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梦,中国梦”主题征文范文:希望·幸福·中国梦

时间:2022-05-06 02:30:34

“我的梦,中国梦”主题征文范文:希望·幸福·中国梦

希望·幸福·中国梦

——一名心理健康工作者的圆梦之旅

基础部 权江红

小时候我经常会被问到:“你的梦想是什么?”我回答,“我想当科学家,当医生,当教师----”儿时那清脆的答案铸就了童年的欢乐,我因为有梦想而对未来充满了期待。若干年之后,我真的实现了自己的教师梦。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岗位上,我以课堂的形式传播心理健康的知识,以多彩的活动宣传让人幸福的心理学,我接待了N多困惑和迷惘的学生。我以自己的专业知识让更多的学生看到独一无二的自己,让他们明晰自己的理想和追求,让他们学会如何和谐的与人相处,如何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的种种。

工作多年之后,心中的梦想变得更具体,我希望每一个学生都健康发展都幸福,希望每一个家庭都和谐快乐。中国梦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我们的“心理健康梦”是中国梦的一部分,是关于希望和幸福的梦想。在“五四”青年节,主席呼吁年轻人要“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中国梦与积极心理学相共鸣,有目标有追求有成就感就是幸福,这就是希望带给我们的力量。

希望有三个关键要素:目标、途径和动机。在积极心理学中希望被定义为“为实现目标而找出途径、并激励自己遵循途径的感知能力”。中国梦想激发出能量巨大的希望,因为它提供了强大的目标、途径和动机。

“中国梦”可激发起中国人民的强大的积极动机,因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这三种目标,都是中国人民长期以来渴望实现的心愿。目标有两种:“积极目标”和“消极目标”。前者是让你得到你想要的,后者是让你避免你不想要的。积极目标激发的是兴趣、自豪、激励等积极情绪,当你努力追求目标时,可以体验到更多的投入和意义。消极目标靠焦虑、紧张和恐惧等消极情绪驱动,当你达到消极目标时,通常感到的不是满足,而是如释重负。中国梦为中国人设置了一个积极目标,强调的是人类的积极机能。

中国梦由积极的目标、积极的动机和积极的途径组成。它与积极心理学的基本要素和结果相共鸣,因为积极心理学研究的就是人类积极的机能,特别是幸福。积极心理学研究全面的幸(well-being),即人们梦想追求的目标,并发展出可以帮助人们实现梦想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全面幸福比快乐(happiness)更广泛,虽然在中文里,两者经常被混为一谈。一个幸福的人,不仅更快乐,也有更多的投入、成就、意义和关系,并能带来成功、创新、灵性与和谐。

积极心理学能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有力的工具。 幸福的五大支柱包括:积极情绪、投入、关系、意义和成就。比如说,投入和成就能直接促进经济繁荣,积极情绪也能间接促进经济增长。意义和积极人际关系能促进民族复兴。积极心理学所有五个领域都能提升人民的幸福。

中国梦的实现依靠每一位个体的奋斗和追求,我们在平凡的岗位上以积极的的情绪投入到工作状态,我们希望藉由工作实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我们达到的成就可以为我们的心灵注入幸福的暖流。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我们需要从精神层面更好地领会幸福的深刻内涵。

作为一名心理健康工作人员,我们将关注如何扎实做好“中国梦”与“青年梦”的接力。研究与更新心理辅导内容,加大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力度,积极探索切合高校实际和大学生心理特点的新途径与新方法,整合力量,形成合力,努力从源头上构建长效机制,为培养具有优良心理品格的社会有用人才做出应有贡献。

上一篇:国庆征文一等奖作品:快乐的桂林之旅 下一篇:读金波乌丢丢的奇遇-亲子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