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管道储运安全及事故预防措施分析

时间:2022-05-06 05:59:38

石油管道储运安全及事故预防措施分析

摘要:石油天然气是我国重要的能源,与人们的生活、生产等方面息息相关。此外,因天然气给空气或者其它的生态环境所带来的影响较小,其的发展前景十分可观。分析石油天然气管道在运行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并且加以处理,不但能促进我国石油天然气行业的安全发展,也利于我国经济生产能源的进一步利用。

关键词:石油管道储运;安全管理;事故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TE1文献标识码: A

一、石油管道储运现状

在公元16世纪,人们就开始利用一些竹木等管输来输送天然气,在19世纪末,美国开始利用金属管道输送石油,于是真正的石油储运技术开始发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由于战场上用油量的增加,石油管道储运技术飞速发展。目前,我国能源的消耗位居世界第二,并且消耗量在逐年增加,所以我国的石油储运技术逐渐发展起来。在我国的石油储运行业,最主要的储运方式是形势管道运输。我国的管道储运起步晚,最早的一条储运管道是新疆的克乌储运管道,大约长140公里。经过四五十年的发展,在我国到处遍布石油输送管道,其中中南、东北、华中和华东地区东部储运管网以及西北地区的局部管网基本已经全面贯通,在京津冀晋及川渝等地区也都建成区域储运管网。现在,我国的石油储运管道具有交叉密集、布局广等特点,管道的建设以及运营水平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虽然我国的运输系统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差距,但是在某些领域,我国也已经达到先进水平。

二、石油管道储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盗油现象

由于石油自身的价值且输油管道难免经过一些社会治安不好地区,导致盗油现象时有发生。另外,随着国际油价的不断攀升,虽然各地不断加强打击盗油现象,但始终难以杜绝。而且很多盗油团伙逐渐延伸到全国各地进行作案。不法分子在盗油过程中,需要对石油管道打孔,这会造成原油的大量泄露,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同时还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盗油现象对石油管道具有非常大的危害性,石油管道的强度降低,防腐层遭到破坏,而且由于管道遭到破坏,需要经常进行抢修,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另外,管道原油泄露还有可能引发火灾,使危害进一步加剧。

2、石油管道储运的腐独问题

一般在石油管道储运的过程中,通常使用螺旋缝管、无缝管以及直缝管这几类钢制管材,然而因为这些管道不是暴露在空气中,就是深埋于地底下、水中,这些材质和空气中的成分容易发生反应,这样随着时间推移,就容易给管道造成很大的腐蚀性。如输送的天然气中含有水和硫等成分,这些都容易给管道造成腐蚀。如果这些管道是架空型,可以对这些管道定期进行刷漆,这样能够有效的预防管道腐蚀;在管道深埋于地底下的情况下,管道极易受到腐蚀,而且防护措施很复杂,这样就容易给石油天然气管道储运产生较大的影响。

3、静电因素

由于石油具有易燃易爆、可致人中毒、容易聚集静电等特性,因此在储运过程中很容易发生火灾。对发生火灾的原因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到,有百分之八十的火灾原因都是由于储运设备运行故障而导致的。由于设计石油设备时出现设计不规范、工艺缺陷以及压力波动和机械振动等因素的影响,设备在长时间的运行中必然会出现损坏。由于高温高压环境,静电现象很容易产生,由于设备防静电措施没有做到位,在石油储运的过程中,由于石油流动和管道发生摩擦引发静电,静电没有及时进行导离,这样就会导致静电荷不断积累,引发火灾,这给石油企业以及我国经济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4、人为因素

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所发生的石油管道事故,有接近20%是由于作业人员的违规操作所造成的,人为因素所造成的石油管道事故在整个石油管道事故中排第三位。人为造成石油管道主要包括误操作、违章指挥、紧急情况下作业失误等。

5、地震因素

由于我国石油管道布局范围广、地跨省份多,各区地势不同,环境有差异,因此在管道排布过程中会经过地震活跃区。在地震的影响下,石油储运管道十分容易遭到破坏。由于地震的危害性很大,因此很容易造成严重的管道断裂情况,更甚者会导致储运管道全线崩溃。一旦地震对石油储运管道造成影响,那么给我国经济带来的损失将是无法估量的。由于石油的特性,一旦泄露情况严重,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还会对周围的土壤、水体等造成严重的污染,危害居民的生命健康。

三、改善石油管道储运安全问题的措施

1、实施石油储运管道的防静电措施

在石油的储运过程中,应对容易引起静电的原因给予重视,并做出适当的处理,特别注意管道是否与地面接连牢靠。而且在连接时,应避免接地的电阻值过大,尽量使得管道的接地电阻在规范要求的范围内。

