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术进行肠内营养10例临床分析

时间:2022-05-06 12:35:36

采用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术进行肠内营养10例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采用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术(PEG)实施肠内营养的临床价值。方法:在胃镜引导下,穿刺点选择在胃体的大、小弯之间,局麻下行胃造口术,8例病人均予以肠内营养。结果:8例病人均一次性置管成功,成功率100%,从置入胃镜至胃造口术完成只需10~15分钟,术中、术后均无出血、消化液漏入腹腔等并发症。结论:在肠内营养输注途径中PEG具有创伤小、时间短、经济、安全等特点,易于护理和长期应用。

【关键词】胃造口术;肠内营养;内镜

文章编号:1009-5519(2007)12-1781-02 中图分类号:R6 文献标识码:A

我院2002年6月~2006年11月采用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术(PEG)为8例病人予以肠内营养,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8例,男5例,女3例,年龄42~78岁。脑外伤和脑出血引起昏迷致吞咽功能障碍分别为3例和2例,急性胰腺炎2例,鼻咽癌放疗术后吞咽功能障碍1例。材料用Nutricia公司提供的经皮穿刺胃造口包。

1.2 术前准备与方法:术前常规检查出血与凝血功能,术前8小时禁食,常规应用针对G+菌的抗生素。病人应采取仰卧位及抬高头部减少误吸,置入胃镜时先采用左侧卧位再恢复成仰卧位。吸引器及时吸出咽部的分泌物,保证病人足够氧供,选用静脉麻醉时整个过程中应有护士监测血压、脉搏和氧分压。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术按照Gauderer进行,具体操作如下:(1)将胃镜插入胃中,并向胃内注气,使胃膨胀充盈。将室内灯光变暗,胃镜在腹壁透射的最亮点即为最佳穿刺点,通常在胃的左上1/4处。对穿刺点及周围皮肤消毒。在腹壁各层注入局麻药。用导管针从穿刺点刺入腹壁进入胃腔。(2)抽去针芯,套管留在原处。经套管针将导丝置入胃腔,用胃镜钳夹住胃内导丝头,退出夹有导丝的胃镜,将导丝从口腔拉出,连接导丝和胃造口管。(3)将留在腹壁外的导丝另一端向外拉,使胃造口管经口腔进入胃内,并从腹壁的穿刺点将造口管顶端拉出胃腔,造口管的胃内固定片留在胃内,紧贴胃壁。(4)腹壁外,将胃造口管妥善固定。(5)当造口管固定完毕,用胃镜再次确认胃腔内无出血,胃前壁固定满意,退出胃镜,操作完毕,见图1。

2 结果

8例病人均一次性置管成功,从置入胃镜至胃造口术完成只需10~15分钟,术中、术后均无出血、消化液漏入腹腔、感染等并发症。5例昏迷病人在手术后第二天开始肠内营养。2例急性胰腺炎病人立即行胃肠减压,肠功能恢复后开始肠内营养。1例鼻咽癌放疗术后吞咽功能障碍入院第二天予以肠内营养。

3 讨论

3.1 肠内营养的输注途径:(1)口服;(2)鼻胃、鼻肠管;(3)剖腹胃及空肠造口;(4)PEG。口服给予肠内营养,因热量得不到保证,不适用于吞咽功能障碍病人,临床已较少应用。鼻胃或鼻肠管行肠内营养临床虽较常使用,但长期应用易出现咽部糜烂、坏死、副鼻窦感染,造成吸入性肺炎[1]。因此,经鼻胃管喂养不是长期营养支持的好方法[2]。PEG置管壁比鼻胃管位置更确切,患者痛苦更小,又不用经受剖腹手术的创伤,时间短、经济、安全等特点,易于护理和长期应用。

3.2 PEG的适应证与禁忌证[3]:如果预计肠内营养时间大于30天,就应考虑实施胃造口术。主要对象是有正常胃肠功能,但食物摄入无法满足身体需要的病人。临床常见的适应证包括:存在严重神经性吞咽障碍或发育障碍,口咽部创伤性或肿瘤的梗阻,或者那些需要延长气管插管时间的重症病人。PEG适应证人群范围不断扩大,已经应用于烧伤病人中,便于肠内高热营养支持的实施,也已应用于接受辅助治疗的食管癌,头颈部癌的病人,严重的颌面部创伤病人。PEG在非营养方面的应用包括胃排空障碍,不可手术的肠梗阻进行胃肠减压;也可应用于儿童服药及胆瘘病人的外引流胆汁回输中;在食道裂孔疝及胃扭转的病人中同时放置多根PEG作为一种胃固定方法。PEG的绝对禁忌证包括:凝血功能障碍、腹膜炎、腹膜透析、胃壁静脉曲张、无胃及任何不能行胃镜检查的疾病。相对禁忌证是那些以前认为是绝对禁忌证,但通过超声成像、良好的术前准备及积极的治疗后能够PEG的疾病。

3.3 PEG的并发症:据报道PEG的成功率达到99%,本组成功率100%,手术顺利,无1例发生并发症。PEG的并发症并不常见,发生率在3%~5.9%,死亡率在0.3%~1%。PEG的并发症包括腹膜炎、出血、误吸、内垫综合征、伤口感染、气腹和胃瘘等。

3.4 PEG的术后护理:术毕应接紧导管,使胃壁与腹壁紧贴,可以起到止血作用。术后适当应用抗生素及止血剂,24小时后即可经PEG管给予营养,并用温开水冲洗造瘘管以保持管道清洁通畅[4]。每次输注前后应注入温水50 ml冲洗,每日造口管周围清洗,经导管输注口服药物应注意溶解。要注意导管与皮肤固定刻度防松脱。导管长时间放置,周围可能出现肉芽肿增生及渗出,可切除增生的肉芽组织并注意换药。

在欧美一些国家,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术已成为胃造口术的一种标准术式。肠内营养支持是最有效、安全、价廉的方法。随着微创技术的普及和肠内营养的广泛开展,此项技术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 Lubos,SobotKa,蔡 威.临床营养基础[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87.

[2] 陈大伟.现代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的临床实践[M].上海:第二军医 大学出版社,1998.108.

[3] 江志伟,黎介寿,李 宁.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术[J].腹部外科 ,2005,18(1):12.

[4] 江志伟,江志明,姜 军,等.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改善吞咽障碍病人 的营养状况[J].肠外与肠内营养,2002,9(2):96.

收稿日期:2006-12-12

上一篇:根治性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13例分析 下一篇:急性亚硝酸盐中毒37例救治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