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课堂导入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时间:2022-05-06 05:38:43

高中英语课堂导入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摘 要: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第一环节。成功高效的课堂导入能帮助教师带领学生自然过渡到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使老师的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文章从分析英语课堂导入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出发,提出英语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设计出让学生感兴趣,符合学生学情,体现新课改理念的高效导入,并提供相应导入策略。

关键词: 高中英语教学 课堂导入 学习兴趣 有效性

一、引言

一个设计良好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求知欲,为授课奠定良好基础。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进入课堂,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结合起来,创设了互动、和谐的教学情境,实现了师生、生生互动,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纵观英语课堂,我们不难发现某些学生不喜欢英语学科,从上课一开始就打瞌睡,没有热情,不愿意参与英语课堂教学活动,尤其是内容相对比较枯燥的语法课,导致学生对英语学科提不起兴趣,成绩很糟糕。那么,英语老师是否应该思考一下,是否从课堂一开始我们就没有激发学生兴趣,没有使学生关注课堂?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学的起点,首先在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愿望。”但是,在平时的教学中许多老师没有意识到导入的重要性,有些老师上课时根本就没有导入这一环节,上课时直奔主题;有些老师意识到了导入的重要性,但是他们的导入流于形式,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反而浪费了许多课堂上的宝贵时间。下面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和对其他教师课堂教学的观察,以案例的形式谈谈目前高中英语课堂导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相关对策的思考。

二、英语课堂导入存在的问题

课堂导入环节存在诸多问题,下面谈一些常见而且不容忽视的问题。

问题一:导入形式单一,生搬硬套机械模仿教学参考书,缺乏新意。

有些教师在备课时没有认真仔细地研究教材,没有花时间思考教学的每一个步骤,而是机械地模仿教师参考书上的教学建议,他们是在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教。还有一些老师会依据个人喜好,选择一至两种导入形式,比如说玩游戏,但他们每天上课都以相同或相似的方法开始新课授课,没有创新,无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更不要提参与课堂学习了。事实上,学生每天在上课前对老师的新授课是有很多期待的,而老师每天都以相同的导入形式面对学生,长此以往学生必然会产生倦怠感,其学习的动力也难以得到提高。

问题二:导入目标不明确,与教学内容关系不紧密,甚至无关联。

课堂导入是教学内容的知识准备和重要组成部分。某些老师导入时目标意识单薄,无法把导入的内容和教学目标紧密结合起来,导致导入内容偏离现实生活和社会热点问题,缺乏趣味性。常常以一些日常交际语开始新课教学,他们误以为这就是导入。如教师上课时问学生:“Are you happy today?”“Did you enjoy your weekend?”“What did you do yesterday?”等等,这些只是与学生之间的简单交流,与所要讲授的内容之间没有联系,最多只能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但并不能对后续的教学产生促进或催化作用。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认识事物过程中产生的良好情绪,这种心理状态会促进学习者积极寻求知识和了解事物的途径和方法,并表现出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旺盛的探究精神。由此可见,如果从课堂的导入部分就充满趣味性,那么一定会给学生带来强烈的精神刺激,使他们以饱满的情绪投入课堂,更加积极自觉地参与课堂学习。

问题三:导入环节中教师唱“独角戏”,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所谓课堂教学导入就是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兴趣和动机、明确学习目的和建立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的一种教学活动方式。即在新的教学内容开始讲授之前,教师引导学生进入积极的学习状态,把学生吸引到特定的教学任务和程序当中,它必须是教师引领学生互动产生的心理及学习状态,而不是由教师自导自演、独立完成的。例如某老师的课堂导入是这样进行的:“Today we are going to learn something about a noble gangster who was known as Giovanni Acuto.He was a great man in history and a lot of people had his picture panited in memory of the most valiant soldier.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him?”学生一脸茫然,因为其中出现了许多生词。老师接着说:“Ok, now let’s open our books and learn more about this great man ...”学生打开了书本,导入就这样结束了。很显然,这样的导入根本就达不到应有效果,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没有思考,上课的热情倒减退不少。

