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化学前置性作业设计的有效策略

时间:2022-05-06 02:20:38

浅谈高中化学前置性作业设计的有效策略

摘 要:前置性作业的提出是我国教育界的一个突破性的教学理论,在实际的应用引起了教师的良好反响,但是,因为高中的化学课程难度水平较高,前置性作业在高中化学这一科目中的应用却不多见。

关键词:高中化学;前置性作业

一、高中化学前置性作业设计的价值

前置性作业可以指引学生整个学习的所有环节,教师对知识点的理解、考量还有自己的教学经验,都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业发展,一个正确的、科学的思维方式,给学生带来的裨益是受用整个学业发展过程的,布置前置性作业可以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前置性作业设计不同于原先的课前预习。一个完美的前置性作业的设计和教学实施,就是一个完善的学习管家,他指引着学生在这个知识点中的学习顺序,给学生供给能量,理清思路,教师不能单纯地将前置性作业设计,等同于原先教学中的课前预习。

二、高中化学教学中前置性作业的优点

1.内容丰富、可操作性强

前置性作业这种方式让教师对学生的学业水平的情况十分清晰,而且这种做法不仅方便了教师,也对学生有利,既不会显得粗糙和不负责任,由此可见,前置性作业在性质和实际的成效上来讲,相对于传统的预习性作业,它的实际成效要强的的哟,我们所说的前置性作业,是区别于以往的预习作业的,前置性作业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可以是对生活中的某个化学现象的观察,教师根据这样的学生已有经验作出探索性的问题设置,追其内容和形式,都是没有局限性的。比如,在学习“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的换算”这样的模块教学时,笔者根据学生已学内容和新内容之间的联系,在新课进行前给学习小组中的学生们,布置两道化学的习题:

(1) 如果用6g氯化钠通过溶液配制成16L溶液,其 CB 是多少mol / L?

( 2) 已知 90毫升单位是4 mol / L 氯化钠溶液的质量为200克,那么求出溶液中的溶剂质量分数分数是多少?

第一个问题是课本中的基础题,由来以往的学习经验,学生普遍觉得相对比较简单,只要套入公式之后进行进行计算即可。这样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此类的题目的基本公式,并加以记忆方便今后使用;而第二题则比第一题要难度增大了,首先学生要进行换算,并通过给出的条件求出 M 的值是多少,最终套入公式计算,因此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2.配合新课标,理念需创新

前置性作业的设置,一般都是采用小组合作的方法进行,这种教学模式的实行,配合了新课程改革中所提出的课程要求,一方面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一方面又达到了最初的教学目的。回顾我们过去的的高中化学教育,充斥了大量的考题、课题在我们的课堂上,学生一直处于一个不受尊重的地位,被教师驾驭、被知识驾驭,每天都生活在强制性的题海战术中,甚至已经形成了一个习惯,而前置性作业则一改过去的教学理念,我们身为教师,利用当前的教学资源做出前置性作业的布置,这样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另一方面通过对作业中问题的探究,学生进行探索和思考,这样的课堂是新的、民主的课堂,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才有了真正的意义,这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但是,我相信,必定有更多的教学会采用这样的理念。

三、策略研究及案例分析

1.前置性作业设计要具有开放性

教师在布置前置性作业中,要涉及到许多的化学知识点的排布问题,这种考量到细节的教学知识分布的问题,要求教师设置较为开放性的作业布置,就好比建筑师在建筑前,打好了草图,考量到了具体的材料,但是思维确实开放性的,在设计的蓝图中,原则性问题不变,过程性问题要有一定的创新意识,我们作为教师,必须根据教材中设计的教学目标来安排前置性作业,确不能全面的固化在教材中,教材不是唯一的标准。比如人教版钠盐的学习,前置性学习目标的制定中,教师要给学生一个标准,就是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1)要认识到na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要了解na的物理性质,掌握na的化学性质。

(2)在合作小组的实验中做好记录,锻炼学生的化学实验精准的理念。然后布置下前置性作业题目,量不要大,但是要涉及到相关知识点,题目设置、碱金属的性质的问题,需要学生注意,碱金属包括 (填元素符号)六种元素,它们最外电子层上都有个电子,在反应中很容易失去,故都是非常活泼的金属,在反应中都是 。这样的问题设置,既不会影响学生自主能力的发挥,也不会违反知识点的规律,有机会的去做前置性的探索。

2.前置性作业设计的主体问题

学生是前置性作业设置考量的,而是教师依托学习者的最近发展区,在教材的基础上,做出的详细设置,充分考虑高中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智力特点和思维特点,合理的作业设置,反应了教师的专业素养,及教师对学生学业水平的考量结果,符合教学主体的学业发展水平,使主体配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达到多思考、高输出的教学目的。如《醇的性质》这一节课时的学习,从近些年的高考题型的变化来讲,不同类型间化合物的转化问题是有机体的问题,这个知识点的时间跨度比较大,从高中一年级开始就有涉及,学生的遗忘水平影响了课程的进展,所以,在课程开始前,我给学生布置了醇的性质的前置性学习作业,根据学生的不同发展水平,分别进行了小组的分配,每一给小组有一名成绩较好的学生作为组长,进行实验带领和记录。在课堂互动环节,我让几个小组分别出示不同的记录量表,做出分析比对。

3.前置性作业的设计要尊重教材

通过前面的观点,大家理解了化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但是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目标,对知识点的掌握也不尽不同,也就是我们说的最近发展区水平不同,所以说,教师在设计化学的前置性作业时,一定要抓住尊重、理解教材这样的核心问题,如果前置性作业的难度过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产生习得性无助,在教育心理学上讲,是一种教学策略的失败,要尽量对教材做出合理安排,使每一个学生感觉到学习的轻松,在对教材的理解上体会学习的幸福感,并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自己的成长。 笔者根据班上不学生生的情况,根据学生的学业水平,对学生的学业特点做出详细的分类,设计了不同学生需求的前置性作业,这样针对不同的学生的个性化分类,从根本上体现了前置性作业的个体尊重。

参考文献:

[1]张涵,化学教学中合作学习策略和方法的实验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

[2]宋明艳,任务型化学教学的实施方法与小组合作学习[J]. 科技信息. 2011(31).

上一篇:浅谈高中文言文课堂教学如何高效 下一篇:科学方法教育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