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进中理解课程改革

时间:2022-05-05 09:24:47

在推进中理解课程改革

“这是一件大好事!”

如果让我回忆自己的新课改历程,那么,直接蹦跳出的就是这句话。这话发自我的内心,是一句由衷的感叹和一个直觉的判断。一时的心里感叹之所以印象如此之深,是因为当时(2000年)听到关于新课改的设想和实施蓝图时那种油然而生的激情非常之强烈,“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这样的主题词以及与之相匹配的带着理想色彩的课程理念、新名词确确实实给我这个对教育有着深厚感情的教育工作者带来了振奋感。可能因为我是一个乐观和喜欢追求理想的人,所以,在那样一个充满新意、极具探索性、满含实践艰辛的新课程面前,我好像感觉更多的是可以奋力击水的豪情。因为,那时我还在太湖之畔的南京师范大学无锡东绛实验学校工作,凭着对课程理想的追求,在此前的“八五”、“九五”的十年里已进行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改革的实验研究,许多思想与实践是与国家新课程的理念、设想相一致的,加入新课程,可以深化改革,更可以放下那种初尝改革时的“小心翼翼”、“摸着石头过河”的心理负担。那种兴奋感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于是,利用我个人的选择权,我和我管理的学校也正式进入了新一轮的课改实验――虽然我校当时已不属于新一轮进入新课程实验的锡山区和惠山区(学校原属锡山市,2000年划归新成立的滨湖区)。

回想起来,这是我与新课程最初的善缘。它记录了我对课程改革朴素的、乐观的理解和期盼。

“坚信不疑!坚定不移!”

这掷地有声的八个字给惠山的教育带去了多少改革的信心和力量,我无法准确估算。但就我个人而言,这八个字从第一次听到黄明局长说出就一直深深烙在心上。我们惠山区就是以这种“坚信不疑”和“坚定不移”的态度踏上新课改的历程的。

2001年底,我因组织调动,到惠山区教育局工作,分管课程改革等工作。一上任,我们就接连组织了几场新课改的大活动:2001年12月,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评估团对惠山区课改准备和实施情况进行阶段性评估。2002年3月,江苏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会议在锡山、惠山两区召开,惠山区5所学校提供现场,接待300多位与会代表。这是一次对江苏课改有着重大意义的会议,会议一是分享了先行者的经验与困惑,二是明确这一年的秋学期,省级课改实验区全面启动课改。2002年11月,由我局承担的省“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区域性推进新课程实施的研究”隆重开题,全区实施新课程的整体研究框架进一步明晰……更多是接待各地参观交流的活动,现已经无法一一回忆。总之,那是一段十分忙碌和充实的日子。在这忙碌的背后,作为全区新课改的管理者,我们始终没有忘记在制度层面寻求推进改革的策略,配合新课程推行的脚步,我们的制度设计和变革始终处于积极的、主动的、先导的状态。2003年12月1―2日,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座谈会在福建南安召开,我与时任省教育厅副厅长周稽求、省教科院副院长杨九俊、时任省教育厅基教处处长陆志平一同学习全国各地的课改经验,聆听他们对课改的见解,交流我们的研究思想和反思。同时,我有幸代表惠山区(区级实验区唯一代表)在大会上作题为“关注农村薄弱学校,均衡推进课程改革”(简称“新课程推进策略”)的主题发言。南安会议总结了两年多来各地课改实验的经验,分析和部署了未来全国课改如何走向深刻等重大问题。前一阶段的忙碌和辛劳化作了甘甜,也使我对新课改“坚信不疑”和“坚定不移”的意义理解更为深刻,因为,它不仅是一种态度,更蕴含着一种创造力。课程改革正是需要这种态度和力量。

“课改语系”

记不得哪位专家说,来我们惠山区与教师座谈会感觉到话语系统很是特别,就称作是“课改语系”吧!这个评价很让我喜欢。我以为,教师言谈之中形成课改的语系说明他们平时在实践新课程、研究新课程,新课程已真正进入了他们的教育生活。由此,我试着追寻“课改语系”形成的原因:一方面是整个区域乃至全国都在推行的新课程营造了一个话语环境;更重要的另一方面是,在我区,“区域性推进新课程实施的研究”这一课题的研究以区校联动的方式强势推进,外聘专家、教研人员和学校教师选择不同的子课题共同展开研究,定期研讨,研究氛围十分浓厚,对新课改相关专题的研究十分深入,因此教师在座谈时随口谈出的正是自己平时研究的新课程名词。对此,作为区域教育科研工作分管者与参与者的我一度深感自豪。

