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课改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时间:2022-05-06 02:59:52

浅谈课改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摘 要:小组合作学习有不少的优点,但在实施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把握细节。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分配小组成员;任务;交流与展示;激励机制

“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是实施新课程核心和关键的环节,小组合作学习是很好的载体。为什么要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呢?

谈谈小组合作学习的优点,小组合作学习既是一种教学组织形式,更是一种学习方式。两者目标具有共性:(1)在团结、融洽、合作、开放的氛围里,培养竞争、集体和合作精神,发挥群体骈进作用,力求各层次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2)充分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建构起自觉自主的、探索的、个性的主体学习方式,培养创造性。

小组合作学习如何实施呢?我认为要注意以下几点。

1.分配小组成员――均衡与自愿相结合。根据学生的组织能力、学习成绩、学科强弱、个性、性别等对每个学习小组进行好、中、差三类学生的合理配置。先由优秀同学中两人自愿搭档生成核心成员,再和中层次两名同学双向自愿搭配成组,最后再考虑协调性别的前提下与后进同学中的两人双向自愿搭配成组。这样,每组均有领头羊带动,也有自愿性来支撑,以利于“优助差,中学优”。民主推选每组的组长、副组长,落实组长职责。学习小组一般由6人组成,多的8人一组,少的4人一组。全班总组数最好不超过九组。

2.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从指定到指导。最初得有教师指定,运行之后,采集优秀模式加以改进,规范示范。最初各小组长在组内要确定每个成员的分工,负责协调交流和讨论的组织工作,使成员都参与进来,这需要学生有足够的团队意识,每个成员在小组中都要承担特定的职责。逐渐地放手,让学生确定任务,自选方案,自主实施,教师更多的是关注、欣赏、点评、引导。

3.自主学习是前提,要给予充分的时间。自主学习非常重要,由于阅历、体验的差异带有主观倾向,学生对某个问题的探究过程也会有所不同――角度、进度、广度、深度均有差异,所以,学生独立的思维空间要充分尊重和倍加珍惜。独立思考,有助于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也为小组合作学习打下了基础,同时也对不爱动脑思考或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有帮助。反之,未经充分自主学习的合作探究只能是优生的肤浅独唱和差生的惰性附和。

4.人人参与,重视每一个人。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要让人人参与,人人成功,这就要处理好优生与学困生的关系。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安排小组合作学习,让所有的学生在小组内自由地发表意见,和同学交流感情。在这其中,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精心点拨,并特别关注学习有困难和上课没有机会发言的学生,创设机会让他们品尝成功的荣耀,调动全体学生以不同方式参与学习成果的巩固和深化。

5.加强交流与展示。按范围分,可以在组内、组间、全班甚至是班际交流。按人员分,可以是个人、全组交流。按形式分,可以是说、写、画、唱、演、实验、实物展示。一般来说,在组内充分展示的基础上,给优秀的小组以主动争取的展示机会很利于小组荣誉感的强

化,也很利于学习主题的落实与深化。当然,交流与展示中也要鼓励中差生的参与,更热情、更宽容地对待他们的表现。

6.激励机制,正向推动。正确的激励机制是培养学生产生“主体意识”的重要环节。激励是升华学生情绪的一种驱动力。小组学习中的评价只有让学生参与,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激励机制要做到及时,时过境迁效果很差;做到有据,依据规章和事实,避免随意;做到公开、公平、公正,树立可信权威;做到常新,如升降级,发个性奖品,请学生或家长颁奖等等。还要做到系统有恒,长期规范记录,持之以恒地开展,更能收到长期效应,最后内化为学生个体、小组团队、班集体的优点。

7.加强引导,科学管理,及时协调与改进。小组建设不可能一步到位、一劳永逸,需要加强引导。目标引导,榜样引导,活动引导,制度引导等;需要科学管理,制度化管理,民主管理,团队与个人并重的管理;充分信任放手的同时,密切关注,及时收集特殊的突出的问题,帮助各小组进行协调与改进。这样小组凝聚力、学习力一定会不断增强,每个成员一定会充分发展。

(作者单位 重庆市江津几江中学)

上一篇:理念先行 回归生活 自主合作 下一篇:巧用Excel函数实现课表的快速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