问题四:导入时间过长,难度把握也不到位,过高于或过低于学生的认知水平。

导入的时间应严格控制在3~5分钟。时间过长不仅会使课堂导入显得庸俗繁杂,而且会影响整节课的教学进程。如果导入的时间过短,则又使课堂导入显得苍白无力,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和效果。导入的难度应控制在略高于学生的认知水平。难度太大,偏离学生的认知水平,师生之间无法进行交流;难度偏低时,吸引不了学生兴趣,学生甚至会产生厌烦情绪,降低英语学习积极性。

问题五:教师缺乏个性和个人魅力。

魅力其实就是教师人格、道德、知识、智能等方面的综合体现。有魅力的教师能点燃学生心中的火种,唤起学生心灵的共鸣。教师巧妙的板书设计、环环相扣的教学设计,尤其是幽默的教学风格、流畅地道的语言输入、与众不同的教学模式都令学生感到听英语课可以是一种享受。因此,教师对学生的感染力是巨大的。亲其师,信其道,喜欢老师的学生必然喜欢老师所教学科,也必然会认真努力地把这门学科学好。

三、英语课堂导入的策略

如何使课堂导入扎实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和对其他教师课堂教学的观察做出以下小结:

策略一:优化教师自身的素质。

著名的诗人韩愈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怎样才能做到“传道”,“授业”,“解惑”呢?这就需要教师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深厚的教学基本功,以及独特的人格魅力,即综合全面的教师素质。首先,教师要多读书,勤思考,努力加强教育理论知识学习,从而丰富自身理论体系,以先进的理论指导自身教育实践活动。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听专家讲座,报告,定期参加教育培训,保持终生学习,不断提高教师素质。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只有教师思考的大脑才能教会学生大脑的思考,同样只有喜欢学习的教师才能培养喜欢学习的学生。”当然,教师必须认真研读教材,精心组织课前―课堂―课后教学环节,理顺其纲目,把握教学重难点,加强课后反思,不断提升教学水平。

策略二:优化导入的方式方法。

导入方法有很多种,包括:图片导入法,视听导入法,背景知识导入法,事实导入法,事物导入法,类比法,温故知新法,等等。教师应根据所要教授的内容选择恰当的导入方法。可以选择一种方法,也可以选择多种方法切实提高导入的有效性。比如在讲授高中牛津英语M3 U3 Reading时,笔者选择的是图片导入法与视听导入法相结合,先让学生看图片,导入话题――失落的文明,然后让学生看一段关于庞贝古城消失的视频,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以饱满的热情参与课堂。

策略三: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导入观。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在设计导入环节时应有意识地设计或选用能够进行师生互动的导入活动。切记教师的任务是“导”,也就是说教师要引导学生自然地进入本节课的学习,在注重学生在知识技能、学习方法、情感态度诸方面的提高的同时,刺激学生的神经系统,找到学生的学习兴奋点,这样学生在课堂上才能情绪高昂,课堂导入才是扎实有效的。

策略四:加强导入与新课知识的联结。

在设计导入环节时,教师可以以导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为目的,也可以在导入时注重新旧知识的融会贯通,导入新的词汇或短语,这样就为学生阅读文章扫清了障碍,便于学生理解文章。以高中牛津英语M1 U3 Reading为例,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看图片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已有的背景知识,使学生能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思考本单元的中心话题,从而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

T:What happened to her?/What about her body shape now?

S:She is fat now.

T:Or we can say that she has put on weight/gained weight.

通过这段对话,我们就可以看出,教师由学生的背景知识be fat引出了文章中重点短语put on weight和gain weight。

四、结语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只是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因此,无论教师采用何种导入方法,一定要避免文中谈到的问题,努力让学生从导入环节开始就处于积极饱满的精神状态,从而使课堂教学扎实有效。

参考文献:

[1]蒋梅蓉.初中英语课堂巧用多媒体导入之探究[J].考试周刊,2011(73):130.

[2]孙玉明,李铁军.上好一堂课的22个关键要素[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

[3]陈环.恰当的英语课堂导入是一门艺术[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11):60.

上一篇:“阶梯法”在《平面动画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下一篇:高中英语词汇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实践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