制等方面实现战略转变。

(3)查询具体管理员所管辖的网格内执法过程,处罚结果等。

(4)对特定网格内的无线电应用总体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对区域范围内的无线电业务发展、运行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形成直观的空间上的分布属性图层。

4.移动执法的网格化。采集大量的静态和动态信息并输入计算机,通过增加移动数据采集设备,使无线电执法人员在巡查的过程中,利用移动终端自动生成无线电设备空间属性数据和时间属性数据。

移动终端信息的采集,有助于建立、补充完善单元网格的区域信号数据库的数据,并提供台站数据核查功能。

5.趋势分析的网格化。分析是激活信息功能、提高信息利用价值的核心环节。而趋势分析是根据历史数据对现状和未来发展做出的预测分析。

预警分析:根据无线电台站使用者违反无线管理规定的类型、特点、导致电磁环境秩序混乱的程度进行区域性、阶段性的分析。根据预测模型,从中及时发现当前电磁状态趋势的新动向,进而为管理决策部门及时调整无线电监管重点提供客观真实的依据,将一些无线电违法使用行为控制在萌芽状态。

电磁环境发展分析:根据特定网格区域的电磁环境数据,选择预测模型对未来一段时间内可能的电磁环境进行预测。

四、网格管理信息的展现

基于信息的数字化,可在电子地图上直观地显示监测网格和网格内的各种信息,并可以以图形表现信息查询结果和各种统计比较信息,如频率使用、台站位置、报警信息等信息。

网格信号报警信息展现

五、网格化管理的优势

网格化的无线电管理,具有以下几点优势:

1.管理思路转变:突破传统的粗放、被动式管理,朝精细科学化、主动服务型管理转变,尤其部件数据的图层化,使得对象管理更加直观,更加规范。

2.管理范围转变:进一步适应现代通信技术发展,即数字化、微型化、智能化通信。

3.管理方式转变:不仅仅是信号数据采集管理。通过建立单元网格的分析模型,可进行趋势分析,突出管理重点。

4.技术设施建设转变:精细的监测区域网格,为无线电技术设施建设方面提供了重要依据,包括设备技术选型、建站规划。

5.测向技术的转变:根据方向性天线接收的目标信号场强,结合信号数据库,可初步定为目标信号的网格位置。

六、结束语

网格技术是最新提出的概念技术,有着广泛的研究价值和应用价值。本文地提出的网格技术与无线电管理工作的结合创新性思路和解决途径,对于启发无线电管理建设思路的转变,突破无线电管理发展中面临被动式、粗放型监测等的系列问题,发掘网格管理在无线电管理中的应用实例,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周鸿顺.频谱监测手册,2002

[2]李东科.无线电监测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3]李俊杰.深圳市数字化监测网功能需求的思考

上一篇:基于ARM处理器的嵌入式WEB服务器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多服务供应商\多合作伙伴参与的软件实施项目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