课题研究为教育改革提供有力的支持与保障,这样的改革更有效、更深入,这样课题研究也更有价值。惠山的课改有个鲜明的特色,那就是课题推动,“十五”课题聚焦于课改进程中的新问题和现实存在着的真问题展开研究,“十一五”课题更多地指向于“案例群”的研究。科研真正地让一线教师们所收获,成为他们专业成长的助推器,科研为教育教学服务在惠山成为了现实。“课改语系”伴随我们一路研究,直到我们浑然不觉那是“课改语系”。这种语系的形成,也成为了教育科研是教育的第一生产力的有力佐证。惠山的十年课改的记忆里,不仅记录着全区教育工作者的巨大付出,也铭记着关心、支持、帮助惠山课改的所有领导、专家们的惠泽,他们用智慧的启迪、思想的引领,为“草根化的课改运动”播洒阳光、普施甘露,带来了今日惠山课改之枝繁叶茂、花香果硕。

“课改必须改课”

随着“区域性推进新课程实施的研究”课题结题工作的完成,我对课改的思考开始走向冷静反思的阶段,2007年至2008年近两年的时间,仿佛都在整理思路。那时,对有效教学的关注较多,对课堂教学改革效果的不满意感日益强烈。课堂本质到底应该姓“教”还是姓“学”?教学效果的评价应该是“学会”还是“会学”?如何才能实现教学本质的回归?这时候,我想,我需要带着校长们出去采集他山之石了。

2007年11月,全区中小学校长分两组前往山东杜郎口中学听课考察。那是一次令人震撼的学习。现在想来,那次学习的时机刚刚好,正是大家寻求突破的关节点。巧的是,2007年底,我区一所初中邀请郭思乐教授前来讲学,这次学习的机会让全区中小学校长共享了生本课堂理论与实践的盛宴。两次时间上紧密相连的学习,让我们看到了杜郎口与郭思乐不同之外的共同点――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理念真正转化为了课堂实践操作的大胆变革。2008年初的全区教学工作会议上,我集大家学习的共同感受,响亮提出了“课改必须改课”的口号,明确了下阶段课改的重点目标,课堂静悄悄的变革拉开了帷幕。这场变革让我感觉,我们正进一步接近“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一新课改的价值追求。

当然,课堂教学改革是攻坚战,变革的成功不是可以速达的,而是有许多困难的,改变教师业已熟悉了的教学方式之难不亚于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之艰。三年多的“改课”,使“惠山课堂模式”初步形成,让多少来访专家和同行惊叹不已。虽然由于主管工作的变化,我对课堂变革的直接关注与研究有所减弱,但我深知这场变革既然有了开始,必然会有过程的进一步展开。因为,课程改革走到深处,怎么都绕不开课堂教学这一核心地带,我坚信着自己的理念:“课堂教学不变革,课程改革就不可能真正成功。”

“补课”

尽管我现在的工作重点是教育行政管理和教育督导,但是,在事业心极强、创新精神极强的同伴的感召下,我又不由自主地拓展了新课改的实践空间。2010年起,我投入了区本课程的建设研究。仿佛是要“补课”一般,以前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我对地方课程一直关注但未能深入展开研究。省课程设置方案中的那几个地方课程课时,一是给了传统的班队活动,二是由各校自行开发,区本特色有所缺失。欠账总是要还,如何增强师生国学底蕴,丰富人文素养,让经典诗文发挥立德、启智、育美功能,2010年9月,我接手了区域特色地方课程开发的研究项目――“诵读经典”课程的开发。2011年8月,我和我的团队完成了《国学经典主题赏读》读本的编著,“诵读经典”让地方课程有了具体的内容。再谈“地方课程”四个字,我比以前多了底气,少了淡漠和愧意。我想,我对新课改应该是做到全心全意了吧――有多少人像我一样有“补课”的经历呢?这“补课”的经历非常有意思,它是课程改革这个系统工程完成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会经历的。因为谁也无法一下子做到完善啊!

我深知,今后还有很多“课”要补,我定将继续努力地去补。

课改十年,从宏大的浪潮席卷到春风化雨的滋润,其行走的历程是一个渐趋成熟的过程。在我看来,我区真正的课程改革的攻坚是从2008年初的“改课”开始的,它聚焦于课堂,聚焦于广大师生业已形成惯习的教与学的行为方式的改变,同时又需要课改的整体理念的持续支持和引领。它似乎不再气势浩大,因为那是渐变,痛苦的渐变。它要求教育的领导者与教师都回归理性、平静、深刻,智性自学将是我们必然的选择。这是个精细的工程,考量着改革者的专业水平、决心毅力和实践智慧。

美国作家亨德里克・威廉・房龙在他的代表作《宽容》一书中说道:“只有在种族、气候、经济和政治条件都达到一种理想的比例,或是在这个不完美的世界接近一种理想的条件和比例时,高级的文明形式才会突然地、貌似自发地凸显出来。”回顾课改十年,用此话来比照课程改革的顺利进展和成功,我看非常合适。

(张盘荣,无锡市惠山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教育局副局长,特级教师,214174)

上一篇:关于新课改的行与思 下一篇:立人 亲仁 爱众