2、强反盗油工作

随着国际油价的不断攀升,盗油现象越来越严重,这对石油企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还会对石油管道造成破坏,影响管道周边环境及安全。因此,加强反盗油工作刻不容缓。石油企业应加强于地方公安部门的协作,严厉打击盗油分子,同时还要加强对管道泄露检测技术的研发,及时准确定位泄漏点。各地政府也应该加强对输油管道的保护,对盗油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另外,要加强对管道重点区段的监控工作。相关案例:

案例:打孔盗窃石油嫌犯列车上被擒

某日,安康铁警在列车上抓获一名涉嫌破坏易燃易爆设备案的网上在逃犯。12月5日,从安康铁路公安处乘警支队传来消息,犯罪嫌疑人安先拉已被湖北襄樊铁路警方收押。12月1日20时30分许,安康铁路公安处乘警支队广州线路第五乘警组值乘,从汉中开往广州方向的K768次列车运行到湖北省十堰至襄樊间,乘警长周小弟、乘警李文宝在6号硬座车厢巡视检查时,发现该车67号座位上一青年男子行迹异常,遂对其进行了例行检查。在对其身份证件进行检查后。发现该男子有违法犯罪迹象,乘警以继续查验为由,把该男子带至9号餐厅进一步盘查。经与办案单位联系核实后确认,这名青年男子,正是今年4月山东省济南市城区公安分局上网通缉,涉嫌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的刑拘在逃人员安先拉。经审查,犯罪嫌疑人安先拉(28岁,甘肃省舟曲县人)供认了自己2009年间,伙同他人多次在鲁宁输油管道59号桩打孔盗窃石油,并导致管道漏油20余吨的犯罪事实。

3、强完整性管理

完整性属于一种科学的安全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是通过运用完整的信息数据库展开的有效管理,能够有效的防患一些未知的因素,从而达到石油天然气安全储运的目的。这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的减少石油天然气管道危险现象的出现,促进石油天然气管道朝着规范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完整性管理模式能够确保石油天然气管道输送安全,减少石油天然气管道安全事故,降低运营风险,这样便能够有效的保证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这种模式和传统的管道安全管理模式相比,这种模式可以提前进行维护,而传统模式只有当出现问题的时候才能够进行抢险,这个主要就是抢险的先后顺序。

4、预防石油天然气管道腐蚀

预防石油天然气管道腐蚀主要采用的方法有两种,其一就是从管道内壁着手;其二就是从管壁外壁人手。其中从管道内壁人手的时候,主要是通过净化石油天然气,不断提高石油天然气的质量,这种方法能够有效的延长石油天然气管道的使用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确保石油天然气管道的安全管理。

在国家管理石油天然气的过程中,要严把石油天然气的质量关,要严令禁止输送不合格的石油天然气。在这样的条件下,需要在石油天然气管道的内壁涂上一层二道环氧树脂,作为内涂层,这样能够有效防止管道内壁发生腐蚀;一般对于管道的外壁则选择涂刷绝缘层。因为石油天然气管道一般埋藏于地下,长时间受到各种腐蚀成分的影响,普通的钢管防腐材料已经不能够满足需要。因此,一般选用聚乙烯胶来带来进行防腐,这样才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并且这是近期引进的一种新型的防腐材料,其防腐性能较好,而且使用方法简便,安全可靠,成本较低。

5、管道防震措施

发生地震时,经常会使地层错位或者断裂,这时,地下管道就会发生扭曲或断裂,管道就被损坏,所以,地震对石油储运管道的破环应该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目前,防止石油储运管道受到地震影响的措施主要包括:当管道必须经过地震带时,要加强焊接的质量,对焊接口必须进行射线或者是超声波等探伤检查;当储运管道经过地震带河流或者农田时,必须设置截断阀,在截断阀两侧预留接口;当储运管道通过滑坡时,必须经过稳定性验算;当储运管道经过建筑物时,储运管道和建筑物之间要留一定距离,可以采用架空或地沟等方式铺设管道。

结束语

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石油资源已经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资,它在国家能源经济发展中所占的重要地位,决定了其直接关系着我国经济运行的命脉。我国早在几年以前就已成为世界上进口、储运石油最多国家之一,据统计,每年净进口石油的量超过1亿吨,这就说明了这就表明石油在我国占有的经济地位与能源地位都是至关重要的。然而,石油天然气的储运工作离不开管道工程,这种储运方式因具有较好的经济合理性、简单方便性以及安全可靠性,而成为目前我国油气最为普遍的储运方式。当然,在储运过程中,对储运管道网的建设必须给予重视,尽可能的避免出现质量与安全问题。

参考文献

[1]尚铁良,王霏,李宁.石油管道储运安全及事故预防措施分析[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23:213.

[2]杨淼.石油管道储运中的安全管理及事故预防措施[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21:215.

[3]刘佳.石油管道储运中的安全管理及事故预防措施[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06:216.

[4]张庆祥.石油管道储运安全的现状进与应对措施分析[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18:226.

上一篇:加强园林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对策探讨 下一篇:浅谈城镇污水处理厂的节能降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